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東 趙瑞珍
【摘 要】目的:分析在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患者的治療當中,中西醫結合治療的效果。方法:選擇我院2010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100例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患者為對象,將其隨機均分作對照組與觀察組,對照組接受西醫治療,觀察組患者接受中西醫結合治療,對兩組患者治療效果進行分析。結果:觀察組患者整體療效遠好于對照組,數據對比后差異存在明顯意義(P<0.05)。結論:針對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患者的治療,中西醫結合方案的效果較好,值得推廣。
【關鍵詞】支氣管哮喘;中西醫結合;療效;急性發作
【中圖分類號】R562.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9)01-0061-01
支氣管哮喘是目前臨床中十分常見的一類疾病,患者的發病多與是嗜酸粒細胞等參與氣道反應而引發炎癥等相關,患有支氣管哮喘的患者主要癥狀表現為喘息、咳嗽、胸悶以及氣促等,重者可出現呼吸三凹征及呼吸困難,嚴重影響患者的工作生活。患者的病情會出現反復性發作[1-2]。所以,針對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患者選擇科學的治療方案十分關鍵,我院在患者中應用中西醫結合治療,現根據研究情況分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從我院2010年3月至2018年3月支氣管哮喘患者中選擇100例病情急性發作患者,將其隨機均分作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各50例。對照組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齡29—65歲;觀察組男27例,女23例,年齡31—66歲,雙方患者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接受西醫治療,患者每日服用2次茶堿緩釋片,每次劑量0.1g;并每日噴3次沙丁胺醇氣霧劑,每次2下,患者接受2周治療。
觀察組患者溶同時接受中醫治療,經中醫辯證論治以麻杏石甘湯十蘇子降氣湯中藥加減藥物為:甘草6g,杏仁、麻黃、熟地、桑白皮、蘇子、白果、法半夏、款冬花各10g,五味子、黃芩各15g,黨參20g。患者每日服用1劑,連續服用2周[3]。
1.3 臨床觀察指標
針對兩組患者接受不同方式治療后的實際情況進行觀察,按照其癥狀好轉程度等將其療效分為無效、控制以及痊愈,患者治療總有效為控制+痊愈。無效:患者治療后各項癥狀無任何改善,部分患者病情甚至出現加重;控制:患者治療后的相關癥狀得到較好控制,但病情仍會出現反復發作情況;痊愈:患者接受治療后各項癥狀完全消失,患者的體征等恢復正常,病情未出現反復情況。
1.4 統計學分析
此次研究中的相關數據需接受SPSS19.0軟件包分析,患者的計數資料需表示為n(%),接受X2驗算,若相關數據比較后結果顯示為P<0.05,即為存在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對照組患者接受治療后無效例數為10例,控制為19例,痊愈為21例;觀察組患者當中治療后無效例數僅為1例,控制22例,顯效為27例。兩組患者相關數據對比后X2為6.274,P=0.004<0.05,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3 討論
在臨床中醫治療當中,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患者多被歸入“哮證”與“喘證”范疇當中,患者的發病多與身體肺脾腎功能失調為主,患者病機多為宿痰內伏,在風寒侵襲下便可發病。所以,中醫治療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以扶正祛邪為主,患者多以補肺脾腎、平喘降氣以及化痰清肺相關。
我院為此類患者所選的中藥方劑當中,蘇子、法半夏與款冬花可以平喘化痰,也有較強的宣肺效果;黨參、熟地與五味子可以益氣補腎,也有補脾肺的功效;杏仁可以平喘降氣,麻黃可以宣肺降氣,而黃芩與桑白皮則可以平喘清肺。方劑當中諸藥共用,會起到較好的治療效果。
在此次研究當中,兩組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患者入院后分別接受不同類型藥物治療。在對比相關數據后可看出,接受中西醫結合治療的患者整體效果遠好于西醫治療患者,而且此病多反復發作,以冬春季多見經中醫辯證施治后對患者的愈后可縮短本病的治療時間,緩解發病的周期。體現了較好的應用優勢。
4 結語
對于患有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的患者治療方式選擇而言,給予患者中西醫結合治療方式效果較好,該方案可作為此類患者的首選方案。
參考文獻
[1]蘇嵐.中西醫結合治療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60例臨床分析[J].名醫,2018(07):70.
[2]鐘章煉,梁銳記.中西醫結合治療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60例臨床觀察[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8,27(07):75-76.
[3]劉曉彤.中西醫結合治療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療效觀察[J].實用中醫藥雜志,2018,34(01):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