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藝紅
【摘 要】目的:關于改善脂肪肝患者生活方式的有效護理措施的評價和研究。方法:本研究調查采用隨機對照的方法進行分組,所有研究對象為我院在2017年3月到2018年10月收治的脂肪肝患者,本研究選擇其中的84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所有患者隨機方法分為常規護理組和整體護理組,平均每組患者均為42例,分別對兩組患者配合常規護理和整體護理,比較兩組患者護理的效果。結果:護理干預結束以后,對于本研究兩組患者選擇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DS) 對患者的焦慮和抑郁情緒進行評價,選擇SF-36生活質量量表對于患者的生活質量進行評價,本研究的整體護理組的相關量表評分都明顯比常規護理組更優,經統計學差異檢驗可以得出,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脂肪肝患者通過整體護理的應用能夠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緒,提升生活質量,值得推廣。
【關鍵詞】脂肪肝;生活方式;護理措施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9)01-0147-02
本文主要分析對脂肪肝患者生活方式產生影響的有效護理方案探究,同時將主要研究情況作出如下的報告。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研究選擇的研究對象均為我院在2017年3月到2018年10月收治的脂肪肝患者,選擇其中的84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并將所有患者分為常規護理組和整體護理組,平均每組患者均為42例。本研究常規護理組當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24例,患者的最大年齡為83歲,最小年齡為32歲,平均年齡為(55.2±13.4)歲;本研究整體護理組當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23例,患者的最大年齡為81歲,最小年齡為36歲,平均年齡為(54.8±13.8)歲。本研究兩組患者經過臨床檢驗均被確診為脂肪肝患者,所有患者排除妊娠期和哺乳期女性均意識清醒,排除精神類病癥,所有患者均不存在嚴重的肝腎損害。本文的所有研究對象均在知情同意書上簽字,排除存在意識障礙和精神異常的患者,經統計學軟件檢驗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可以得出,在一般資料方面兩組患者不存在明顯的差異,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在護理的過程中本文常規護理組的患者選擇常規護理方案進行護理,具體的護理方案按照常規護理原則為患者進行相關干預,主要包括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和簡單的心理指導,并且做好對患者飲食起居的干預和叮囑。而對本文的所有整體護理組患者在護理過程中落實整體護理,具體護理方案如下:
①健康宣教:根據患者的脂肪肝病情實際狀況為患者進行健康宣教,可以為患者發放健康小冊子,深入講解脂肪肝發病機制和病因,對患者講述相關治療方案和預期效果,使患者對于治療過程中的注意事項有所了解,對于病情內容進一步的鞏固,能夠提高患者治療的信心和依從性,使患者保持樂觀的心態接受治療[1]。
②心理干預:脂肪肝這種病情會產生不良的影響,導致患者機體存在多種不良狀況,所以患者一般都存在自負等相關不良情緒,患者在治療的過程中可能花費一些費用,患者存在著抑郁焦慮情緒,不良情緒會對患者機體產生不良影響,使患者的激素分泌水平降低,進而導致患者的病情表現嚴重,不利于患者的機體恢復。對患者根據實際狀況配合心理干預,轉移患者的注意力轉移患者的注意力,能夠穩定患者的情緒,建立良好護患關系[2]。
③綜合指導:需要對患者每日攝入的總量進行嚴格控制,如果患者身體偏胖,患者每天能量攝入量需維持在30kcal/kg左右,患者如果身體偏瘦,盡可能為患者多選擇高能量和高蛋白的食物,使患者提升營養膳食,能量攝入維持在3530kcal/kg左右,并且確保脂肪的攝入量維持在20%到25%之間,蛋白質攝入量為15%到20%之間,碳水化合物維持量應達到50%到60%。努力幫助患者構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積極對患者家屬講解脂肪肝治療過程中的重要性,根據高蛋白和富含纖維的原則,結合患者家庭實際狀況和飲食愛好,為患者選擇長期食用的食物,知道患者家屬對相關營養知識進行掌握,并且了解患者食物的營養成分,合理的進行營養搭配。要保證患者在進行護理的過程中能夠選擇正確的食物,幫助患者改掉挑食和暴飲暴食的習慣,避免患者食用油炸辛辣和刺激性飲食,直到患者良好的飲食習慣。適當的指導患者進行鍛煉,可以使患者根據實際狀況進行相關的運動強度的安排,每周至少使患者進行四次的運動,保證患者每次運動時間不能低于半個小時。指導患者戒煙戒酒,努力使患者爭取家庭支持,鼓勵患者寫日記,在日記當中將自己的飲食狀況和運動情況進行詳細記錄。指導患者和患者家屬學會脈搏和心率的測量計算方案。
1.3觀察指標
采用焦慮自評量表和抑郁自評量表評價患者的不良情緒,滿分為100分,分數越高,說明患者的不良情緒越嚴重。采用SF-36生活量表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進行評價,滿分同樣為100分,分數越高,患者的生活質量越高。
1.4統計學分析
本文采用IBM SPSS25.0進行調查,t值檢驗一般資料,P<0.05說明數據之間存在差異性,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護理干預結束以后,對于本研究兩組患者選擇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DS) 對患者的焦慮和抑郁情緒進行評價,選擇SF-36生活質量量表對于患者的生活質量進行評價,本研究的整體護理組的相關量表評分都明顯比常規護理組更優,經統計學差異檢驗可以得出,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本文兩組患者經過不同護理所取得的效果請參見表1所示。
3 結語
脂肪肝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病癥,導致脂肪肝發病的原因較多,比如因為藥物、遺傳因素和病原學因素等都可能會使患者發病,除此以外,肥胖癥狀、酗酒癥狀和高血脂等相關癥狀,也是導致患者出現脂肪肝的因素。臨床有相關研究表明,患者出現脂肪肝主要和不良的生活習慣以及不規律的作息存在關聯,所以在進行脂肪肝的治療時需積極對患者不良生活習慣進行調整,幫助患者改善作息習慣,這樣才能有效促進患者的恢復。通過本文結果可看出,對患者配合整體性護理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緩解患者不良情緒,對促進脂肪肝患者的預后具有重要意義。綜上所述,脂肪肝患者通過整體護理的應用能夠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緒,提升生活質量,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陳秀娜.脂肪肝患者生活方式的護理干預及效果觀察[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8,31(19):2986-2987.
[2]陳臘梅.脂肪肝患者生活方式的護理干預及效果評價[J].中外醫學研究,2016,14(08):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