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育陽

【摘 要】目的:本文對神經內科患者壓瘡預防的難點進行了相關探討,并進一步給出了相應的改進對策,希望能夠有效的提高對神經內科患者的護理效果。方法:通過便利抽樣法對2016年1月到2017年12月來我院接受治療的臥床時間在24h以上的神經內科患者進行了相關研究,患者共達到216例,研究并分析患者預防神經內科壓瘡的難點,并采取合理的護理預防相關對策。結果:在調查的這216例神經內科患者中,涵蓋了十種以上的疾病類型,其中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糖尿病疾患者以及吸煙史患者分別為46例、36例及38例。其中壓瘡輕度風險、中度風險以及高度風險的患者例數分別是116例、38例以及42例,占據患者總數的53.7%,17.6%以及19.4%,而極度風險患者的例數為20例,占比9.7%。結論:經過研究與分析可以發現,以神經內科患者壓瘡預防的難點為主要依據,采取有針對性的改進對策。
【關鍵詞】神經內科患者;壓瘡相關因素;預防對策
【中圖分類號】R19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9)01-0036-01
1 前言
在神經內科臥床患者中壓瘡是十分常見的一種并發癥,會造成住院天數的增加,壓瘡癥狀在長期臥床患者當中的發生率達23.9%。對于廣大醫療工作人員來說,能否在有效評估并預測壓瘡,并在此基礎上采取合適的措施降低壓瘡發生的概率是現階段亟需解決的問題。但是,神經內科患者通常具有多種多樣的病種,因而壓瘡的風險也相應增加,預防壓瘡工作的難度也就比較多。為了能夠降低神經內科患者發生壓瘡的概率,讓患者的滿意度不斷提高,本文在詳細分析壓瘡預防難點的基礎上,有針對性的采取有關改進對策。
2 對象與方法
2.1研究對象
選取2016年1月到2017年12月來我院接受治療的臥床時間在24h以上的神經內科患者進行了相關研究,患者共達到216例。選用患者的標準:患者的年齡在18周歲及以上,并且患者的絕對臥床時間在24h及以上。排除患者的標準:已經發生壓瘡的神經內科患者。在納入研究患者中,男132例,女84例,年齡28-86歲之間,平均(51.6±11.2)歲。患者體重指數(BMI)數值的平均分為(22.68±3.12)kg/m2。患者的疾病類型主要包括:后循環缺血、重癥肌無力、病毒性腦炎、結核性腦炎、酒精中毒性腦病、癲癇、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格林巴利綜合征、急性脊髓炎、眩暈癥、腦出血、大面積腦梗塞以及一氧化碳中毒。并且有46例患者出現合并心血管疾病,36例合并糖尿病患者以及38例吸煙史患者,其余沒有患者合并癥的問題。
2.2方法
組織4名神經內科壓瘡護理人員成為調查小組,通過便利抽樣法在床前進行相關調查。并且在調查之前應該對調查員進行統一的培訓,保證四位調查員都能夠熟練掌握調查方法和調查技巧,且在預調查的時候對同一患者得到相同的調查結果。調查過程的主要內容有以下三種。
(1)一般資料
通過自制調查問卷的方式對有關患者進行調查,如果患者不能很好的應答,可以由其家屬作答,調查的內容主要有以下幾種:患者的性別、患者年齡、患者受教育程度、病癥診斷、患者的身高、患者的體重指數、患者是否吸煙喝酒等。
(2)患者調查時段Braden壓瘡風險評估量表以及評分
在調查時間段,是否經常清洗和翻身等其他的危險因素以及現階段所采用的預防壓瘡的方法等。Braden壓瘡風險評估量表評分的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六個方面:患者活動能力、摩擦力和剪切力、移動能力、營養攝取能力、潮濕程度和感知能力,總分值在6到23分之間,壓瘡的危險性越低分數越高。
(3)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中采用的統計學處理軟件是SPSS18.0,對有關數據結果進行描述性質的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計數資料則采用的%表示。
3 結果
本研究中神經內科患者的Braden壓瘡風險評估量表分值,如表1所示。
4 討論
壓瘡癥狀會嚴重影響到神經外科患者的恢復,本文經過研究發現在臨床醫學中,患者存在肢體肌力降低以及活動上的阻礙,因而需要長期臥床,活動需要有關醫護人員、技術或者護工的幫助。如果在護理的過程中方式不規范,很有可能會增加或者是加重患者壓瘡癥狀的風險,為了能夠更好的提高護理的質量,加快患者的恢復程度,本文經過分析研究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護理方案。
采取個性化的護理干預相關措施,在對神經內科患者進行壓瘡癥狀發生的原因以及風險進行有效的評估之后,相關護士應該根據患者個體的具體情況來制定合理的個性化護理干預措施。對患者的營養狀態進行合理的檢測和護理,保證患者的營養均衡。
進一步提高患者對于體位的認識,并對患者以及其家屬進行有關健康知識的宣傳,讓他們明白壓瘡癥狀發生的后果以及更為體位對于預防壓瘡所具有的重要作用。相關措施主要有以下幾方面:通常情況下,患者使用的床墊多為普通的床墊或者是減壓類型的床墊,因此應該保證至少每2小時就讓患者更換一次體位,如果在經濟條件允許的請款下,患者使用的是高規格彈性泡沫床墊,那么則可以保證至少每4小時就讓患者更換一次體位,并且在這個過程中為了保護突出的骨頭,還應該避免出現拖拉動作或者是大幅度的動作等;而對于大面積腦梗塞患者來說,其翻身應該由3名醫護人員合作進行,其中一位應該保護好患者的頭頸部位,如果患者的突出骨頭比較明顯,還應該進行一定的預防性敷料外貼保護;對患者以及患者家屬進行相關指導,避免出現摩擦力和剪切力。
進一步加強醫護人員與神經內科患者之間的良好合作關系,并建立健全管理壓瘡的相關體系,并通過與患者及其家屬的詳細交流和溝通找到合理解決壓瘡問題的有效措施。各醫護工作人員應該重點監管那些壓瘡高危患者以及一些特殊人群,并詳細知道對患者的督查以及護理相關措施的落實,對于可能會發生的問題要及時的告知患者和家屬。
參考文獻
[1]袁秀惠.神經內科患者出現壓瘡的相關因素探究及對策[J].中國醫藥指南,2017,15(24):33-34.
[2]楊淑梅,蔡霞,徐巍,等.老年神經內科住院患者的壓瘡危險因素分析及護理對策[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7,2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