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新權
摘 要:農村小學高年級數學學習“兩極分化”的程度會隨著年級的升高而不斷增加,因此,作為教育工作者要有效緩解農村小學高年級數學學習的“兩極分化”已成為全面提高數學教學質量的關鍵環節。
關鍵詞:農村;數學;兩極分化;成因;對策
在近幾年在農村的教學實際中,發現近幾年數學課程班級內“兩極分化”的現象已經越來越突顯出來,越到高年級班級之間的差距越大。這種現象是怎樣形成的?怎樣才能減少這種現象出現?在這里我想結合我們的教學實踐和教研情況談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造成農村小學數學形成“兩極分化”的成因
第一,教材的不斷更新以及教材的編排還不成熟,對于部分學生來說并不適用。
新課標的教材給人的感覺耳目一新,體現了數學回歸生活,讓學生感覺可親、可用,但是教材為降低難度,對有些內容進行了刪、添,對有些教材內容及順序進行了重新組織和編排,使得知識的跳躍性大,學生反而不容易接受,優秀的學生接受能力強,容易內化,而那些學習困難的學生更加無所適從,從而加劇了分化。
第二,外來務工人員子弟比較多的學校,家長缺少對孩子的關心。
隨著城鄉經濟的發展,外來工較多這點是我們學校相對特殊的地方。我們學校學生成二千學生,在我們區是一間人數多的學校。學生來源不同省分的外來工,家里也幾乎不止一個小孩,家長為了自己的小孩能夠在這個不是自己家鄉的地方扎根下來也就大部分時間都是放在工作上的。我們班里有幾個小朋友的家長都是早上7點上班,晚上7點左右下班,回去了也要早點休息,有些還要上晚班,因此根本沒有多余的時間來關心自己的孩子。另外很多家長的文化水平不高,少部分家長甚至是字都是不認識的,因此更加不可能在家中輔導自己的小孩了,導致這些小孩子更加放松自己,甚至希望通過調皮搗蛋來引起家長和老師的注意。
第三,教師、家長不能及時注意到學生心理的變化。
在學校,甚至出了校園后,同學們都面臨著或多或少的比較和因此造成的無形的壓力,成績好的學生在學校會得到更多的肯定和表揚,出了學校,家長也會因孩子成績優異而十分自豪。逢年過節,休假聚會,家長之間少不了的話題就是孩子的成績,“你們孩子成績怎么樣?”“這次期末考了多少分啊?”等等問題不絕于耳,看似尋常的問題,但也很容易讓一些成績不好的學生形成自卑心理,對于心智不成熟的小學生而言,就會認為自己不如其他的小朋友。在這個時候,家長和老師往往不能及時關注孩子的心理變化,疏導學生,認為只是小孩子在鬧情緒,缺乏真誠的溝通和鼓勵,甚至有些家長,會因為孩子的成績不好而批評和責怪孩子,簡單的將成績不好的原因歸結為“你不好好學習”、“你不夠努力”,完全不利于學生的學習和身心健康。
第四,學生對于學習缺乏興趣,特別是后進生,在學習不理想的打壓下,更加不想學習,學習習慣差。
我校處于外來子弟的小孩占大多數,那些學生從小就跟著父母到那里工作,孩子到那里讀書,無固定生活環境,有的幼兒園都無上過,學生從低年級開始就已經走在后邊了,到了高年級,隨著作業量的增加,學習壓力越來越重,部分本來就走在后面的同學發現自己越來越被其他同學甩在后面,那么他們變得越來越對學習失去了興趣。另外有些之前勉強跟上的,如今也越來越跟不上,那么他們也同樣失去了繼續前行的動力。
二、農村小學高年級數學“兩極分化”現象解決的對策
學生的個體差異、家庭情況、教師的教學方法等都是農村小學高年數學出現“兩極分化”的原因。通過結合自己學校的實際情況,我制定了一些我認為科學有效的對策來減小“兩極分化”。
第一,認真研讀教材,改進教學方法,緩解“兩極分化”。
每位教師在上課前都必須認真仔細地鉆研教材,針對自己班里的學生設置適合他們的教學目標,也必須設置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同時正確把握好每一節課的重難點。另外,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不能夠要求每個學生都必須通過一節課的學習就全部掌握了教學的新的知識,必須正確認識到每個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是有先后的,就算是我們自己,對一項新事物的掌握也不能夠保證每一次都快速的掌握的,比如最近接觸的瑜伽運動,每個人的身體極限是不一樣的,有些動作有些人做起來特別容易,有些人剛開始怎樣都做不起來,因此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但是通過努力,有些還是可以改變的。所以,我們必須尊重學生之間的差異,要看到他們的努力,鼓勵他們進步。
第二,注重家校結合,及時與家長溝通
一天中,學生在學校的時間占了大部分,家長很有必要了解他們的孩子在學校的各方面的表現,因此教師一開始開建一個班的家長信息微信群,有必要告訴學生家長關于學生學習、思想、生活等等方面的信息,從而及時督促孩子改正一些不良的習慣,促進學生學習的進步。同時通過交流老師也能從家長那里知道學生在家里的表現,從而能更加深入地了解每一位學生,做到因材施教,幫助每一位學生進步。
第三,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構建新型的師生關系
教師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是解決數學教學“兩極分化”的一個重要措施。只有教師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感受到來自教師的重視和關愛,即便是對于后進生來說,也要給予鼓勵和關懷,讓這些學生能夠正確地意識到教師的良苦用心。教師要構建一個和諧的教學氛圍,構建新時期新型教師關系。教師要走下講臺,和學生打成一片,用真心和學生進行交流,引導學生進行學習,讓學生對教師有一定的信任感、依賴感,引導學生對數學知識感興趣,從而不斷地提高小學高年級數學的整體教學效果,實現學差生的轉化,最大程度的轉變小學高年級數學兩極分化的現狀。
第四,在課堂中實施分層教學。
實施分層教學法是目前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當中對學生數學“兩極分化”及現狀有效教學的教學手段。學生之間的知識基礎、個體智力以及學習興趣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只有教師客觀的正確的對待這種差異,實施分層教學,才能讓每一個學生都找到適合自己發展學習的方式,推動學生的整體素質發展。分層教學的實施主要有三個步驟:首先,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包括測驗成績和課堂表現,將學生進行客觀科學的分層,從高到低可以分為A、B、C、D等層次,并激勵學生向高一層次努力。然后,針對不同層次學生的特點,制定出不同的教學目標和聯系要求,比如,D層的學生的教學目標是了解基本數學知識點的內涵,能看懂課本上的每一個例題,能通過問老師或同學的方法完成部分課后習題,練習題目主要是一些比較基礎的題目,對于層次高一些的學生可以逐步提高練習難度,A層的學生可以做一些綜合性以及靈活性比較高的題目。這樣就可以保證每一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得到適合自己的訓練,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創造能力,并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學習的興趣。最后,要對傳統的評價方法進行改革,實施分層的評價方法,不同層次的學生有著適合自己乘此評價方法和評價標準。
總之,減少“兩極分化”的現象很多老師都有自己的一套經驗和做法,只要我們坦誠交流、主動請教,我相信,通過大家的努力,用不了多長時間班級之間差距越來越大的現象會逐漸消滅。
參考文獻:
[1]溫新太.如何防止小學高年級數學的分化[J].數學之友(小學版)
[2]張紅霞.淺談小學數學“兩極分化”現象的成因與策略[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3
[3]邸同蓮.小學高年級學生數學學習成績兩極分化的原因及對策[A].江蘇省教育學會.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理科專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