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佳
【摘 要】目的:分析綜合康復護理措施對改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簡稱慢阻肺)患者肺功能的作用。方法:選取收治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6例,按照隨機數字表法隨機分為對照組(42例)和試驗組(44例)。對照組患者執行常規護理措施,試驗組患者執行綜合康復護理措施。治療結束后比較兩組護理措施對老年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改善情況、生活質量和治療效果。結果:試驗組患者的肺功能改善情況和生活質量的影響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95.45%)明顯優于對照組(78.57%),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4.236,P<0.05)。結論:在對老年慢阻肺患者進行護理時,采用綜合康復護理措施,不僅可以明顯改善老年患者的肺功能情況,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還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關鍵詞】綜合康復護理;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用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9)01-0141-01
引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種十分常見的呼吸內科疾病,具體是指具有阻塞性特征的慢性支氣管炎和肺氣腫。如果不能進行及時有效的治療,將會進一步發展為肺心病和呼吸衰竭,其致殘率和致死率均較高。該疾病不僅會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還會威脅患者家庭以及社會的和諧。因此,探索更積極有效的護理方法可以提升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6例,按照隨機數字表法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對照組患者42例,其中男20例,女22例;年齡40~75歲,平均(53.1±4.3)歲。試驗組患者44例,其中男25例,女19例;年齡42~79歲,平均(53.5±4.8)歲,慢阻肺患者選取條件:①慢阻肺診斷符合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學組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標準;②患者及家屬對本次研究內容知情,并同意參加此次治療研究;③患者無嚴重肝腎功能不全或實質器官嚴重受損的情況,能主動配合治療。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疾病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執行常規護理措施,包括及時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向患者介紹相關疾病的注意事項、根據醫囑對癥治療等,試驗組患者執行綜合康復護理措施,包括:①在患者入院時,主動向患者介紹責任護士與主治醫生,了解并掌握患者的主訴、病情情況,對患者進行入院宣教,向患者普及有關疾病的知識,治療方法等。②在患者治療期間,給予患者低流量持續吸氧,注意觀察患者的面部情況,預防患者發生氧中毒;指導患者用口鼻進行有效呼吸,用鼻子吸氣,用嘴呼氣,深入淺出,訓練2次/d,15min/次左右;指導患者進行有效咳嗽,幫助患者取端坐位或讓患者站立,使患者身體略前傾,深吸一口氣,保持屏氣3s后,然后用力咳嗽,連續咳嗽幾聲,咳嗽時患者可以用手按壓腹部,施加壓力[4]。③護理人員要每天幫助患者排痰,排痰前,要先使用聽診器對患者進行聽診,了解痰液所在位置,護理人員要手指合攏,呈隆起狀態,對患者進行有效背部叩擊,協助患者排痰,注意叩擊時注意力度適中,以免對患者造成不必要的嗆咳;④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告訴患者生活中堅持體育鍛煉,根據自身情況可以選擇一些有氧運動,如散步、慢跑、游泳等,增強體質,提高自身機體免疫力;⑤了解患者的飲食習慣,幫助他們建立科學的飲食計劃,給予低鹽、低脂飲食,多吃一些富含優質蛋白質的食物,如豆制品、牛奶等,多吃一些新鮮的水果蔬菜,清淡易消化的食物;⑥注意患者的心理護理,患者常常由于治療時間長,呼吸困難等多方面因素,出現煩躁等消極情緒,這時護理人員要多與患者進行有效溝通,了解他們的想法,不斷開導,鼓勵其建立對抗疾病的信心,提高治療積極性,從而更加配合治療,消除焦慮不安、抑郁、恐懼的心理等。
1.3 觀察指標
生活質量評定采用生活質量綜合評定量表進行評定,分為生理功能、社會功能以及軀體功能3個項目,每個項目0~100分,得分越高,生活質量越高。護理滿意度本研究進行護理滿意度調查時,采用我院自行設計的表格,內容包括服務態度、操作熟練度等,滿分為100分,分數越高,表示護理滿意度越高。肺功能觀察包括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用力肺活量(FVC)。
2 結果
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比較: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95.45%)明顯優于對照組(78.57%),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4.236,P<0.05)。詳情見表1。
3 討論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種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的呼吸系統疾病,具有病情隱匿、發病緩慢等特征,致死率較高。近年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病率有所提升,且該疾病的致死率和致殘率很高,目前已成為威脅人類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疾病。尤其對于老年人來說,他們的各項身體機能逐步退化,恢復的難度更大。老年患者發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后,通常出現喘息、咳嗽、氣短以及咳痰等臨床癥狀,進而很大程度的威脅著患者的生命安全。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常見慢性呼吸道疾病之一,具有發病率高、病程長等臨床特點,是一種以氣流持續性受阻為特征的慢性支氣管炎和肺氣腫,隨著病程的延長,可逐步發展為肺心病或者呼吸衰竭,臨床表現為慢性咳嗽、咯痰、呼吸困難或氣促等。我國現階段老齡化趨勢越來越嚴重,老年人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發病率也在逐年增加,給一些患病家庭帶來了許多困擾。通過綜合康復護理措施,對老年人在治療期間實施護理干預,在治療前,給患者提供一個舒適安靜的治療環境,對慢阻肺患者進行相關疾病知識的普及,使患者了解疾病的常見發病原因、可能發生的并發癥及有關注意事項,可以讓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加以重視,避免病情加重,向患者解釋治療的方法和目的,有利于患者堅持治療。
綜上所述,在治療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時,采取綜合康復護理措施對患者進行多方面的護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狀況,不僅可改善療效,也可以提高生活質量,增加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值得在臨床上廣泛應用。
參考文獻
[1]鄭虹.綜合康復護理措施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護理效果研究[J].中外醫學研究,2018,16(30):104-105.
[2]魏紅英.綜合康復護理措施改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效果分析[J].基層醫學論壇,2018,22(30):4296-4298.
[3]尹麗霞.應用綜合康復護理措施改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J].雙足與保健,2018,27(13):128+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