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月
摘 要:隨著當前網絡技術的廣泛應用,人類已經進入到網絡的時代,在這一新的時代背景下,刑法的解釋也有著其限度,這就需要結合實際的發展現狀,能夠對刑法的解釋保持科學性。基于此,本文主要從理論的角度對網絡時代刑法解釋的限度展開探究,希望能從理論上對其有更深的認識。
關鍵詞:刑法解釋;網絡時代;限度
0.引言
網絡時代的發展比較快,刑法在這一新時代背景下也有遇到了很大挑戰,主要就是在實際的發展過程中,刑法規范是不是能夠約束網絡時代的犯罪事實,在刑法的解釋限度方面要能進行詳細的研究分析,從而為促進刑法良好作用的發揮打下基礎。
1.網絡時代刑法解釋擴張發展的特征體現
處在當前的網絡時代背景下,刑法的規范在網絡時代所發揮的作用和新的犯罪是不是適應的,這是當前刑法解釋所面臨的重大挑戰。擴張刑法兜底規定適用范圍方面要加強重視,解釋者會痛刑法兜底規定,主要有幾個點,一個是非法經營罪兜底條款擴張化解釋,還有一個是破壞生產經營罪兜底規定擴張化解釋[1]。從刑法的225條第4項的相關條款運用來看,常常是對網絡經營行為的運用,容結合司法解釋,刪帖以及發帖行為能構成非法經營罪,擅自的設置互聯網服務營業場所,以及從事互聯網服務經營活動,也要按照非法經營罪兜底條款進行追責。從實際司法實踐當中來看名主要是把外掛代練的行為認為是非法經營的。
而從另一層面對破壞生產經營罪兜底規定擴張解釋層面來看,由于網絡空間比較容易出現惡意好評以及差評和刷單炒信等行為,有的是對社會有嚴重危害性,有嚴重危害性的就能構成破壞生產經營罪。而從對擴張刑法的相關概念適用范圍層面來看,行為方式概念擴張化解釋中,為打擊利用網絡實施侵犯著作權犯罪,在司法實踐當中通過刑法的217條侵犯著作權罪當中復制發行適中采取擴張適用的態度。把信息網絡傳播解釋成復制發行能夠接受,而一切的深度鏈接解釋成復制發行就會存在著不合理之處[2]。對于行為對象概念擴張化的解釋來看,司法解釋對淫穢物品進行了擴大化的解釋,包含淫穢電子信息數據。司法解釋當中覺得計算機信息系統數據以及控制權是無形物,是犯罪所得范疇,應當成為掩飾以及隱瞞犯罪所得的對象。將財產性利益以及虛擬財產定為財務,是可接受的,而有的也提出數據也是財務,這就已經不再是解釋是類推適用[3]。
2.刑法解釋擴張對罪刑法定產生的影響
刑法解釋的擴張化發展中,對罪刑法定產生的沖擊影響是比較大的,傳統社會當中犯罪對象以及行為是能夠感知的,通常預測可能是明確的,網絡社會的犯罪對象以及行為的直觀性是比較缺少的,預測可能性也模糊,將網絡空間發生竊取以及搶劫虛擬擦產等作為搶劫罪以及盜竊罪,這就會讓人們感到比較迷茫,會產生意見的分歧。社會以及科技的進一步發展過程中,犯罪事實也在演化發展,我國刑法當中財務解釋也需要能夠時代的變化而變化,如將財物擴大解釋為普通財務和財產性利益,把財產性利益解釋成財務是財務概念的擴大解釋基礎,是對傳統的物理犯罪的財物擴大解釋,還要將財產性利益擴大介紹稱包含虛擬財產[4]。在實際的發展當中也有學者持肯定的覺得虛擬財產有財物的特征,也就是轉移可能性,價值性,管理可能性。所以盜竊虛擬的財產也是盜竊罪。從財務的特征能發現,數據和虛擬財產有管理可能性,而數據自身不具有價值性以及轉移可能性,大數據帶來的經濟價值是巨大的,而這些價值來源是對大數據多角度層次的分析,進行挖掘后形成的此生產品。數據不具有轉移可能性是因為竊取大數據是日常用語,沒有具備盜竊罪要求的轉移占有,這就和盜竊罪構成要件不符合,所以只有按照侵犯商業秘密罪以及其他的犯罪或者是民事侵權來加以處理。
3.網絡時代刑法解釋的內外限度
從網絡時代刑法解釋的內部限制來說,結合網絡犯罪類型確定刑法解釋大致方向,不同的標準能對網絡犯罪事實分類,不同類型網絡犯罪刑法解釋的方向也有著不同。純粹網絡犯罪和不純粹網絡犯罪在解釋的方向上也會存在著不同之處,在以侵害法益做為標準以及各國刑法的理論實踐上,能網絡的犯罪分成了多樣的類型[5]。我國在這一方面的分類就主要有計算機網絡為工具的犯罪,以及計算機網絡為對象的犯罪等等。純粹網絡犯罪是刑法新增新型犯罪,解釋對象主要是描述性的概念。如網絡空間就是刑法當中對公共場所的界定內容嗎,這些標準實際上并不能對其解釋,網絡時代刑法解釋內在限度而言網絡犯罪存在的特征分析不能超越法條用語可能含義和一般人預測可能性基本底線問題。
另外,對于網絡時代刑法解釋的外限度而言,如果網絡的自由度比較強,知識發生在網絡上的行為,這就沒有法律對其加以約束。網絡自身如果沒有自由的說法,可能連上網都有犯罪可能性。這就是說網絡環境是寬松程度,對刑法解釋限度是有很大影響的。網絡環境的寬松不受到刑法解釋和立法約束,受到國家使用網絡治理政策管理,刑法或者是全部的法律體系在國家對網絡管理手段途徑[6]。在受到網絡現實主義模式因素的影響下,在對刑法具有的謙抑性加以說明,把刑法作為網絡治理的最后手段,其他手段和因素能實現網絡管理以及犯罪預防就要避免刑法的干涉。
4.結語
總而言之,處在當前的網絡化時代背景下,由于網絡犯罪的情況是多樣化的,在刑法的規范方面有時候很難進行及時的應對,立法上沒有跟進這就會使得網絡犯罪的控制存在難度,而在刑法的解釋限度上也要進行控制,從而能和實際的發展相契合,發揮刑法的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溫柯.網絡時代刑法解釋的限度[J].法制博覽,2018(20):145-146.
[2]張明楷.網絡時代的刑事立法[J].中國檢察官,2017(13):80.
[3]歐陽本祺.論網絡時代刑法解釋的限度[J].中國法學,2017(03):164-183.
[4]劉艷紅.網絡時代刑法客觀解釋新塑造:“主觀的客觀解釋論”[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2017,35(03):93-105.
[5]徐劍鋒.互聯網時代刑法參與觀的基本思考[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2017,35(03):115-122.
[6]張明楷.網絡時代的刑事立法[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2017,35(03):69-82.
(作者單位:四川省綿陽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