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真

【摘 要】目的:評價多西環素、沙利度胺聯合多西環素治療硬結型、囊腫型痤瘡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方法:按照納入標準選擇70名硬結型、囊腫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僅用多西環素)和治療組(多西環素聯合沙利度胺)、開放對照、定期觀察。結果:治療3周兩組的有效率無統計學意義差異(P>0.05),治療8周后,兩組的有效率分別為54.3%和82.9%,有統計學差異(P<0.05)。結論:沙利度胺聯合多西環素治療硬結型、囊腫型痤瘡的療效優于單一服用多西環素,未出現嚴重的副反應。
【關鍵詞】痤瘡;沙利度胺,多西環素
【中圖分類號】R758.7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9)01-0079-02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combination therapy with doxycycline and Thalidomide in the treatment of indurate and cystic acne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combination therapy with doxycycline and Thalidomide in the treatment of indurate and cystic acne. Methods: Seventy patients were randomized into two groups: treatment group(n=35) and control group(n=35).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doxycycline,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treated with doxycycline and Thalidomide. The observation periods were three weeks and eight weeks, open control. Results: After three week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 between two groups. Eight weeks later, the response rate was 54.3% for control group and 82.9% for treatment group, showing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0.05) between two groups. Conclusions: doxycycline combined with Thalidomide have significant clinical effect comparing to orally intake doxycycline alone on indurate and cystic acne with fewer side effects.
【Key words】acne;Thalidomide;doxycycline
硬結型、囊腫型痤瘡作為一種常見的慢性炎癥性皮膚病,其病因較復雜,與性激素水平,皮脂腺毛囊口角化和毛囊內微生物等因素有關,雖然目前痤瘡的治療方法多種,但硬結型、囊腫型痤瘡的療效不明顯。由于病程的遷延,使部分患者出現皮損部位瘢痕性增生或萎縮性瘢痕。我們從2013年起采用沙利度胺和多西環素聯合治療硬結型、囊腫型痤瘡,觀察其臨床療效和安全性,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所有的研究對象均來自北京京北職業技術學院門診部,2016年4月至2018年5月,入選患者均符合硬結型、囊腫型痤瘡的診斷標準,共70例[1],其中男53例,女17例,年齡15~22歲,平均年齡23.5歲。病程2個月~13年。按照就診順序隨機分為2組,對照組35例,治療組35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及疾病的嚴重程度上無明顯的統計學差異。
1.2 臨床表現
皮損表現為面部、頸部、前胸、后背粉刺、丘疹、囊腫、結節,部分可見瘢痕性增生和(或)萎縮性瘢痕。
1.3 剔除標準
1)近一個月服用抗生素、維甲酸類及糖皮質類固醇激素等藥物;
2)肝腎功能障礙者;
3)過敏性體質患者(包括對紫外線照射過敏患者)。
1.4 方法
