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佳 宋檳宇 馮琳
摘? 要:“十三五”期間是我國風力發電項目全面發展的關鍵時期,隨著裝機容量的不斷增加,項目建設過程中風險因素多、風險識別困難和風險應對不足等問題也不斷暴露出來。本文從風險識別方法、風險評價指標體系構建、風險防范控制措施等方面對風力發電工程項目風險進行詳細分析,以實現企業合理控制風險、利潤達到最大化的目的,為風電工程項目的風險管理提供參考。
關鍵詞:風力發電;風險管理;風險識別;風險評估
在傳統能源日漸枯竭、環境污染日益嚴重的情況下,風力發電不僅可以有效地緩解用電緊張問題,還以其獨特的優勢逐漸成為我國能源結構調整和環境治理的重要手段。但是由于風電項目具有投資大、建設環境復雜、技術要求高、維護周期長等特點,使其存在一定的風險,這些風險因素對項目建設的質量、投資、工期進度、安全運行等方面存在著重大影響,因此在加強對風險認識了解的同時也要不斷改進風電項目的管理模式,提高風電項目投資建設效率。本文從風險識別、風險評價、風險控制等方面,對風力發電工程項目風險進行分析和管理研究,從而為工程項目的正常運營提供參考,實現企業利潤的最大化。
1基于全壽命周期的風電項目風險識別
通常來說,風電項目施工一般包括項目決策、項目準備、項目試工和運營幾個方面,在整個工程周期中,不同階段所面臨的風險也是不同的,需要分別對其進行風險識別。
1.1決策階段的風險識別
在項目決策實施之前進行有效的風險識別和評估是項目建設生命周期最重要的環節。首先要綜合考慮項目當地風能資源、自然危害、并網條件、經濟條件、地理條件、環境以及政府政策等因素的影響,組織專家有針對性地對項目的風電場設計、設備選型等關鍵技術問題進行論證。然后針對人員、設備、建設成本進行財務風險分析,評估項目利潤情況,最后進行可行性研究。
1.2項目準備階段風險識別
當項目確定實施后,就要做好風電項目施工建設前的準備工作。施工準備工作是否充分,直接影響著工程建設能否達到預期的設定目標,工程質量是否達到標準。該階段要明確人員分工,合理設置資金投入,認真分析影響因素和存在問題,消除可能存在的所有隱患,確保投資的安全性。
1.3項目施工過程風險識別
在施工過程中,必須要對資金費用、工程質量和工程周期等環節進行風險評估。風電工程危險系數大,安全生產問題多,所以要提高風力發電機組安全和測評方面的風險識別力度。由于我國風力發電項目建設的經驗較少,還處于初級階段,要把在設備運輸、組裝及調試過程中可能遇到的風險進行預想和預防。
2 風電項目風險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風電項目工程復雜,在規劃建設和運營過程中涉及范圍廣,受影響因素多,要想對存在的問題和風險進行評估和規避,需要構建一個全面的評價指標體系。結合風電項目的特點,將風電項目投資風險劃分為規劃建設風險、環境資源風險、管理風險、市場財務風險4個二級指標,并對他們進行具體分類,確定三級指標,形成風電項目風險評估指標體系。
3 風電項目風險管理與防范的措施與建議
3.1 掌握政策風向,實現風險規避
風電項目建設過程中要充分研究風電產業政策,防范政策風險。風電項目是一種清潔可再生能源,符合我國可持續經濟發展的目標,政策變動對于風力發電項目有重要的影響。政府部門充分認識到了風電項目的重要性,對風力發電進行大力扶持,推行了多項鼓勵性政策,如風力發電補貼等政策,對于這種政策的把握和利用,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風電行業的發展,因此,對于政府的政策解讀就顯得尤為重要。企業應充分認識到政府政策的含義才能夠充分利用政策資源,進而成功地規避風險。一是時刻關注政策變動。雖然我國對可再生的風力發電項目重視程度很高,但是隨著電力市場化改革的推進,相關的各項政策法規也有所變動,所以,項目管理人員要積極關注國家經濟政策形勢,分析研究新出臺的政策法規,降低政策變動對風力發電項目產生的影響。二是風力發電項目要向地方政府提供合理的建議措施,爭取一些有利的政策傾斜。項目建設方要在實施階段開始前與相關政府部門進行協商,爭取有利政策,減少不必要的損失。
3.2調研市場風險,實現風險控制
風力發電項目面臨的市場風險主要包括企業競爭、電價波動以及用電需求變化等,所以要進行市場調研,實現風險控制。一是増強項目的市場競爭力。隨著電力市場發展變化,風力發電與其它發電行業的競爭也逐漸加劇。這就需要管理者要充分了解各地區電力市場情況,深入分析風力發電項目影響因素,科學統籌,在規劃設計的初期就做好調研,進行可行性分析。同時要合理規劃成本控制,降低風險,増強企業在同行業中的競爭力。二是盡量減小上網電價與需求電量產生的風險。風電項目投資的最終目的就是獲取最大的收益,其中電力價格是最直接的因素。因此風電企業在運營過程中要密切關注風電價格政策的變動,合理預估上網電量與電價,做好應急預案,盡量減少預估偏差引起的項目風險。同時要加強風電市場的需求與調研調分析,加強對項目的規劃,降低單位造價成本,減少成本超出預算的風險,使企業利益最大化。
3.3預防自然風險,實現風險轉移
與火電項目相比,風力發電的各項設備是暴露在外界環境下依靠風力進行運轉的,因此氣象、地質水文等自然狀況對風力發電設備及生產運行具有很大影響,尤其自然災害的發生對于風力發電項目的損失更為巨大。對于自然風險的控制管理,可采用風險轉移、風險降低等措施。要對氣象、地質水文條件進行實時監測,要提前對氣象條件進行監測預估,并做好前期工作的安排。要對可能產生的自然災害做好預警,通過投保方式將風險進行轉移。
4結束語
由于我國對能源行業的行業改革和產業結構的調整,使得風電行業的發展前景遠大。但由于風力發電項目具有政策性強、風險因素多的特點,作為風電開發企業,應加大對建設期的風險管理研究,對項目建設的整個周期進行全方位的風險識別和風險評估,并對可能存在的風險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對風險進行規避,確保項目建設過程安全,實現風力發電項目的預期效益。
參考文獻
[1]虞飛.關于風力發電項目的投資風險評價方法探討[J].納稅,2019,13(02):216.
[2]荀小偉.風力發電項目投資風險分析與控制[J].低碳世界,2018(11):70-71.
[3]封宇. 南皮縣200MW風力發電工程項目風險管理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2018.
[4]路珊珊.風力發電項目的投資風險評價方法分析[J].現代國企研究,2018(04):186.
[5]彭小東.風力發電項目建設期的風險管理和風險對策研究[J].云南水力發電,2016,32(06): 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