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液態烴球罐用于液態烴的存儲,是石油化工生產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其作用功能的特殊性,常發生泄漏事故,也作為運營管理過程中的安全監管重點。本文對液態烴球罐全面檢驗問題及對策進行探討,介紹全面檢驗活動的開展流程,總結全面檢驗過程中發現的安全問題,并給出提升液態烴球罐運行安全的具體意見。降低發生安全事故的風險,提高液態烴球罐的應用效果。
關鍵詞:液態烴球罐;全面檢驗;安全風險
1 液態烴球罐全面檢驗的流程
液態烴球罐全面檢驗工作大致可分為六個步驟。
1.1 資料審核
對液態烴球罐的出廠設計、制造、施工、維護、使用等信息進行全面的審查,主要審查內容包括液態烴球罐的設計方案、性能檢測報告、出廠合格證、竣工檢測報告、維護管理臺賬、年檢報告等。
1.2 宏觀檢測
宏觀檢測即對液態烴球罐的外觀狀態進行檢查,觀察其結構及外觀,是否存在裂痕、鼓包、塌陷、連接節點松動、內部腐蝕等現象。測量球管尺寸,檢驗焊接縫、接管角焊縫等位置是否符合相關標準,測量對象包括焊接縫的寬度、余高、斷面內徑等。結合實際情況抽檢球罐底板、側面以及其他容易發生變形或損壞位置的厚度。
1.3 無損檢測
以磁鐵性材料為主體的液態烴球罐無損檢測為例。該活動通常采取磁粉檢測的方式,作用對象為球罐的焊接縫和熱影響部分,例如應力集中區、電弧損傷、經重新焊接區域等,檢查其表面或淺層是否出現裂縫。若在無損檢測過程中發現裂縫,還應對對應區域進行深度檢測。若在同一區域發現兩處及以上裂紋,要求對該區域進行全面檢驗。當受到液態烴球罐的屬性限制,無法利用磁粉進行檢測時,可采取滲透檢測、超聲檢測或射線檢測的方式輔助進行。例如,當被發現的裂縫需要做進一步的探究時,可使用超聲檢測,該方法能夠探測到球罐的深層缺陷,得到更可靠的無損檢測結果。
1.4 缺陷處理
對于全面檢驗過程中發現的表面性缺陷,可利用打磨方式進行處理。要求保持打磨范圍的斜度在3:1以上,打磨后區域的厚度依然需滿足球罐參數要求,經批準同意后,開展動火修補作業。
1.5 附件檢查及耐壓試驗
檢查球罐壓力表、閥門、指示計等安全附件是否處于正常運行狀態,觀察附件的安全位置、指針、刻度、有效期等是否符合要求。液態烴球罐耐壓試驗在以下情況必須執行:球罐閑置超過2年未用重新投入使用前;受壓元件采用焊接方式更換之后;修補深度超過壁厚的1/2時;檢測人員認為有理由進行耐壓檢測時;存儲介質對密閉性要求較高。
1.6 安全評估
結合全面檢驗獲取到的信息,通過建模計算,分析液態烴球罐的韌性強度、應力限值、疲勞程度、使用期限等,評定安全等級,為之后的運維管理工作提供理論依據。
2 液態烴球罐全面檢驗的問題
①液態烴球罐內部發生不同程度的腐蝕,且底部腐蝕情況最為嚴重,向頂部逐漸減弱;②球罐赤道帶以下、赤道帶與下極板的連接處、下極板的環焊接縫等位置出現裂縫情況相對嚴重;③當球罐存儲介質中含有大比例的硫和水時,罐體發生腐蝕的情況更為嚴重;④液態烴球罐的設計壓力與與之搭配使用的其他罐體設計壓力不相匹配。例如,某單位在對丙烯球罐進行檢查時發現,其設計壓力值在2.25MPa,但與之配合使用的脫水罐的設計壓力不足2MPa;⑤液態烴球罐接管的法蘭密封面未采用凹凸臺面,該類型的臺面可在發生球罐泄漏事故時,將液態烴的泄漏量控制在最低;⑥球罐支柱位置未預留通氣孔及易熔塞,此狀態下若發生火災事故,球罐內的壓力急劇上升、氣體無法順利排出,支柱更容易發生爆炸事故,進而導致球罐倒塌。
3 液態烴球罐全面檢驗中問題的處理措施
①嚴格依照全面檢驗結果,對液態烴球罐中存在的各類安全問題進行彌補。經過維修后再次檢查其安全指數是否達標;②盡量控制全面檢驗的持續時間,給后期處理提供足夠的時間,以免球罐帶漏洞運行過長時間;③做好介質檢驗工作,觀察球罐內介質含硫量、含水量的變動情況;④結合液態烴球罐及輔助罐的設計壓力,嚴格控制常規運行條件,禁止在任何情況球罐的運行壓力超出設計值;⑤適當加強液態烴球罐日常巡檢密度,做好泄漏風險監控;⑥全面篩查液態烴球罐支柱通氣口設置情況,進行補充和調整。為每一通氣口配備符合標準的易熔塞。
4 結論
本文對液態烴球罐全面檢驗工作中發現的突出問題進行總結,并給出對應的處理措施。在不同的裝機情況、運行負荷及環境條件下,液態烴球罐的常見安全問題也存在一定的差異。各單位應結合自身球罐設備的實際情況,不斷總結實際工作中發現的安全漏洞,積累相關的技術處理經驗,提高液態烴球罐運行安全及效率。
參考文獻:
[1]王忠福.淺談液態烴球罐重大危險源的管理[J].化工管理,2016(18):166.
作者簡介:
鐘智川(1988- ),男,漢族,江西南昌,碩士 研究生,工程師,江西省鍋爐壓力容器檢驗檢測研究院南昌分院,南昌大學,材料學專業,(研究方向),承壓類特種設備檢驗檢測及研究,江西省鍋爐壓力容器檢驗檢測研究院南昌分院(工作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