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忠慶 惠香園
摘 要: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和普及給農產品提供了一個很好的銷售平臺,但現有生鮮農產品在物流發展領域還存在大量問題。本文以電商農產品的物流進行配送為例,分析在農產品的電商物流發展中所面臨的問題,最后提出相關對策和建議,來促進農產品在電商物流領域的發展。
關鍵詞:農產品 電子商務 物流
一、關于蘇州荸薺
蘇州荸薺又名馬蹄、水栗、烏芋、菩薺等,屬單子葉莎草科,為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有細長的匍匐根狀莖,在匍匐根狀莖的頂端生塊莖,俗葉荸薺,以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為多。荸薺皮色紫黑,肉質潔白,味甜多汁,清脆可口,既可做水果生吃,又可做蔬菜食用。在全國范圍各個地區都有銷售,但是蘇州產地最多,為了能夠打開銷量,作為產地的蘇州,開創了荸薺的電子商務物流處理模式。
二、荸薺的電子商務物流發展模式
荸薺的在電子商務領域有著很大的商機,有較大的消費需求,目前蘇州銷售荸薺的企業并不多,銷售荸薺的這類企業大多都是與周邊的生產基地合作,派車直接從基地裝載需要的貨,之后進行加工處理,按客戶訂單進行統一配送,對于客戶而言,購買荸薺可以選擇網上付款也可以選擇貨到付款。荸薺的網絡配送圖和傳統模式相比較的話少了很多的中間環節,這樣的目的是提高荸薺的配送效率,從而大大減少荸薺的物流成本,并且以最快的速度將產品送到 消費者的手中,保證了荸薺質量的同時又能提高收益。
三、 荸薺電商物流發展所面臨的問題
(一)不能按照消費者的要求送貨
在銷售過程中,不能按照消費者的要求進行送貨也是很常見的,從目前的調查報告上看,網上購買荸薺的消費者多是白領及辦公室人員,她們的收貨時間是有限制的,可能存在的問題是,他們會要求配送人員按照他們的時間進行配送,但是對企業來說滿足每個人的需求是不可能的,他們只能根據大多數人的要求和車輛的安排進行陪配送,這樣的話就會大大的降低顧客的滿意度,不利于荸薺銷售額的增長,所以不按照消費者的要求送貨將會導致荸薺銷售出現問題,影響了電商的發展。
(二)配送時間不及時
從配送時間上看,出現配送不及時的現象很常見,從荸薺的特點上看,我們都知道荸薺有著容易腐爛的特點,而且農產品最講究的是新鮮,對物流有著很高的要求,從第一個顧客開始到最后一個顧客結束,在快也需要一天的時間,配送時間相對比較長,一天的時間在配送車上,荸薺的水分可能會流失,新鮮度會下降,到達顧客手中就沒有那么好了,客戶的滿意度也會下降。配送不及時也會成為荸薺的一個電商發展的一個重要弊端,所以,如何使配送更及時,將成為荸薺電商物流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面。
(三)產品的運輸成本較高
荸薺的配送成本比較高,也是很常見的現象,從配送特點看,存在對于配送,物流公司選擇的路徑往往不合理,沒有選擇最優路徑,這就增加了運送的時間,增加了成本,運營效益就會大大減少,不利于企業的發展,也不利于荸薺的銷售。對于配送成本方面,荸薺的銷售商,要注重冷鏈物流的應用,從物流的特點出發,來盡量的減少配送成本。
(四)沒有進行合理的配送車輛調度
沒有進行合理的配送車輛調度也是存在的問題,從目前的配送情況看,在配送中心,有些車每次都是滿載,而有些車輛則是長期閑置,造成了平均滿載率低,也影響了配送效率,從而導致配送不合理的現象出現,出現大量的車輛資源浪費。由此造成的浪費帶來了很大的額外成本,大多車都是往返運送,來回運送的話造成了不必要的成本,大可以將閑置的車輛利用起來,這樣既可以合理運用有限的資源設備,更縮短了配送的距離,減少了配送時間,保證了荸薺的質量,減少了運輸的成本。
四、荸薺電商物流發展的對策建議
在電子商務發展的黃金時代,農產品發展電子商務營銷模式成為大勢所趨。農產品電商重也在"商",而電商領域要想真正實現盈利,滿足多樣化的客戶需求真正的瓶頸在物流。這就需要將電子商務物流與傳統農產品物流聯合統一,實現優勢互補,有力地促進農產品電子商務物流健康順利的快速發展。
(一)加強荸薺電商配送規范化
建立動態電子信息及時共享體系,及時回饋配送內容,使供應鏈網絡參與者隨時享有信息和技術等服務,以便及時調整經營策略,降低經營成本和風險。最后,基于商流、資金流、信息流、物流"四大流"運行的農產品電子供應鏈體系作為一個有機系統,缺一不可。其中信息流是電子供應鏈條網絡里非常重要的因素,供應鏈各主體之間通過信息建立和保持密切聯系與溝通,其對供應鏈的協調統一、促成有機整體具有重要意義,失去它供應鏈管理體系便成為空談。
(二)加強信息化建設提高配送效率
關于荸薺的配送,政府部門還需要加強信息化扶持力度,針對農民信息接受能力不高的現狀,積極對農戶開展計算機培訓和開發適宜農戶使用的簡易界面,并加快建設農業信息服務系統,提升農業信息網站的專業性和綜合性服務能力,進一步開發、搭建在線專家技術疑難解答系統,并能夠邀請專家親臨技術指導,使之真正服務于農民朋友。
(三)在注重物流成本的基礎上加強標準化建設
蘇州應加快各類農產品的標準體系建設,加強對物流成本的控制,從而促進荸薺電商銷售。加快蘇州從農產品生產、包裝等物流各個運作環節的標準建立到農產品品種、質量、規格等自身信息標準化建設,及綠色有機食品等相關資質認證、質量安全等各種標準制度體系的設立,盡快搭建形成國家、省級政府權威機構質檢為主,企業自檢為輔的檢驗檢測體系,實現農產品的統一標準化生產及管理,共同打造蘇州農產品品牌效應,加快促進蘇州名優特產走向全國。
(四)加強技術創新和人才培養實現物流配送的合理調度
建立專業化物流人才培養機制和績效獎評機制??梢蚤_展各領域細分化的物流職業教育,培養各行專業物流人才,亦或是加強職業資格認證等考試的管理,提升整個物流行業人員的專業素質。另外,完善企業績效獎評機制,表達對企業員工的溫情關懷,挽留物流人才。電商時代的農產品物流人才需要隨時了解農業前沿信息,并結合企業內部管理、外部市場、行業趨勢,敢于推動技術變革、行業創新。
結 論
通過對蘇州農產品電子商務物流發展的相關研究發現,蘇州農產品電子商務物流的發展還處于初級階段,存在發展緩慢、網絡信息化程度和農產品標準化程度較低、物流技術應用滯后、物流人才緊缺等諸多問題,提出完善農產品物流結構、加快信息化建設和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加強農產品標準化體系建設、加強物流技術創新和復合型人才培養的相關對策建議。
作者簡介:
張忠慶(1967—),男,遼寧營口人,副教授,學士。專業方向:經濟管理
惠香園(1975—),女,遼寧鐵嶺人,副教授,碩士。專業方向:經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