1.4.1 治療方法
①對照組:服用多西環素片,100mg,2次/D,口服 ②治療組:口服多西環素片和沙利度胺片,沙利度胺片50 mg,2次/D,多西環素片,100mg,2次/D。用藥期間避免日曬,分別于治療后三周和八周,觀察其臨床療效和不良反應 。
1.4.2 療效判定標準
臨床治愈:皮損>消退90%。顯效:皮損>消退60%。好轉:皮損消退>20%,無新發皮損。無效:皮損無明顯變化或有加重,伴有新發的皮損。有效=治愈+顯效+好轉,有效率:(臨床治愈數+顯效數)/各組例數。
1.5 安全性評價:所入選的病例于治療前及治療后進行血常規、尿常規、肝腎功能、血脂的檢測。
1.6 統計學方法
兩組藥物的有效率采用Personχ2檢驗,統計學軟件使用SPSS16.0分析,P<0.05時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治療療效
兩組在治療3周和8周后療效的比較見表3,用統計學軟件經personχ2統計學分析,3周后有效率(χ2 =3.684,P>0.05),治療8周后兩組有效率(χ2 =6.629,P<0.05),可見,治療3周后兩組療效見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治療8周后兩組療效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2 不良反應及處理
對照組有7例出現胃腸道反應,頭暈2例,視物模糊1例,皮膚和口干燥5例,治療組出現胃腸道反應9例,頭暈3例,對于出現胃腸道反應的患者予以VitBC、胃復安等對癥治療后癥狀得到控制,對口干、皮膚干燥者外用維生素E乳膏。
2.3臨床隨訪
我們對35例接受聯合用藥治療硬結型、囊腫型痤瘡的患者進行臨床復診兩個月,以了解復發情況,共有3例復發,復發率為8.57%,復發率較低,復發后再次聯合藥物治療仍有效。
3 討論
痤瘡是發生在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癥,與多種因素相關,如體內性激素的水平、皮脂腺活動異常、毛囊內微生物、機體的免疫反應以及遺傳。體內雄激素或者雄激素受體的水平升高,皮膚及其附屬器作為它們的靶器官之一,刺激皮脂腺增生和分泌。同時,皮脂腺在缺乏必需的脂肪酸時會導致毛囊導管角化過度,脫落的上皮細胞和皮脂堵塞毛囊口,產生粉刺。皮脂腺在微生物的作用下,特別是痤瘡丙酸桿菌,分解產生游離脂肪酸,使毛囊及其周圍發生非特異性炎癥反應,就產生了丘疹、膿皰、結節和囊腫[2][3]。遺傳因素、精神狀態和飲食習慣也與痤瘡的發生及其嚴重程度密切相關。
多西環素是半合成四環素類藥物,可以減輕皮脂腺、毛囊炎癥反應,是廣譜抗生素,其治療痤瘡的機制可能是減少了痤瘡丙酸桿菌在皮膚上的數量并抑制痤瘡丙酸桿菌酯酶(此酶可以分解甘油三酯形成刺激物游離脂肪酸,產生炎性丘疹)從而降低游離脂肪酸水平,阻止皮脂腺毛囊發生炎癥性損害,同時還可以抑制對白細胞的趨化,有研究表明多西環素50-100mg/D即可進入皮脂腺和毛囊,達到治療效果,具有抗菌作用強,血清半衰期長,用藥次數少,副作用發生率低的優點,口服吸收好。
沙利度胺,是谷氨酸衍生物,一種非巴比妥類中樞鎮靜藥,曾一度因致畸作用被停用,近十幾年來隨著藥理學研究的深入發現沙利度胺對治療皮膚科的頑固性皮膚病,如紅斑狼瘡、硬結性癢疹、硬結性脂膜炎和多形日光疹等有很好的療效,沙利度胺有類激素樣的非特異性抗炎作用、抗組胺、抗5-羥色胺作用和免疫調節、免疫抑制作用,可以穩定溶酶體膜和抑制炎癥介質的釋放[4]。
本研究于用藥8周時觀察療效,發現治療組總的療效優于對照組,說明沙利度胺和多西環素聯合治療硬結型、囊腫型痤瘡具有協同作用,且不良反應沒有出現相互疊加。
本組臨床觀察發現,無論是多西環素還是沙利度胺聯合多西環素治療硬結型、囊腫型痤瘡,約半數患者會出現不同的不良反應,以胃腸道反應為多,一旦停用上述藥物臨床癥狀均可緩解。
參考文獻
[1]趙辨,主編.臨床皮膚病學[M].第3版.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935-938.
[2]王俠生,廖康煌,主編.楊國亮皮膚病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5.725-728.
[3]Cibuls D, Hill M, Vohraduikova O, et al. The role of anlrogens in determining acne severity in adult women.[J] British Journal of Dermatology 2000; 143: 399- 404.
[4]李琳,鄭捷.沙利度胺(反應停)在皮膚科的應用[J].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2007,21(11):7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