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美云
摘 要:復習階段是總結與提升的階段,也是彌補知識漏洞的絕佳時期,對于學困生來說尤為重要。尤其是數學這門學科,知識點之間是有銜接的,復習更是查漏補缺的關鍵。由于我校學生理科基礎比較薄弱,為此本文將以北師大版本為例,主要對基礎薄弱學校的中考數學復習展開探究。
關鍵詞:中考;數學復習;基礎薄弱
引言
每年的中考之前的復習,都是彌補知識漏洞、查漏補缺的好時機,但是對于基礎薄弱學校的師生來說,復習階段卻是最難熬的。因為在這一階段,學生所有的漏洞都顯而易見,需要補課的內容太多,師生焦頭爛額。為此,本文將結合我校的實際情況,就基礎薄弱學校如何開展中考數學復習進行探討。
一、基礎薄弱學生的數學學習現狀
所謂基礎薄弱學校,指的是學校的學生學習基礎薄弱,學習氛圍不濃厚,學生的學習習慣不科學,學習興趣匱乏,自主學習能力較弱。我校就是一所理科薄弱學校,尤其是在數學方面更為薄弱。由于數學學科具備一定的抽象性、概括性和邏輯性,對學生的認知能力要求較高,學生們往往厭倦數學科目,對數學學習沒有興趣,不肯用功,只圖安逸自在,上課注意力不集中,課后不會主動鞏固所學知識,從而直接影響后續知識的接受,知識漏洞沒有及時彌補,造成前后知識鏈的脫節,日積月累,使學生再難跟上教師的教學進度。這樣的學生在其他學校可能只是十分之一,而在我校,能達到二分之一甚至更多。因此,中考數學復習難度會非常之大。復習階段,原本已經掌握的內容只需要重溫一遍進行鞏固,而班里多數學生卻并沒有掌握,需要手把手的重新教授,數學本身就是一個系統性很強的、一環扣著一環的學科,學困生較多,復習階段就會舉步維艱。
二、如何開展中考數學復習
為了提升復習效率,為學生的中考助一臂之力,教師應該對基礎薄弱學生的學習現狀進行深入細致的分析,并且優化學習模式與方法,通過分層設置作業,反饋修正等環節,來夯實基礎,實現提升。
1、針對學生具體學情尋求有針對性的策略
教育是有針對性的,對于不同的學生,我們需要考慮其不同的學情,并且針對學生的具體學情來尋求有針對性的策略。復習階段,每個學生的學情也不同,有的學生掌握得比較多,有的學生掌握得比較少,有的學生踏實肯學,有的學生貪玩偷懶,有的學生信心十足,有的學生自我放棄。如果我們采用一種教學策略,是無法滿足不同學生的不同需求的。為此,教師應該從學生的心理特點及情感特點出發,尋找可以提升學生學習信心、興趣和積極性的方式。比如,在月考中,我們可以通過學生的試卷來判斷每一位學生的哪一部分知識點沒有掌握好,歸納所有學生都沒有掌握牢固的知識點,在課堂上通過考題再次進行講解。至于一些一部分學生會犯的錯誤,沒有掌握的知識點,我們可以把他們集中起來,請掌握比較好的學生進行講解。當然,也可以引導學生進行互助。比如,上次月考的時候,班里有的學生一次函數掌握不好,但是圖形的證明掌握得很好,有的學生圖形證明錯題很多,但是一次函數做得非常棒。為此,我鼓勵他們組成互助小組進行互相講解,很快,兩個人便掌握了自己不熟悉的那部分內容。
2、優化初中數學的學習模式、內容與方法
數學復習階段,學習模式、學習內容和學習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關系到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可以采用的方法有很多,筆者僅僅介紹其中兩種。
第一,小組合作模式。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是指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通過教師的引導,以協作、分工、交流的方式進行學習。這種學習模式有助于鍛煉學生的自主意識和團隊意識,增強數學教學的樂趣,活躍課堂氣氛。當然,在實際運行中,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也有缺陷,比如盲目地模仿,流于形式的情況,像是教師對學生缺少適當的干預或采用不正確的干預方式(比如讓學生獨立交流學習或者選擇小組合作的次數以及時機不對);或是學生參與程度及方式不對(比如不積極參與小組活動或者變“組內合作”為“組內競爭”)往往導致小組合作學習的發揮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為此,教師需要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對學生多加指導,全面把控。
第二,科學制定課程復習學案。復習學案制定務必要科學、合理,這對于學生的復習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為此,我們應該全面準確、具體地進行復習目標設計,細化到每一周需要復習的內容和需要掌握的知識點。同時,要制定有針對性、有層次性的課堂內容,包括:題目選擇、學生思考及自主學習預期、總結等。比如,北師大數學教材中,我們在復習證明的相關內容時,可以巧妙地設計一些前面所學的幾何的內容,如三角形、軸對稱、相交線與平行線等,以便在復習的時候構建一個龐大的知識體系。
3、根據學生情況分層設置作業與評價體系
《數學課程標準》要求:“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為此,教師應該認識到,學生的學習情況不同,所要獲得的數學學習上的發展也有很大的不同。如果一味地用一種標準來要求和教育學生,學生是無法得到最符合自身情況的發展的。因而,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情況來進行分層,分層設置作業與評價體系,在不同的作業與評價體系的實施下,不同情況的學生能夠“學有所得,學有所長,各得其所”,我們才能真正地做到數學課程標準的要求。
4、進行教學中的反饋完善與修正復習策略
關于學生的中考數學復習,我們探索了很多,也實施了很多。在研究過程中,我們也將研究成果應用到了教學中,但是教育是一個漫長而反復的過程,不是一勞永逸的,我們需要將所研究成果在教學活動中試行,并且針對反饋情況,進一步修正策略,再實驗、再修正,最終形成最優復習策略。
三、結語
到了初中階段,數學的教學內容進一步增加,學習難度進一步加大,這對于基礎薄弱的學生來說,是非常不利的。所以我們會發現基礎薄弱的學生越到后面,學習越吃力。希望廣大數學教師能夠抓住中考復習這一個中考前的最后時機,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和教育,從而切實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成績。
參考文獻
[1]趙燕芬.初三數學總復習中學困生的轉化——分層教學的嘗試與總結[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3(13):43-43.
[2]季華.淺談初三“學困生”數學總復習的思考與對策[J].理科考試研究,2013,20(22):7-8.
[3]張慶華.農村初中數學學困生的成因分析及對策[J].中學教學參考,2014(21):34-35.
[4]范瑞生.城鄉結合學校初中數學學困生轉化策略研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教研版,2018.
(作者單位:佛山市順德區桂鳳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