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丹 高紅
摘? ?要:隨著信息時代、大數據時代的相繼到來,社會對數據庫應用人才的需求量增大,且數據庫應用技術逐步成為本科畢業生求職的必備技能。結合社會需求以及地方需要,全國大部分高校在新一輪培養方案改革中都相繼增加數據庫開發或應用等相關課程。文章以皖江工學院“ACCESS數據庫應用”課程教學為例,根據目前的教學現狀提出針對民辦獨立學院的數據庫應用教學方法,提高該課程的教學質量,培養具有特色的數據庫應用人才。
關鍵詞:數據庫;“ACCESS數據庫應用”教學;獨立學院;應用人才培養
1? ? “ACCESS數據庫應用”課程發展
作為工科為主的民辦獨立學院,皖江工學院于2017年開始針對專業方向、課程難易程度、社會需求以及地方人才需要等多方面因素,開始新一輪培養方案改革。經各方調研,將經管類部分專業原課程“VFP數據庫基礎教程”改為“ACCESS數據庫應用”(后簡稱“ACCESS”)。本文將《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二級教程:ACCESS數據庫程序設計》作為教材。課程學時安排為16周授課,每周4學時,共64學時。每周4學時安排為理論教室2學時,機房實踐2學時。
2? ? 教學現狀
全國計算機二級ACCESS考核的基本要求是:一是具有數據庫系統的基礎知識;二是基本了解面向對象的概念;三是掌握關系數據庫的基本原理;四是掌握數據庫程序設計方法;五是能使用ACCESS建立一個小型數據庫應用系統[1]。從等級考試的基本要求可知,需掌握的理論難度不是很大,但是實踐要求較高。在學生初次學習時,要花費大量的時間進行機房操作練習。
對于本門課程,多數學校都在一年級下學期開設,此時的學生還處在高數和英語的高壓力學習狀態下,對本門課程的重視度不夠高。有些人認為學習ACCESS僅僅是為了參加等級考試,而考試難度不算很大,很少愿意花時間與精力去學習。種種原因,使得學生對這門課程的學習熱情不是很高,部分學生毫無興趣,增加了教學的困難。
3? ? 教學初探
3.1? 加強實踐教學,突出理論重點
實踐教學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重要環節,也是提高學生社會職業素養和就業競爭力的重要途徑。對于ACCESS課程的教學,首先,除了考慮要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更要考慮該課程的根本目的是讓學生熟練掌握ACCESS軟件操作。其次,結合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二級ACCESS考試大綱,可以發現理論知識偏少,但實踐要求較高。可在授課時對理論重點部分多采用實際工程項目例子進行闡釋,同時加強機房實操練習。學生課后還需要引導其利用自己的電腦進行項目的練習。
3.2? 精細量化大綱,合理利用學時
參考課程大綱,可以根據不同的學生適當增減學時,通過對大綱適當精細量化,達到充分合理利用學時的目的。以第三章查詢為例,大綱要求:一是查詢基本概念分為查詢分類和查詢條件;二是選擇查詢;三是交叉表查詢;四是生成表查詢;五是刪除查詢;六是更新查詢;七是追加查詢;八是結構化查詢語言SQL。
本章在大綱中既是重點,也是難點。原來安排學時:6理論學時、6實踐學時。其中,理論學時安排比較合理:2學時了解查詢的分類與條件,并學習選擇查詢的概念與創建。2學時學習交叉表查詢、生成表查詢、刪除查詢、更新查詢、追加查詢的概念、創建、編輯以及這幾種查詢之間的聯系與區別。2學時了解結構化查詢語言SQL,并使用SQL語句創建查詢。然而,6實踐學時安排有所欠缺。本章節的難點就在于6種查詢的創建,若僅有6學時,只夠學生每種查詢實際操作一遍,而沒有更多的時間練習綜合操作。所以,可以根據實際需求,適當增加實踐學時,讓學生練習一個完整項目,教師針對性講解并突出重難點,學生通過練習回顧總結所做的工程。如此一來,必定可以使學生加深對查詢的理解,更加熟練掌握對查詢的創建,從而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3.3? 多變教學形式,活躍課堂氛圍
理論知識的講授相對實踐練習是比較枯燥的,所以在教室理論知識的講授時學生“低頭族”的現象比較嚴重。針對這一現象,可以通過改變教學方式來提高學生上課興致,從而促使學生認真聽課學習。
理論課堂一直以來都是“教師教,學生學”的模式,時間長了之后,思維不能及時跟上的同學就變成“灌輸”式學習,課堂氣氛也會變得很差。通過課上預留“思考題”,部分非重點內容由學生來做“教師”,工程項目問題全班分組即時“研討”,實操步驟課上請學生“在線演示”等方式引導學生思考,提升課堂氛圍[2]。這不僅可以使學生進一步鞏固知識,還能提升學生對本門課程的學習興趣。
3.4? 強化興趣引導,分組項目實訓
對于ACCESS這樣一款功能強大,操作也不算很難的應用軟件,學生在學習時如果沒有濃厚的興趣還是無法學得很好,故在授課時強化興趣引導尤為重要。在皖江工學院開設ACCESS課程的多數都是文科類班級,思維較活躍,故在剛開課時,就要求他們自行3~5人分成一組,理論課上討論,實踐課上項目合作,均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文科類學生還有個特點就是不愿動手實操,當以小組為單位參與時,可集合多人力量完成。對于課程及考試要求,建立一個小型數據庫應用系統,每個組布置一個實際項目,以小組為單位在結課時完成。每一個小組的題目是不一樣的。理論授課時,適當擠壓出一定的時間給他們進行各組的項目匯報,全班交流。通過這種方式,不僅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達到了提升實操能力的目的。
4? ? 結語
隨著時代變遷,社會需求不斷變化,教學也一直處于不斷改革的過程中。對于僅開設兩年的ACCESS課程而言,更需要在多方面不斷改善,從而達到有效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李鵬.對高校大學生計算機等級考試的思考[J].商情,2009(4):20-21.
[2]魯瑩,徐全元,張雁.非計算機專業《VFP程序設計》課程教學改革探討[J].電腦知識與技術,2009(32):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