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浩鑫
【摘 要】目的:探究比較采用不同術式治療雙側結節性甲狀腺腫合并橋本甲狀腺炎療效的不同,探究全切除手術和次全切手術的利弊。方法:選取我院于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102例雙側結節性甲狀腺腫合并橋本甲狀腺炎患者作為本次的研究對象,采用隨機分組的方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均為51例,其中對照組患者實行甲狀腺全切除手術進行治療,觀察組患者采用甲狀腺次全切除手術進行治療。治療后,對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長、出血量、不良反應發生情況、術后復發率以及治療總有效率進行對比。結果:治療結束后,對照組手術時長為(129.23±6.56)min、出血量為(35.23±1.76)ml、不良反應發生率為5.89%、術后復發率為0%;觀察組手術時長為(96.45±1.46)min、出血量為(21.19±1.73)ml、不良反應發生率為0%、術后復發情況為3.91%。據統計,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88.24%,明顯優于對照組為70.58%,其中P<0.05。結論:對雙側結節性甲狀腺腫合并橋本甲狀腺炎患者進行治療時采用甲狀腺全切除手術患者術后復發率低于次全切手術,選用甲狀腺次全切手術具有更好的治療效果。
【關鍵詞】雙側結節性;甲狀腺腫;橋本甲狀腺炎;全切除;次全切
【中圖分類號】R19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9)01-0014-01
結節性甲狀腺腫(NG)作為一種多發性疾病,常見患病類型為雙側,且多與橋本甲狀腺炎(HT)合并發作,對于該病的治療分為藥物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由于藥物治療見效緩慢,治愈率較低,一般采用手術治療。在手術治療該病時,有兩種不同的手法,即甲狀腺全切除手術和甲狀腺次切除手術,對于兩種手術方法的治療效果存在爭議,因此我院為了探究兩種手術方法對于NG合并HT的治療效果的差異性進行了本次研究,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于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102例雙側結節性甲狀腺腫合并橋本甲狀腺炎患者作為本次的研究對象,采用隨機分組的方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均為51例。對照組患者年齡在31-65歲,平均年齡為(52.33±5.17)歲,其中女性患者22例,男性患者29例,病程在1-9年個月,平均病程為(6.34±2.56)年;觀察組患者年齡在31-66歲,平均年齡為(52.24±5.03)歲,其中女性患者23例,男性患者28例,病程在1-9年,平均病程為(6.12±5.03)天;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和病程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在征得患者及其家屬同意下進行,且經過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患者經診斷后均符合雙側結節性甲狀腺腫合并橋本甲狀腺炎的檢驗標準。
1.2方法
1.2.1甲狀腺全切除手術
手術前進行頸叢麻醉,消毒后從頸部橫切,分離甲狀腺的真假被膜,使得甲狀腺充分暴露,在切斷結扎甲狀腺中靜脈、下動靜脈以及上動靜脈的同時注意保護喉上神經。在患者氣管前分離甲狀腺的峽部以及內外側,抬起甲狀腺的上極,切除甲狀腺的兩側腺葉。
1.2.2甲狀腺次全切除手術
甲狀腺充分暴露手法同甲狀腺全切除手術,只是在甲狀腺腺葉切除時要保留甲狀腺腺體背側的包膜和腺體組織。
1.3評定指標
手術進行時,記錄兩組患者的手術出血量,手術結束時記錄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長,手術后對兩組患者出現的不良反應情況進行記錄,并在患者出院后的隨訪過程中記錄兩組患者的復發率,最后根據患者的各項指標的恢復情況將患者的治療結果分為顯效、有效和無效,并計算治療總有效率。
1.4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19.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數據以率(%)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方法,各組間差異比較采用方差分析和χ2檢驗,(P<0.05)表示數據之間的差異具有顯著的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患者手術各項指標對比情況分析
治療后,對照組手術時長為(129.23±6.56)min、出血量為(35.23±1.76)ml、不良反應發生情況:聲音嘶啞1例,低鈣2例,則不良反應發生率為5.89%、術后復發率為0%;觀察組手術時長為(96.45±1.46)min、出血量為(21.19±1.73)ml、不良反應發生情況:0例,則不良反應發生率為0%、術后復發情況為3.91%。其中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長、不良反應發生率以及術后復發率之間P<0.05,具有差異性。
2.2治療總有效率
治療后對照組顯效12例,有效24例,無效15例,則治療總有效率為70.58%,觀察組顯效為18例,有效為27例,無效為7例,則治療總有效率為88.24%,其中P<0.05,具有差異性。
3 討論
我院對本次研究進行了綜合的評估,得出,對照組手術時長為(129.23±6.56)min、出血量為(35.23±1.76)ml、不良反應發生率為5.89%、術后復發率為0%;觀察組手術時長為(96.45±1.46)min、出血量為(21.19±1.73)ml、不良反應發生率為0%、術后復發情況為3.91%。據統計,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88.24%,明顯優于對照組為70.58%,其中P<0.05。因此,次全切除手術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優于全切除手術,這一結果同胡曉東等人的研究結果。
綜上所述,對NG合并HT患者應該盡量采用次全切手術進行治療具有更好的治療效果和安全性。
參考文獻
[1]胡曉東. 不同術式治療雙側結節性甲狀腺腫合并橋本甲狀腺炎療效比較[J]. 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 2016, v.25(8):862- 864.
[2]羅鳳梅, 唐炳林, 鄒雪林. 甲狀腺全切術和甲狀腺次全切術治療雙側結節性甲狀腺腫的療效對比分析[J]. 遼寧醫學雜志, 2016, 27(5):4-5.
[3]李玉錄, 張洺, 陳鑫. 甲狀腺全切除術治療雙側結節性甲狀腺腫的臨床療效觀察[J]. 臨床研究, 2016, 24(4):293-293.
[4]江志遠, 陳華鋒, 吳登東,等. 甲狀腺全切術與次全切術治療雙側結節性甲狀腺腫[J]. 實用醫藥雜志, 2016, 33(7):597- 598.
[5]單側甲狀腺腺葉切除+對側腫物切除或大部切除術與雙側甲狀腺大部切除術治療雙側結節性甲狀腺腫的對比研究[J]. 中國醫學裝備, 2017, 14(2):5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