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艷
摘 要: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國的科技創新有了很大進展。鑒于金融資本在支撐和引導科技創新進程中的關鍵作用,科技金融與科技創新的深度融合將會迅速帶動金融資本增值和技術成果轉化。本文基于我國2006~2017年數據,采用熵值法、耦合度和耦合協調度模型,分別測度我國科技創新與科技金融子系統綜合發展水平、復合系統的耦合協調程度和耦合發展類型。研究表明:我國科技創新和科技金融兩個子系統綜合發展水平逐年上升,復合系統的耦合度呈現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形趨勢、耦合協調度則呈穩定上升趨勢;耦合發展類型經歷由嚴重失調衰退到優質協調發展,主導發展類型處于同步型。
關鍵詞:科技創新 科技金融 熵值法 耦合度 耦合協調度
引言
科學技術是推動經濟結構轉型與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原動力,科技進步對國民經濟發展、綜合國力和國家競爭力的提升都發揮著重要作用。2017年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要用好科技創新這一“國之利器”,提高我國自主創新能力,加快實現建設創新型國家這一戰略目標,以支撐我國向“科技大國”“科技強國”邁進。這一目標的實現離不開大量科技創新和科技實踐活動,同時也需要強大的資金支持和良好的金融環境,因此,科技產業、金融產業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相互滲透,日益呈現融合發展之勢。
一、指標體系的構建
科技創新與科技金融耦合關系研究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科技創新能力依據科技創新活動的時間邏輯順序,從研發能力、成果轉化能力、產業化能力和技術擴散能力四個方面構建指標體系。科技金融發展水平主要反映科技金融的實力與發展潛力,可從以政府財政部門和科技管理部門為代表的公共科技金融以及以商業銀行、保險業、證券市場、創業風險投資機構等代表的市場科技金融兩個層面進行衡量。科技創新與科技金融復合系統耦合協調度評價具體指標體系。各指標數據原始值來源于《中國科技統計年鑒》、《中國統計年鑒》、《中國高技術產業統計年鑒》、《中國創業風險投資發展報告》、《中國金融年鑒》、《中國證券期貨統計年鑒》以及科技部、統計局網站直接獲得或者計算處理獲得。
二、我國科技創新與科技金融協同發展策略
(一)拓展科技金融資金渠道,提高資本配置效率
一是要提高政府對科技金融資金投入的重視,創新政府扶持方式,帶動引導科技金融發展方向。二是要積極拓寬科技金融的融資渠道,充分調動企業、社會和民間對科技創新活動的關注,鼓勵不同形式的社會資本如商業銀行、創投基金等流向科技行業。三是要提高對科技金融投入資金的監管水平和監管效率,以增強資本運作信心和科技金融的資金運作效率,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提升資源配置效率。
(二)科技金融生態支撐環境
當前科技型企業的創新創業活動風險普遍偏高,無形資產占比較大,實物資產較少,這導致科技型企業在銀行可質押資產有限,信用評級較低;政府在制定扶持政策時,由于缺乏系統的信息,往往會擾亂正常的市場秩序,并產生較多的副作用。科技金融支撐環境作為科技金融生態群落賴以生存的環境系統,其內在機制不斷調整各主體的相互關系,促進了科技金融生態群落的發展。科技金融生態群落間的協調互動進一步改善科技金融支撐環境,二者相互影響。
(三)綜合發展水平時序分析
運用子系統綜合評價模型計算出我國2006~2017年科技創新和科技金融兩個子系統綜合評價值,可以看出,科技創新子系統、科技金融子系統以及復合系統的綜合發展均呈現明顯上升趨勢,說明發展水平在逐步提高,符合經濟發展狀態。2006年國務院實施《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明確建設創新型國家,對科技金融有明顯提振效果,對科技創新的影響不明顯,但復合系統整體協同發展水平有所上升。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機對我國的科技創新和科技金融均產生負面影響,導致兩個子系統和復合系統的綜合評價值均下降,科技金融降幅較明顯。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2009年國務院出臺《關于發揮科技支撐作用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意見》,兩個子系統和復合系統開始穩步回升。而2011年科技金融系統出現一定程度的下降,表明我國對外面臨歐洲債務危機影響,對內處于產業結構調整綜合時期,經濟增度放緩。值得注意的是,2012年以后科技創新綜合評價值一直高于科技金融綜合評價值,說明我國將構建創新型國家作為國家優先發展戰略以后,科技創新發展優于科技金融發展,復合系統綜合發展水平上升趨勢明顯。
(四)積極采取因地施策措施,促進區域間科技金融協調發展
針對各地區不同情況,制定針對性、差異化政策,實現各地區科技金融協調發展。一是要加強對中西部地區的扶持力度,發掘現有資源潛力,實現“有效產出”,提高中西部地區科技金融發展水平。二是要在東部一些科技金融技術效率較高的地區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吸引更多的企業加入,以形成創新效應,發揮規模效益。三是創建科技金融發展區域協調機制,鼓勵中西部地區學習東部地區的先進經驗,推進東部優秀科技成果向中西部地區轉化,促進我國各地區科技金融均衡發展。
(五)科技金融政策的循環反饋
政府的科技金融政策加強了對金融機構和中介機構的監管,利于規范金融機構對科技型企業貸款業務,提升中介機構的服務水平,擴大科技型企業的規模,提高區域科技創新收益,進而增加區域吸引力,促進科技型企業的持續發展。首先政府要嚴格規范金融機構和中介機構注冊審批程序,確保其進入資質;其次,健全對金融機構和中介機構的監管體系,設立企業信息公布公共平臺,引導鼓勵民間監督體系的發展;政府還應向科技型企業提供更加優惠的政策,為科技金融生態的運行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
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國現階段的科技金融發展仍然還有很多有待完善的地方,而若想讓科技金融未來的發展能夠更進一步推動我國社會經濟建設,國家相關部門需要結合實際國情,確定科技金融未來的發展方向與前景,并做好科學、完善的戰略選擇和政策安排。與此同時,還要做到與時俱進,保證科技金融的發展能夠緊隨時代發展腳步。只有這樣,才能夠為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和綜合國力的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徐玉蓮,王玉冬.區域科技創新與科技金融系統協同發展運行機理分析[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3.30(20).
[2]徐玉蓮,于浪,王玉冬.區域科技創新與科技金融系統協同演化的序參量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7(15).
[3]姚升保,湯朝雁.科技金融與科技創新協同發展水平測度及實證———以湖北省為例[J].科技與金融,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