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英波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掌握植樹函數的解析式、數學概念,能夠靈活利用指數函數的性質來解題。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圖像法探究指數函數的性質,掌握數形結合思想方法,形成完善的數學思維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懂得事物之間存在相互轉化的關系,能夠喜歡上發現式的數學探究活動,學會與他人緊密合作。
【教學重難點】
掌握指數函數的圖像、性質及其遷移規律,客觀分類底數,借此分析指數函數的性質。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起學生思考
師:同學們,折紙是我國悠久的歷史文化,那么大家試試看,一張紙最多可以折多少次呢?
這一問題情境可以喚起學生的質疑意識,使其認真利用大小不同的紙張來對折紙,歸納折紙的次數。由此,便可為本課探究開個好頭。
師:同學們都做的很棒。那么大家能不能想一想,如果把折紙的次數與折后紙的層數看成是一個方程式,你會怎么表示呢?大家看一看,這個方程式跟我們平常見到的方程式有什么不同?
通過討論,學生可以列出y=2x這個解析式,也積極展現了自己對這一方程式的理解。
生:我們平常見到的方程式,上標都是固定的,但是這個方程式的底數是固定的,上標卻是不固定的。
師:沒錯,這就是我們本節課要探究的重要內容,它就是指數函數。
引出指數函數的概念,列出y=ax(a>0且a≠1,x∈R)。
師(提問):為什么底數a的取值有這樣的特點?
學生可以取特殊值,即a=1,a=0以及a<0,觀察這兩個算式的現實意義,得出結論,并正式為指數函數的探究做好準備。
二、小組合作,深化探究程度
師:指數函數是大家的新朋友。在之前的函數知識學習中,我們已經學習了列表法與繪圖法,現在大家想一想能不能把這兩個方法遷移到本課知識中,好嗎?下面,同學們請以4人為一組,大家一起來看看指數函數有什么性質吧!
學生初步分組,以y=2x這個解析式為例,取點、列表,然后在直角坐標系中描繪函數圖像,畫出一條圓滑的曲線。這個直觀的圖形可以讓各個小組從最值、周期、單調性、定義域、值域等多個角度來歸納指數函數的性質,使其切實實現了學習進步。
接下來,筆者會隨機抽取一個小組,由小組展示本組結論。其余小組要認真聆聽、記錄相關結論,然后待該組展示結束之后,主動補充并完善探究結論,或者是就異議提出質疑。在本節課,由于各個小組的探究結果基本一致,所以第一個小組展示完畢之后基本就已經結束了組際交流。
三、變式訓練,再次組織小組探究
師:通過前期的函數學習我們都知道,任何一個已知量、未知量都會影響函數的曲線變動情況,那么指數函數是不是有同樣的特點呢?各個小組可以自主設計一些指數函數,然后歸納指數函數的圖形變化規律嗎?
由于前期的y=2x已經讓各個小組實現了自主學習,所以本班學生的探究熱情是比較高漲的,自主在小組內列出了相應的指數函數,如y=1/2x、y=3x、y=2x+1y=2x-8等等,全面展開了圖像探究,也切實實現了自主學習。在此過程中,各個小組所列舉的指數函數解析式并不一致,每個小組都有不同的結論,所以筆者要求各個小組輪流展示,觀察這些指數函數的共性特征,由此歸納了指數函數的性質。
四、繪制思維導圖,升華思維成果
師:同學們今天都做得很好。現在,這節課馬上就結束了,老師想讓你們自己繪制一個思維導圖,全面呈現本節課的重點知識好嗎?
接下來,學生便要認真繪制思維導圖,整理指數函數的解析式、性質、圖像等知識,切實升華思維成果,進一步鞏固知識記憶。
【案例反思】
1.情境創設,促使學生展開全面思考
深度學習與常規的學習形式不同,前者需要學生有大量的思維參與,否則很難真正生成數學知識。在本案例中,筆者以折紙活動導入了本節課,豐富了學生的動手經驗,也便于學生據此列出指數函數的解析式,很好地調動了學生的思考意識,促使學生全面投身于數學探究。因此,本節課的問題情境創設是成功的,也為后續的深度探究打好了基礎。
2.豐富合作,便于學生發散思維
常規的高中數學教學并不重視生生合作,但是其實高中生本身是難以通過被動接受來獲取數學知識的,所以過去的“教師講,學生聽”顯然不是實施深度教學改革的好方法。在本案例中,筆者以豐富的小組合作教學活動重構了生生關系,讓學生真正實現了有效合作,使其自主建構了數學知識,很好地深化了學生的學習程度,也便于學生自主建構數學知識。而且,筆者還以遷移問題深化了各個小組的合作程度,而這就可以進一步開發學生的智能優勢,使其全面掌握指數函數的函數性質、圖像特點及其遷移規律。再者,課堂末尾處的思維導圖本身也是一種思維交流活動,因為思維導圖可以反映高中生的數學思維成果,便于學生實現深度交流。如此,高中生就可在交流、合作中進一步提升自己的數學認知能力,切實優化高中生的學習發展。在這些有效的互動活動中,高中生不僅積累了豐富的數學思維能力,而且還可以切實優化同伴關系,學習如何在小組內平等合作、民主溝通,而這就可以切實發展高中生的社會性能力,對學生的未來一生發展都有積極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