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業芬


【摘 要】目的:分析中藥黃芪治療心血管疾病的臨床效果和藥理作用。方法:選取我院收治的9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納入時間為2015年6月至2017年12月。將其隨機分為2組:常規西藥治療45例作為對照組,聯合中藥黃芪注射液治療45例作為試驗組,評定臨床療效。結果:試驗組治療有效率為95.6%,高于對照組的80.0%,差異顯著(P<0.05)。治療后,2組ADL評分均明顯增高,試驗組增高程度更顯著(P<0.05)。用藥期間,2組患者均未出現嚴重不良反應。結論:中藥黃芪治療心血管疾病療效確切,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值得推廣。
【關鍵詞】心血管疾病;黃芪;日常生活能力;不良反應
【中圖分類號】R2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9)01-0034-01
心血管疾病在中老年群體中比較常見,不僅損害心臟功能,還會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在治療上,由于缺少特效藥物,患者必須堅持長期用藥,因毒副反應會降低患者的耐受性[1]。隨著中醫研究的深入,中藥黃芪在臨床上的應用更加普遍,實踐證實具有利水消腫、保護臟器的功能。為了進一步探究黃芪的應用價值,本文對我院90例患者進行研究,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90例,時間段為2015年6月至2017年12月。隨機分成2組:對照組45例,包括男性24例(53.3%),女性21例(46.7%);年齡位于40-78歲,平均(61.5±7.3)歲;疾病類型:心力衰竭18例、心肌炎12例、冠心病心絞痛15例。試驗組45例,包括男性22例(48.9%),女性23例(51.1%);年齡位于38-80歲,平均(62.0±6.7)歲;疾病類型:心力衰竭17例、心肌炎12例、冠心病心絞痛16例。2組性別、年齡、病情無明顯差異(P>0.05),可進行比較。
1.2 納入和排除標準 依據《心血管內科疾病診斷標準》[2],納入標準:(1)年齡35-80歲;(2)經臨床和影像學檢查確診;(3)患者知情本次研究,有良好依從性。排除標準:(1)精神病史患者;(2)手術指征患者;(3)藥物禁忌患者。
1.3 方法
1.3.1 對照組 實施常規西藥治療,其中心力衰竭患者使用美托洛爾緩釋片(AstraZeneca公司生產,批號H20140780,規格50mg×20s),口服用藥,1次/d,初始劑量為25mg,然后逐漸增加至50mg。心肌炎患者使用利巴韋林顆粒(四川百利藥業公司生產,批號H51023510,規格0.15mg×12s),口服用藥,3次/d,每次劑量為0.15mg。冠心病心絞痛患者使用阿司匹林腸溶片(拜耳醫藥保健公司生產,批號J20130078,規格100mg×30s),口服用藥,1次/d,初始劑量為300mg,逐漸降低至100mg。治療時間為4周。
1.3.2 試驗組 在對照組的基礎上,聯合中藥黃芪注射液(神威藥業公司生產,批號Z13020999),靜脈滴注,1次/d,劑量為10-20ml,治療時間為4周。
1.4 觀察指標 (1)觀察臨床療效,判定標準如下[3]:顯效:臨床癥狀消失,體征和影像學檢查恢復正常,且2個月內不見復發;好轉:臨床癥狀減輕,體征和影像學檢查基本正常;無效:臨床癥狀改善不明顯或加重,影像學檢查異常;總有效率=顯效率+好轉率。(2)分別在治療前、后,采用日常生活活動量表(ADL)評估日常生活能力,包括進食、轉移、修飾、洗澡、如廁、行走、穿衣、上下樓梯、大小便控制等項目,滿分100分。得分越高,代表日常生活能力越強。(3)觀察不良反應情況,常見如惡心、頭痛、嗜睡、食欲減退等。
1.5 統計學方法 將數據輸入Excel表格,利用SPSS18.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有效率、不良反應屬于計數資料,用(n,%)表示、χ2檢驗;ADL評分屬于計量資料,用(x±s)表示、t檢驗。P<0.05,說明差異顯著。
2 結果
2.1 臨床療效比較 試驗組治療有效率為95.6%,高于對照組的80.0%,對比差異顯著(P<0.05)。見表1。
2.2 日常生活能力比較 治療后,2組ADL評分均明顯增高,其中試驗組增高程度更顯著(P<0.05)。見表2。
2.3 不良反應情況比較 治療期間,密切觀察患者的體征,結果顯示2組均未出現嚴重不良反應。
3 討論
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死亡率高,常見如心力衰竭、心肌炎、冠心病心絞痛等,發生原因和高血壓、高血脂、吸煙、酗酒等密切相關[4]。該類患者發病后,臨床癥狀表現為心悸、胸悶、惡心、嘔吐、腹痛、呼吸困難等,嚴重影響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以冠心病為例,中醫領域屬于“胸痹”、“真心痛”的范疇,發病機制在于氣滯血瘀、氣機不暢,治療原則是理氣活血。隨著中醫研究的深入,中藥治療心血管疾病,為臨床用藥提供了一條新途徑。
本次研究中,選取90例患者分組對照,對照組使用常規西藥治療,例如美托洛爾、利巴韋林、阿司匹林等;試驗組聯合使用黃芪注射液,具有益氣扶正、養心通脈、健脾利濕的作用,在心肌炎、心功能不全等患者中具有良效。文中研究顯示,試驗組治療有效率高于對照組(95.6%vs80.0%),治療后的ADL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和相關研究結果一致[6]。說明:相比于單獨西藥治療,聯合中藥黃芪的應用價值更高,能發揮出協同功效,提高用藥安全性和依從性。
綜上,中藥黃芪治療心血管疾病療效確切,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劉天一,何觀虹,姚麗.黃芪甲苷治療心血管疾病研究進展[J].中醫藥信息,2013,30(2):117-120.
[2]呂新湖.心血管內科疾病診斷標準[M].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9.
[3]杜華平.黃芪的心血管藥理作用和臨床應用分析[J].醫藥前沿,2017,7(18):341-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