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紅燕
摘 要:幼兒園是幼兒成長的搖籃,而處于早期教育階段的幼兒正是各項能力發展的關鍵期,所以這就要求幼兒園教師在授課時要有意識地培養幼兒各項能力的發展。而在幼兒的各項能力的發展生涯中,對于幼兒來說最為重要的能力便是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但是幼兒教師在上課時往往不注重教學過程中與幼兒的溝通與交往,即使有也是與部分幼兒進行的互動,而不是針對全體幼兒。所以在本文中,我將會簡單介紹一下幼兒園教學溝通交往缺失與彌補分析。
關鍵詞:幼兒園教學;溝通交往缺失;彌補分析
幼兒園教學中的溝通交往不單單是指教師與幼兒之間的溝通,還包括幼兒與幼兒之間的溝通交往,而有些幼兒園教師為了方便課堂管理,往往對幼兒行為規范過于嚴格,使得很多幼兒之間幾乎沒有溝通,這也就制約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不利于幼兒的全面發展。
一、幼兒園教學溝通交往缺失的原因
1.教師在幼兒園教學中互動過于片面
有些教師在教學中與幼兒互動太賦有主觀意識,比如教師覺得某個幼兒長得十分可愛又很乖巧,就在課堂中與其有較多溝通交流;而又因為其他幼兒過于頑皮,為了維持課堂秩序,就刻意忽視幼兒的語言表達,在教學過程中不與部分幼兒進行互動,這也就直接導致了幼兒園部分幼兒的溝通交往能力缺失,也正是教師的這種表現,久而久之讓幼兒失去表達的欲望,這樣一來幼兒的語言能力就得不到發展。
2.教師在幼兒園教學中過于注重師幼溝通
很多教師認為幼兒園的教學溝通僅僅是指師幼溝通,在教學過程中只注重與幼兒的互動情況,而忽略了幼兒與幼兒之間的溝通,甚至出現了幼兒之間零溝通的情況。有實驗研究表明,盡管教師在與幼兒溝通時的語言更有引導性,但幼兒與幼兒之間的溝通更能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所以在幼兒園教學過程中,幼兒之間的溝通交流也是不可或缺的,而且溝通交流不僅僅指語言上的溝通交流,還包括肢體上的溝通交流,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讓幼兒用肢體動作來描述所學知識,不僅讓幼兒感受到新的樂趣,還給幼兒的課堂注入新鮮感,同時促進了幼兒各項能力的全面發展。
3.師幼直接的溝通交往大部分不是建立在情感表達的基礎之上
幼兒園時期的幼兒也正是情感發展的關鍵期,所以教師的教學應該更多的從情感表達出發,以此來讓幼兒感受情感的神奇魅力。然而現階段的師幼教學只是進行單純的知識教學,而知識不夠形象具體,也就不能很好的吸引幼兒的注意力,這就讓幼兒的課堂效果大打折扣。更是由于師幼直接溝通交往大部分不是建立在情感表達的基礎之上,所以幼兒無法產生情感共鳴,沒辦法與幼兒的生活實際相聯系,讓幼兒沒有溝通表達的想法,也就形成了幼兒園教學溝通交往的缺失。
二、幼兒園教學溝通交往彌補分析
1.改善教學方法
我們已經了解了幼兒園教學中溝通交往的缺陷了,所以接下來便是積極改正教學溝通交往中出現的問題。首先,幼兒在課堂上與教師的溝通交流不夠,那么教師就要積極開展能夠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小游戲,因為游戲往往都是最能吸引幼兒注意力的環節。教師用新奇的游戲道具來吸引幼兒的興趣,就能讓幼兒產生想要參與的欲望,那么讓幼兒與教師溝通就會簡單很多。其次,在這期間,教師要遵循各個幼兒之間相互平等的原則,對每個幼兒都保持一顆愛護之心。
解決了幼兒與教師的溝通交往問題,接下來便是幼兒與幼兒的溝通交往,幼兒之間的溝通交往常常會給教師一種“不知所云”的感受,所以才會讓教師覺得幼兒之間的溝通交往不是很重要。所以要加強幼兒與幼兒之間的溝通交往,教師可以在教學時設置分組,讓每個幼兒都有自己的溝通伙伴,讓幼兒彼此之間可以進行合作交流,如果教師發現哪組的幼兒們交流強度不夠,教師可以在一旁進行引導,讓幼兒能夠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也就促進了幼兒之間的語言發展。
最后,對于幼兒來說,鼓勵環節是最不可缺少的環節,因為適當的鼓勵不僅能讓幼兒覺得開心,讓幼兒喜歡上幼兒園,還能讓幼兒喜歡課堂,面對課堂中的知識不再逃避。所以久而久之,當幼兒對所處環境不再排斥時,就能夠根據幼兒的溝通交往缺陷進行彌補。
2.深化教學交流
幼兒園教師身處教師崗位,旨在教授幼兒知識,但應該找到適合幼兒的教學方法,才能保證教學的有效性。所以教師應該以幼兒為出發點,站在幼兒的角度考慮幼兒知識的吸收情況。所以教師在教學之前,就要對自己所教授的知識進行深思熟慮,從幼兒的發展需求出發,深化教學交流,改善自己的教學方法,注重幼兒在課堂中的情感體驗,讓幼兒能有更多的機會表達自己的想法。
其次幼兒總是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所以幼兒園教師也可以多開展一些課外教學活動,盡管很多教師覺得課外環境里的任何物品都會吸引幼兒的注意力,不方便教師的課堂管理,但是進行課外教學活動能讓幼兒身處一種更輕松的學習氛圍中,教師將課上所學知識展示在幼兒眼前,一定會引發幼兒的熱情討論,這便是在無形之中發展了幼兒之間的溝通交流。
結語:
幼兒園教學中的溝通與交往能力對于幼兒的全面發展至關重要,所以幼兒園教師要時刻反思自己的教學方法,了解幼兒園教學溝通交往缺失的原因,并積極改正。首先幼兒園教師要做的便是要改善自己傳統的教學方式,為課堂注入活力;其次便是教師在課前要對即將教授的課程進行深入交流,與幼兒進行換位思考,并以創新教學活動的方法增加幼兒與教師、幼兒與幼兒之間的溝通交往,以此來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康學東.幼兒園教學溝通交往的缺失及補救[J].學周刊.2019.
[2]李曄.遷西幼兒園教學交往的缺失與完善[J].今日教育(當代幼教).2006(11).
[3]宋秋.幼兒園交往教學模式初探[J].學園.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