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桂菊
【摘 要】目的:觀察舒適護理干預在老年慢性心衰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我院近來幾年收治的100例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分為舒適護理干預組及常規護理組,比較兩組的護理效果。結果:舒適護理干預組總滿意率96%顯著大于常規護理組的72%,p<0.05;組間再住院次數、再住院天數及SF-36量表評分對比,p<0.05。結論:舒適護理干預可改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生存質量,并提高滿意度,值得臨床深入觀察。
【關鍵詞】舒適護理干預;老年慢性心衰;護理;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9)01-0173-02
心血管內科常見病中,慢性心力衰竭為發病率極高的一種,由于患者多數為老人,機體代謝能力差,臨床治療依從性低,消極情緒發生率高,由此,臨床給予患者有效的護理干預意義重大[1]。為了觀察舒適護理干預在老年慢性心衰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本文作者對我院應用舒適護理干預的50例老年慢性心衰患者作出以下報道,以期為臨床有關研究提供部分參考數據。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間收治的100例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分為舒適護理干預組及常規護理組。舒適護理干預組50例,男30例,女20例;年齡51-83歲,平均(61.76±1.46)歲。常規護理組50例,男31例,女19例;年齡50-84歲,平均(61.68±1.43)歲。組間一般資料對比,p>0.05,可進行比較。
1.2方法
常規護理組主要給予患者生活護理、行為護理等。
舒適護理干預組基于常規護理前提下增加實施舒適護理干預,具體如下:(1)治療前舒適護理。護士需要深入病房,將治療過程詳細告知患者,對患者基本要求進行調查,認真傾聽患者訴說,充分考慮患者顧慮,積極與患者交流,幫助患者克服消極情緒,使其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提高患者的舒適度[2]。(2)治療時舒適護理。護士需要對患者的生命體征作出詳細觀察,幫助麻醉師對平面進行調整,情況嚴重時給予患者面罩吸氧,柔和地開展各項護理,讓患者感受來自醫院的關心,提高其舒適度[3]。(3)治療后舒適護理。手術結束后2d內,護士需要對患者的生命體征作出詳細觀察,對患者病情變化做好有關記錄,給患者選擇舒適的臥床體位,并給患者實施貼心的優質護理,將生活中注意事項詳細告知患者,減輕患者的疼痛感,以患者興趣話題為切入點,將其注意力分散,從而給患者提供生理方面的舒適度[4]。
1.3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的再住院次數、再住院天數及SF-36量表評分作出詳細的觀察及記錄,并采取本院自制的滿意度調查表對兩組患者的滿意度作出評價,以10分為滿分:得分大于90分,判斷為十分滿意;得分在60-89分之間,判斷為滿意:得分低于60分,判斷為無效。
1.4統計學處理
本文研究的全部數據均使用SPSS19.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其中膀胱殘余尿量為計數資料,使用(X±S)方式表示,采取t檢驗方法進行組間比較;臨床療效為計量資料,使用(%)方式表示,采取x2檢驗方法進行組間比較;p<0.05說明組間數據有統計學意義,以p>0.05說明組間數據無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患者療效分析
組間總有效率對比,p<0.05,詳細可見表1。
2.2兩組患者觀察指標分析
組間治療后的再住院次數、再住院天數及SF-36量表評分對比,p<0.05 ,詳細可見表2。
3 討論
舒適護理干預重視服務理念,提高患者信任感,將人性化精細護理服務充分發揮出來,并且護士長還通過使用授權方式鼓勵護理參與到護理中,將其工作積極性充分發揮出來[5]。本研究結果中,舒適護理干預組總滿意率、再住院次數、再住院天數及SF-36量表評分均顯著優于常規護理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該結果充分說明了舒適護理干預能夠對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生存質量起到改善作用,并提高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方利娟,何偉明.綜合性護理干預對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認知程度及改善預后的作用研究[J].中國現代醫生,2015,14(12): 1126-1129.
[2]齊秀萍.實施護理干預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5,15(17):2196-2197.
[3]倪玉春,劉春,平敬東.整體護理延伸服務對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J].海南醫學,2016,27(1):3169- 3171.
[4]王慧.舒適護理在老年慢性心衰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泰山醫學院學報,2015,36(10):1155-1157.
[5]關暉.強化護理干預對心力衰竭患者健康知識以及臨床癥狀的影響[J].中國實用醫藥,2015,10(35):1244-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