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霞倩
【摘 要】目的:觀察系統護理結合個體化干預在內鏡黏膜下剝離術治療的早期胃癌患者中的臨床效果。方法:將60例行內鏡黏膜剝離術治療的早期胃癌患者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模式;研究組患者采用系統護理干預聯合個體化干預,對比兩組護理前后VAS評分與SAS評分。結果:護理前,兩組患者VAS評分與SAS評分沒有明顯差異;護理后,研究組患者VAS評分與SAS評分均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系統護理聯合個體化干預在早期胃癌患者中具有良好的臨床效果,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與焦慮癥狀,值得推廣。
【關鍵詞】系統護理;個體化干預;早期胃癌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9)01-0119-02
隨著醫療行業的發展,早期胃癌的診斷率得到顯著提升;在早期胃癌患者的治療中,通常會采用內鏡黏膜下剝離術進行治療;而在手術治療期間,需要輔以良好的護理干預,降低患者手術過程中的應激反應,提高手術治療的效果[1]。本次研究了60例行內鏡黏膜剝離術治療的早期胃癌患者,分析了系統護理結合個體化干預在內鏡黏膜下剝離術治療的早期胃癌患者中的臨床效果,具體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于2017年04月至2018年06月收治的60例行內鏡黏膜剝離術治療的早期胃癌患者。其中,對照組30例患者中,男患者18例,女患者12例,患者的年齡在37~77歲;平均年齡(51.24±3.57)歲;研究組30例患者中,男患者19例,女患者11例,患者的年齡在38~76歲;平均年齡(52.67±3.19)歲;所有患者在各項一般資料中均無差異,可以進行對比(P>0.05)。
1.2 研究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干預。研究組患者采用系統護理聯合個體化干預:(1)術前個體化護理:術前幫助患者完成各項檢查,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與檢查的結果,為患者制定有針對性的護理計劃;其中主要包含了心理護理與健康宣教;根據患者的文化程度與個人情況,選擇不同的健康宣教方式,如發放宣傳手冊、一對一健康宣教、開展健康講座等;(2)術中護理:在手術過程中嚴密觀察患者的各項臨床指標;當醫師進鏡后,配合醫師要求進行手術,必要時幫助患者調整體位;(3)術后護理:術后需要給予患者持續性的心電監護;根據患者的恢復情況與個人喜好,為其制定相應的飲食計劃,并嚴密觀察患者并發癥的發生情況,及時給予患者抗菌藥物與補液支持。
1.3 評定標準
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與焦慮自評量表(SAS)對比兩組患者疼痛與焦慮癥狀。
1.4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包,對患者的各項癥狀評分進行統計;計量資料均采用標識;計數與等級資料則使用頻數標識;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兩組之間對比以X2進行檢驗。
2 結果
護理前,兩組患者VAS評分與SAS評分均沒有顯著差異;護理后,研究組患者在VAS評分與SAS評分中均優于對照組(P<0.05)。如表1所示:
3 討論
內鏡黏膜下剝離術是治療早期胃癌患者的常見手術方式,這種手術屬于微創手術,其具有手術創傷小、切除率高、術后康復快等特點;但在圍手術期間,患者受到不良情緒與疼痛的影響,在手術前后往往會出現應激反應,不但影響了手術的效果,同時也影響了患者的身體健康[2]。因此,必須要采取有效的護理干預,改善患者不良癥狀;系統護理聯合個體化干預是一種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方式;其主要通過術前、術中以及術后的個體化干預,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為其制定有針對性的護理計劃,進而實現整個圍手術期間的系統護理;從心理護理、飲食護理、健康宣教、并發癥護理等多個方面針對性的改善患者癥狀,提高患者的依從性、自護能力與并發癥發生率,進一步促進患者的康復[3]。在本次研究中:護理前,兩組患者VAS評分與SAS評分沒有顯著差異;研究組患者采用系統護理聯合個體化干預后,患者在VAS評分與SAS評分中均優于采用常規護理干預的對照組患者(P<0.05)。
綜上所述,相比于常規護理干預,系統護理聯合個體化干預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與焦慮癥狀,減少患者的應激反應,在早期胃癌患者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韓美, 李慶麗. 內鏡下黏膜剝離術治療早期胃癌及癌前病變圍術期護理干預的效果分析[J]. 中國醫刊, 2017, 52(12):74- 75.
[2]孫建榮,蘭安妮.早期胃癌內鏡黏膜下剝離術后的全面護理效果觀察及臨床意義評價[J]. 貴州醫藥, 2017, 23(46):18-19.
[3]李建軍. 內鏡黏膜下剝離術與內鏡黏膜切除術治療早期胃癌患者的療效比較[J]. 中國中西醫結合消化雜志, 2018,9(4):26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