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與集裝箱類似的一種集裝設備,托盤現已廣泛應用于生產、運輸、倉儲和流通等領域,被認為是20世紀物流產業中兩大關鍵性創新之一。托盤作為物流運作過程中重要的裝卸、儲存和運輸設備,與叉車配套使用在現代物流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
但是,在我國托盤的使用方式大多數是企業內部周轉,普遍采用貨物裝上車、托盤不出廠的做法。雖然在貨物中轉時反復倒盤,耗費人力、貨物易損傷,卻沒有更好的方法。采用低成本的一次性托盤,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問題,卻會產生巨大的資源浪費,所以一次性托盤目前多用于國際運輸和長途運輸,難以廣泛推廣使用。在這種情況下,解決托盤的回收和循環使用成為當前很多企業研究的重點。
一、托盤循環共用的意義
托盤循環共用是循環經濟和共享經濟在物流領域的典型形式,是一種具備創新、綠色、環保特征的新興商業模式,對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社會平均物流成本具有重要意義。
有利于降低企業乃至全社會的包裝和物流成本。生產企業采用托盤循環共用,可以不必購買大量托盤,更免去了存放、管理和維護托盤的麻煩,從而顯著降低其包裝成本,減少企業在產品包裝方面的資金占用,提高物流效率。
有利于節約社會經濟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現在90%的托盤是木制的,一棵成材的樹木只能制造5個標準托盤,節約托盤對于保護森林自然資源非常有意義。根據國外的經驗,建立托盤共用系統,可以節約三分之一左右的托盤。由于減少了一次性木托盤的使用,能夠節約寶貴的森林資源、保護生態環境。
有利于保障貨物運輸安全、降低貨損風險。托盤循環共用,可提高物流公司貨物的運載效率,對于貨物的保護也能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大幅度降低損毀率,保護物資的安全。
二、托盤循環共用面臨的瓶頸
由于各方面原因,目前我國在托盤循環共用方面面臨許多問題:
(一)托盤標準不統一問題
2017年全國物流標準化委員會與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托盤專業委員會組織的托盤應用數據調查統計顯示:托盤平面尺寸排在前五位的是,1200mm*1000mm占28%,1200mm*800mm占10.89%,1100*1100mm占10.21%,1219*1016mm占6.18%,1140*1140mm占3.36%,其中占第一和第三位的1200mm*1000mm,1100*1100mm是我國國家標準GB/T2934-2007中推薦的尺寸,僅占38.21%。
因托盤標準規格不統一,帶來的貨架、叉車、月臺、倉庫等設施與裝備的規格也不統一,給托盤共用系統的推廣帶來了很大問題。
(二)前期資金投入大,回報周期長
托盤共用具有社會公益性特點,托盤共用系統網絡也具有一定的天然壟斷特性。托盤租賃企業服務網點需要足夠完善,才能夠做到托盤終點隨時回收和再循環。要建立完善的網絡,前期投入大,回報周期長。此外,托盤循環共用具有跨區域、跨行業、跨企業等特點,牽涉環節多,主體多,領域多,而且由于歷史原因,物流系統內許多企業過去使用的托盤都不是標準的規格,如果改為托盤租賃,整個系統的所有企業的配套設施都需要改造,改造資金投入較大,需要政府給予培育和政策扶持。
(三)拖盤的所有權限制使物流難以形成一貫化托盤作業,制約了托盤功能的充分發揮
目前,托盤多是企業自備使用,主要作為裝卸和搬運貨物的輔助工具。同時由于托盤屬于不同企業所有,不能隨貨物在供應鏈上流通,增加了貨物的搬倒作業,沒有有效提升物流作業的效率。另一方面,現有租賃市場中,不同托盤租賃企業的托盤也難以在供應鏈上自由流通、循環共用,這些都降低了托盤的使用效率。
三、托盤循環共用解決的思路
(一)規范托盤標準
隨著物流行業的迅猛發展及其對國民經濟的影響越來越重要,托盤標準化工作也顯得日益緊迫。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的《物流業降本增效專項行動方案(2016-2018年)》和交通運輸部等18部委聯合印發的《關于進一步鼓勵開展多式聯運工作的通知》中都將推廣1200mm×1000mm標準托盤作為重點工作;商務部與國標委在2013年就開始在全國商貿物流標準化專項行動中推進托盤標準化工作,2018年1月商務部聯合9部委聯合發布《關于推廣標準托盤發展單元化物流的意見》,提出力爭在2020年將標準托盤在全國托盤保有量占比由目前的27%增加到32%以上。
(二)托盤循環共用由小循環向大循環逐步推進
由于歷史原因,我國標準建立較晚,市場在用托盤規格基本上是按照企業所需定制類,因此相關貨架等配套設施也千差萬別,要想一步到位實現整鏈循環難度很大,因為即使國家實施部分補助,很多硬件改造、軟件升級也需要一些時日,所以,我們可以先以龍頭企業為主,實現小范圍循環,再逐步帶動上下游企業,最終實現整鏈循環共用。
(三)大力發展培育標準托盤租賃企業
因為現在托盤權屬基本上歸企業自有,很多企業在使用托盤時,內部托盤與供方托盤不能相互共用,而企業分類管理上難度增大,加大了管理成本。而托盤租賃會給供需雙方提供統一的標準托盤,統一的管理平臺,統一的售后服務,對推動托盤循環共用必然會起到極大的積極作用。
作者簡介:
曹樹見,男,本科學歷,經濟師,現任山東景芝酒業股份有限公司物資管理處處長
(作者單位:山東景芝酒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