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輝
摘 要:小學科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教學實踐證明,實驗設計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教學的成功與失敗,好的實驗設計思想有利于學生有效地掌握基礎知識、基本方法,培養學生的技能和能力,但在教學實踐中我們會發現有些實驗存在著一些不足,需一線的教師應地制宜適時改進。從而有效地提高實驗效率,使學生在像科學家那樣進行科學探究的過程中,體驗學習科學的樂趣,增長科學探究能力,獲取科學知識。因此如何有效地進行實驗教學,更好地發揮實驗在科學學習中的功能和作用,實現“設疑——猜測——驗證——認識、運用”的過程。
關鍵詞:實驗材料;探究;充分體驗;信息技術
觀察和實驗既是小學生學習知識的基本方法,也是小學實驗課程教學的重要內容。新課標明確指出:“要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以及制作、栽培、飼養等動手能力,啟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在實際的實驗教學中,我們可喜地發現:小學生的實驗興趣很濃,實驗操作能力已達到了一定的水平。但也應該看到,實驗成功率尚不夠理想,從實驗中得出的實驗結果有時還缺乏科學性。因而在進行科學課的實驗教學時,必須精確把握實驗的廣度和深度,增強其趣味性和知識性,讓學生參與到實驗中,在實驗中探究,在實驗中發展,并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把實驗教學推上一個新臺階。
一、精選實驗材料
為使實驗結果更科學準確,實驗材料的選擇至關重要。我們應注意充分利用學生的課外資源和發揮其主動性,在每上一個單元前,我就開出一張材料清單,讓學生提前去收集實驗材料;也可引導學生先預習下一單元的內容,并提出一些問題和假設,然后為驗證這些假設提供多樣材料,而不能把學生框死在幾種固定的材料上。只有學生無法準備的材料則才由教師收集。如在教學教科版四年級下冊《各種各樣的花》一課中,要求觀察花的雄蕊和雌蕊。如果還是用上節課剩下的油菜花來觀察的話,由于油菜花太小,實驗室使用的放大鏡只能放大5倍,觀察的效果就不好。所以我選用比油菜花大的多的百合花來觀察,讓學生能更清晰的觀察到雄蕊和雌蕊,了解它們的結構特點。從而使觀察活動更有效。
二、實驗方式要有探究性
科學教材中的實驗大多為探究性實驗,以促進學生探究能力的形成。在實驗中,教師應鼓勵學生大膽探究,堅持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我在教學五年級下冊《馬鈴薯在液體中的沉浮》一課時,桌子上放著2杯液體,甲杯是清水,乙杯是鹽水,老師拿出2個馬鈴薯,分別放在兩個杯子里。結果是:馬鈴薯在甲杯是沉的,而在乙杯是浮的;然后交換馬鈴薯,再分別將其放入甲、乙2杯中,馬鈴薯在甲杯里還是沉的,在乙杯里還是浮的;最后把2個馬鈴薯一齊放入甲杯中,兩個都沉下去,放入乙杯中,兩個都浮上來。這時有的學生說:哎!真奇怪??!”有的學生說:“甲杯是自來水,乙杯是鹽水吧!”一聽學生這樣說,大多數同學也贊同乙杯是鹽水。這時老師問:“你能確定乙杯是鹽水嗎?用什么方法證實?”這個問題引起了學生的思考,有的學生說:我們嘗一嘗。師:嘗的方法既不安全也不衛生,能不能運用我們學過的知識解決這個問題?學生:“我們在乙杯中取些水燒干,鹽就出來了?!庇谑牵瑢W生馬上就動手實驗,按照教材的方法燒鹽水,結果真的燒出了白色粉沫。在整個實驗過程中,是個推理的過程、證實的過程、質疑的過程,體現了探究性原則。
三、實驗過程要讓學生充分體驗
實驗是了解、研究自然規律的重要方法,它的作用不只是為了獲取信息,應該讓學生認識到實驗操作是在相關原理指導下進行的,讓學生通過實驗操作培養科學探究意識,只動腦不動手和只動手不動腦都是不正確的。如,“液體之間的溶解現象”選用了一些學生生活、學習中比較熟悉的液體——膠水、洗發液、醋、酒精和食用油,讓學生預測膠水、醋、酒精、食用油四種液體能否在水中溶解,然后用實驗證明。讓學生仔細觀察它們在水中的溶解過程,思考:當食用油不能溶解在水中時,加入少量洗滌劑后會溶解嗎?這樣有助于幫助學生初步認識一些不溶于水的液體,由于加入了某種物質也會發生類似溶解的現象。通過實驗,有意識地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以及實驗設計能力、分析與判斷能力,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創新能力。
四、多媒體對實驗的輔助作用
現代信息技術能把視頻、音頻、動畫、文字集于一體,形象生動。在啟發學生設計實驗證實假設時,在當前的小學教育中,要實現科學化教學就要從教學的需求和學生的需求出發,采取正確的方法和恰當的措施來開展教學,只有這樣學科的教學才會取得一定的效果。在目前的小學教學中不能做實驗的內容一般都是口頭以及板書的傳教式,而多媒體技術的出現對于教學而言是一個重大的突破和機遇,也是實現科學化教學和現代化教學的一個重要的支持。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就是為了創設一種嶄新的教和學的情境模式。如在教學《蠶卵里孵出的新生命》時,一開始就以一段生命的變化視頻引出生命誕生這一主題,然后讓學生就“生命誕生”這一主題提出自己感興趣的話題。在進行主題探究時,學生利用教師設計的多媒體課件進行資料收集、分析,然后再進行交流。通過對多媒體技術的研究,我們發現多媒體技術使得教學的過程更加的輕松和愉快,也更加的直觀,使得傳統的枯燥教學的教學變得更加有趣。
實驗教學是小學科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更好地優化實驗教學提高實驗活動的有效性,提高小學科學課堂的教學質量,作為一名線教師需要在今后的教學中不斷嘗試實踐不斷探索。
參考文獻
[1]李子燦. 小學科學教學中信息技術運用與動手實踐的結合[J]. 中國教育技術裝備, 2016(19):111-112.
[2]陸飛劍. 小學科學課堂優化教學的實踐[J]. 小學教學參考, 2010(12):9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