萬璐
摘 要:農業是一個國家最基礎的產業,農業不僅僅通過產出各類農產品為全國提供豐富的農產品,也是其他產業的原始積累來源,特別是我國作為一個典型的農業大國,農村人口高達8億,因此,“三農”問題解決不好,就會影響整個國家的穩定與安全。我國一直對“三農”非常重視,特別是黨的十八代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把增強農業、農村和農民三者之間的聯動性作為新時代現代農業發展的新方向,每年的中央“一號文件”都是有關農業方面,并且在2017年的十九大報告中首次提出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所以我們要以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全面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
關鍵詞:鄉村振興戰略;“三農”;現代化
十九大報告首次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后,2018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正式出臺《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同年出臺《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為總方針,全面部署2018年及今后五年的的農村工作,并將總體目標合理分解為三階段分步走,漸次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最終目標。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依舊圍繞鄉村振興這一主題,發布《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做好“三農”工作的若干意見》,可見黨對“三農”工作的重視。本文將探索鄉村振興戰略產生的歷史必然性,從而為探索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路徑提供思想引領。
習總書記曾經反復強調“如果到2020年我們在總量和速度上完成了目標,但發展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更加嚴重,短板更加突出,就算不上真正實現了目標,任何一個方面發展滯后,都會影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
但是縱觀我國農業發展的歷程,在新的歷史方位下,農業仍然是發展最不充分的產業,成為了建成小康社會,建設現代化強國的突出短板。因此黨的十九大作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科學論斷,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具有歷史必然性:
第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對農村工作提出新要求
我國農業改革40年以來,逐漸改變了農民貧窮落后的面貌,農業生產能力上了新的臺階,農民的精神風貌也有了很大的改觀,十九大報告對于改革開放40年以來取得的成就用到了“極不平凡”這一表述,可見,我國農業農村的發展的成就也是有目共睹。
但是十九大報告同時也深刻的分析了在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發生了變化,現在的基本矛盾,十九大概括的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所以解決這個矛盾的關鍵,是解決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前段時間,習近平同志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山東代表團審議時,著重論述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總書記講到,從我們的實踐來看,發展不平衡最突出的是城鄉發展不平衡,發展不充分最突出的是農村發展不充分,所以在2050年我們要實現的目標,就要加快解決這兩個問題,所以提出鄉村振興戰略在這個時候很重要。在四化同步發展中,農業是條短腿,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過程中,農業是塊短板,所以說要想實現這個目標,必須補齊短板,所以說,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不斷深化農村改革的必然要求,是取得新局面的必然要求,也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必然要求。
第二、我國的基本國情要求必須要振興鄉村
目前國際、國內的很多知名學者認為,要解決中國的“三農”問題,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就是依靠加快城鎮化的步伐,把農民轉移到城鎮,就能解決“三農”問題了。首先要說明的是,城鎮化是發展中國家進行現代化建設的必由之路,但是隨著我們城鄉一體化發展道路的探索,現在看來這種方法是不切實際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因為每個國家和地區的地理方位、資源稟賦、社會制度、發展水平等等有著很大的差別,城鎮化的進程也要依據現實情況加以考量,有一些城市近郊的鄉村,還有自然環境惡劣,沒有辦法發展的鄉村等等,在城鎮化的過程中都會撤銷,但這也是一個漫長復雜的過程,農村和城市各有其功能,農村不可能消失,農村更不能衰敗。
所以在1984年的一號文件中提出“不改變“八億農民搞飯吃”的局面”,農民富裕不起來,國家富強不起來,四個現代化也就無從實現。這是非常深刻的,也是非常有戰略性的。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一方面我們要加快城鎮化的腳步,但是另一方面在這個漫長的過程中,要保證我們的鄉村不能衰敗,保證我們數量龐大的農村人口有保證,這是由我們國家的具體國情決定的,我們要振興鄉村。
第三、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我們黨三農工作一系列方針政策的繼承與發展
其實從國家層面曾經提出過一系列振興鄉村的措施:在2005年,提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2008年提出美麗鄉村建設,2016年提出特色小鎮的建設,到2017年的時候有提出穩步推進“田園綜合體”試點,所以說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我們黨三農工作一系列方針政策的繼承與發展。
特別是從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目標也可以看出,由原來的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轉變為: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通過對比可以看出來,是新農村建設的升級版,當時提出新農村建設的目的是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然而,現在這新的五句話的提出,是要求我們協調推進五位一體的全面布局在農村的體現,所以說這是我黨在三農工作中制定的方針政策的延續與發展。
現階段,我國經濟增長已經由高速發展轉向高質量發展,并且成為了新常態,所以我們理解鄉村振興戰略,一定要放在兩個一百年的背景下,站在一個更高的高度,放在我黨五位一體、四個全面布局的角度來理解,在現在發展的新時期,面對新的矛盾,新的問題,我國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國家現代化的建設要依靠城鎮化的道路,但是也不能只靠城鎮化,中國的國情要求我們的鄉村必須充滿活力。在這個新的歷史方位中,我們要有新的方法和目標,為全球提出解決“三農”問題的中國方案,這就是提出鄉村振興戰略的歷史必然性,讓鄉村振興戰略成為我們整個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一個總抓手。
(作者單位:中共開封市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