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成興

一、全國三卷近三年考題展示
1.[2017新課標Ⅲ]化學與生活密切相關。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PM2.5是指粒徑不大于2.5 μm的可吸入懸浮顆粒物
B.綠色化學要求從源頭上消除或減少生產活動對環境的污染
C.燃煤中加入CaO可以減少酸雨的形成及溫室氣體的排放
D.天然氣和液化石油氣是我國目前推廣使用的清潔燃料
2.[2018新課標Ⅲ卷]化學與生活密切相關。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泡沫滅火器可用于一般的起火,也適用于電器起火
B.疫苗一般應冷藏存放,以避免蛋白質變性
C.家庭裝修時用水性漆替代傳統的油性漆,有利于健康及環境
D.電熱水器用鎂棒防止內膽腐蝕,原理是犧牲陽極的陰極保護法
3.[2019新課標Ⅲ卷]化學與生活密切相關。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高純硅可用于制作光感電池
B.鋁合金大量用于高鐵建設
C.活性炭具有除異味和殺菌作用
D.碘酒可用于皮膚外用消毒
二、全國三卷近三年考點
三、考綱要求
1.了解化學與傳統文化
(1).經典史籍中的化學成就。認真閱讀題干中信息,抓住其中的關鍵字詞進行回答。
(2).考查我國古代化學成就及相關化學史。
(3).根據古代典籍中的材料,考查有關物質的名稱、成分,基本的物理和化學性質。
2.熟知化學與生活、生產、環保及能源問題
(1).安全與健康:人體必需的營養元素,重金屬對人體的危害,食品添加劑,有關化學與健康方面的材料等。
(2).環境保護新進展:工業“三廢”和生活垃圾的處理,廢舊電池對水源和土壤的污染,綠色化學在工農業生產中的導向作用等。消毒液(84消毒液、過氧乙酸、ClO2等),水的殺菌消毒(Cl2、漂白粉等),水的凈化(明礬、Na2FeO4等)。
(3).新材料與新能源: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有機高分子材料、復合材料等;新型燃料電池、高能綠色電池;新能源開發與利用新進展;綠色能源(太陽能、風能、潮汐能等)。
(4).新成果:諾貝爾獎、高新科技等。
四、考點分析
通過對近幾年高考試題的研究發現,這類題通常是高起點、低落點,與生活、科技和環境相關及化學與傳統文化。一般選擇最新科技成果(最近諾貝爾獎成果、科技新發現、國內或國外科技進展等),與社會、生活聯系緊密的材料(藥物、食品、新型材料等)作為載體命題,知識源于教材,最終都是用化學知識解決問題。試題出題特點常以選擇題出現。高考試題對STSE的考查主要有兩方面的內容:一是近期發生的重大事件,要求從化學視角,運用化學原理去解釋;二是運用化學原理去解釋生活中的一些現象。STSE創新題有如下幾個命題角度:
角度一 化學與生活
化學與生活密不可分,休戚相關,涉及的內容有①食品(如食用油、醋、醬油、鹽、食用色素、防腐劑、調味品、添加劑、干燥劑等)與人體健康;②煙酒與人體健康;③油漆、涂料、裝飾材料中的化學知識;④化妝品與化學知識;⑤藥品相關知識;⑥毒品;⑦飲用水及水溶液;⑧維生素;⑨氟與人體健康;⑩鈣與人體健康等。
角度二 化學與環境保護
當今社會面臨著環境日益惡化、生態平衡被破壞等一系列問題,高考命題常以此為考查點,由此達到宣傳與教育的作用。
(1)富營養化:含磷洗衣粉的使用是造成水體富營養化的重要原因。由于迅速繁殖的浮游生物的顏色不同,使水面呈現藍色、紅色或棕色等。這種現象在江、河、湖泊中出現稱為“水華”,在海灣中出現叫作“赤潮”。
(2)綠色食品:指無污染、無公害、安全且有營養價值的衛生食品。
(3)綠色化學:指從根本上消滅污染,能徹底防止污染產生的科學。綠色化學觀點:①開發“原子經濟”反應;②采用無毒、無害的原料;③采用無毒、無害的催化劑;④采用無毒、無害的溶劑;⑤利用可再生的資源合成化學品;⑥環境友好產品。
(4)白色污染:指各種塑料垃圾對環境所造成的污染。因為它們很難降解,會破壞土壤結構。
(5)光化學煙霧:指汽車、工廠等污染源排入大氣的碳氫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等一次污染物,在陽光(紫外線)作用下會發生光化學反應生成二次污染物,參與光化學反應過程的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的混合物所形成的煙霧污染現象。
(6)酸雨:指pH小于5.6的雨水,它是由人為排放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轉化而成的,絕大部分是硫酸和硝酸,我國以硫酸型酸雨為主。
(7)溫室效應:指由于煤、石油、天然氣等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排放到大氣中的CO2氣體大量增加,使地表溫度上升的現象。
(8)臭氧空洞:家用電冰箱中使用的制冷劑“氟利昂”以及汽車尾氣中的氮氧化物在臭氧轉化成氧氣的過程中起催化作用,從而使大氣平流層中的臭氧含量減少而形成臭氧空洞。
(9)重金屬及重金屬污染:如銅、鋅、銀、鉻、鎘、鎳、鉛、汞等。重金屬的化合物(以及少數重金屬單質)對環境的污染稱為重金屬污染,如含鉛汽油的使用等會造成鉛污染。
(10)空氣質量日報:主要內容包括:“空氣污染指數API”“空氣質量級別”“首要污染物”等,目前計入API的項目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顆粒物等。空氣污染指數越小,空氣質量越好。
角度三 化學與能源
能源是人類社會發展進步的物質基礎,是向人類提供電能、熱能、機械能等一切自然資源的總稱。根據開發和使用情況,能源又可分為常規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氣等;新能源,如核能、太陽能、地熱能、氫能等。
角度四 化學與材料
化學是材料發展的源泉,以新型材料為背景考查物質的結構和性質及化學原理一直是高考的熱點。這類試題與化學基本概念及元素化合物的性質聯系緊密,認真理解好題意就能順利解答。
角度五 化學與傳統文化
化學與傳統文化主要考查經典史籍中的化學成就和我國古代化學成就及相關化學史。根據古代典籍中的材料,考查有關物質的名稱、成分,基本的物理和化學性質。這類題認真閱讀題干中信息,抓住其中的關鍵字詞進行回答。
五、2020年考點預測
通過對近三年全國卷III化學生活的研究分析發現,化學與生活的題目均在選擇題第七題,2019年此題和往年相比難度有所降低,其素材來源于現在生活中經常隨處可見的電池、鋁合金、活性炭、碘酒,體現了來源于生活。預測2020年全國III卷此題依然出現在第七題,重點考查化學與生活的聯系,難度屬于易,以生活中的化學為素材,對最新科技成果、材料(藥物、食品、新型材料等)、環境保護及能源作為載體命題,知識源于教材,最終都是用化學知識解決問題。
六、復習策略
化學與生活在高考選擇題中出現屬于簡單的題目,我們學生必須把這6分拿到手,但部分學生對生活中的化學不熟悉導致此題生疏而丟分,對于此題的備考策略有兩點建議,一我們在高三的備考中首先要學會整理化學與生活中我們自己不熟悉的知識,錯題進行集中處理,考前加強復習錯題集;二加強練習,把次類高考中易考的知識點、題型集中處理,對有問題的學生加強反復練習。當然學生在做此類題必須具備以下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