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瓊璋
摘 要:引導學生轉變傳統(tǒng)的以死記硬背為主的學習方式,是新課改擺在廣大教師面前的一個難題。立足課改要求,我在組織高中物理教學的時候,嘗試從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三方面入手,借助不同的方式引導學生轉變傳統(tǒng)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物理學習的發(fā)展。
關鍵詞:高中物理;學生;學習方式;轉變對策
眾所周知,高中階段是學生學習實現(xiàn)質的飛躍的關鍵時期。在參與高中物理教學活動的時候,倘若學生還一味地采取死記硬背和機械做題的學習方式,則會在抽象復雜的知識學習過程迷失方向,難以建立對所學的深刻理解,在知識應用方面也會出現(xiàn)諸多問題,學習能力發(fā)展受限,質的飛躍成為空談。為了引導學生轉變傳統(tǒng)的物理學習方式,我在組織高中物理教學活動的時候,發(fā)揮自身的教學引導作用,從不同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入手,采取多樣的方式,指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
一、課前運用微視頻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課前預習是高中物理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學生實現(xiàn)自主學習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因為在課前預習活動參與過程中,沒有教師一點一滴的指導,學生需要發(fā)揮其自主性,積極地探尋所要學習的新知。如此預習既有好處也有不足。其不足是,學生的物理學習能力不足,在自主學習過程中會出現(xiàn)各種問題,甚至不少學生會應付預習任務,導致自主學習舉步維艱,不利于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面對此情況,在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深度融合的今天,我嘗試將微視頻應用到課前預習環(huán)節(jié),圍繞基礎知識和重難點知識為學生錄制微視頻,并發(fā)放自主學習任務單,以此為學生指明預習方向,同時使學生在視頻觀看和任務思考中,實現(xiàn)自主學習。以“摩擦力”為例,教材從靜摩擦力入手,由易到難地向學生介紹了滑動摩擦力,旨在引導是掌握摩擦力的產(chǎn)生條件,能根據(jù)簡單的問題判斷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對靜摩擦力做出判斷。基于此,我在課前立足該知識點與學生生活的聯(lián)系,為其錄制了靜摩擦力實驗微視頻。在這個視頻中,學生可以看到在一個水平桌面上放有一個小木塊,在木塊的一端掛著一個彈簧秤,慢慢地向右增大拉力。拉力在2N、4N、6N、6.1N的時候,小木塊的狀態(tài)是不一樣的。在自主學習任務單中,我指導學生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分析小木塊在靜止的時候,受到了什么力,這個力的概念是什么、大小、方向、作用點是什么?在這樣的問題引導下,結合視頻內(nèi)容,學生會自主地對靜摩擦力展開分析,從而建立對新知的感性認知,做好上課準備。
二、課中實施伙伴學習引導學生合作探索
課中教學是高中物理課堂教學的重中之重。在傳統(tǒng)的的高中物理課堂教學實施過程中,大部分教師習慣于向學生灌輸知識,導致學生養(yǎng)成了被動接受的習慣。因為物理是一門具有抽象性的學科,為了降低學習難度,同時使學生發(fā)揮自主性,我采取伙伴學習的方式,將執(zhí)教班級的學生劃分為同組異質的不同小組,并結合教學內(nèi)容,為學生設計多樣的探究任務,從而使伙伴們在小組中,就任務展開探究和討論,進而通過集思廣益和思維碰撞,獲取解決任務的對策,建立對所學的理解,自然而然地轉變學習方式,學會合作學習。以“物質是由大分子組成的”為例,在課堂教學實施之初,我首先為學生展示了這樣的材料:10ml的黃豆,一只15ml的量筒,一根鐵絲等,引導學生在小組中,選擇適宜的材料,探究如何測量出黃豆的直徑。在該合作學習任務的指導下,學生們興致高昂,自主地在小組中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與小伙伴們一起總結操作方案,從中選擇適宜的一種方案,進行動手演示。在這樣的伙伴合作學習過程中,學生不僅可以潛移默化地養(yǎng)成互幫互助的好習慣,學會合作學習,還可以在解決任務的過程中,建立對所學的理解,同時享受到物理學習樂趣,為積極探究物理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課后設計實踐活動引導學生深度探究
盡管在課前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們通過各種形式的探究,建立了對所學的認知和理解。但是,受學習時間、學習能力等因素的影響,學生的此種認知是浮于表面的,還未實現(xiàn)深度理解。此時,就需要發(fā)揮課后探究學習的作用了,由教師圍繞課堂教學內(nèi)容,為學生設計各種探究活動,使學生在體驗中,遷移知識,由淺入深地對所學進行探索,進而加深對所學的理解,提升探究能力。以“伽里略對自由落體運動”為例,在組織了教學之后,我為學生設計了這樣的探究任務:將一個小鋼球從高處拋下來,可以采取何種方式測量出小鋼球的瞬時速度呢?可以使用什么樣的方法使小鋼球的速度慢下來?在這樣的探究任務的驅使下,學生會結合教學所需,探索不同的解決方法,加深對所學的理解,同時積累探究經(jīng)驗,實現(xiàn)探究學習。
總之,在高中物理教學實施過程中,教師要立足課改要求,采取多樣的方式,在課前引導學生自主,在課中引導學生合作學習,在課后引導學生探究學習,從而幫助學生轉變傳統(tǒng)的學習方式,提高物理學習水平,為有效學習物理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尚忠全.淺談新課程背景下農(nóng)村高中物理教學的現(xiàn)狀與對策[J].課程教育研究,2018(50):168-169.
[2]盧緒軍.基于物理觀念教學,提升初中到高中的物理學習[J].湖南中學物理,2018,33(07):21-22+18.
基金項目:
本文系漳州市基礎教育課程與教學研究室課題《中學物理學科學生學習方式研究》(立項批準號ZPKTY 19047)階段性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