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蓓靜
【摘 要】本文借鑒陳鶴琴先生的教育思想,運用幼兒的生活經歷積累、探索活動萌發、豐富的想象力是源泉、多種繪畫形式的融合,闡述在繪畫中培養幼兒的創造力,以此實現幼兒全面健康的發展目標。
【關鍵詞】繪畫;幼兒;創造力
“教育不能創造什么,但它能啟發兒童創造力以從事于創造工作。”美術活動對培養幼兒的創造力非常有利,這是由幼兒的年齡特點及幼兒特有的表現力決定的。幼兒年齡小,口語表達能力不夠強,他們喜歡用畫畫來表達自己的想象和愿望,同時為兒童畫注入了靈魂。沒有創造性的兒童畫,也就不是真正的兒童畫。
一、生活經歷是幼兒美術創造力的積累
著名教育家陳鶴琴老先生說:“學前兒童是在周圍的環境中學習的,應該以大自然大社會為中心組織課程。”生活中的各種情景為幼兒提供了豐富的積累。繪畫是反映自身生活的主題性表現活動,如果沒有產生強烈的表現自身生活的欲望,也就不會真正屬于兒童自己的繪畫。兒童生活環境決定著兒童繪畫的內容,新鮮有趣的事能時時誘發兒童創作的靈感,引起繪畫的沖動。例如:有一次,筆者領著孩子在走廊上看雨中的人景、物景,并不時地和他們交流。在《下雨了》這張作業中我能深刻體會到表象所引發出的兒童自身蘊藏的無窮的創造力。有位孩子的畫面表現了一個人在雨天打著傘,而傘被大風吹翻了,那入緊握著傘把騰空離地,還有許多人一起擠在一把巨大的傘下躲避風雨的景象。小朋友不僅將所觀察的事件用畫面形象清晰的描述,而且還加上了夸張性、創造性的表情。他說:“這是夏天的雷陣雨,很急很大,許多人沒帶傘,如果有一把大傘,大家都淋不到雨了。這么大的傘也不容易吹翻,更不會將人吹到天上去了。”生動感人的形象,具體豐富的內容再加上獨創性,構成了一幅幅來源于觀察生活的有趣畫面。
二、探索活動是幼兒美術創造力的萌芽
陳鶴琴先生說:“鼓勵兒童去發現他們自己的世界”。幼兒具有好奇、好問等特點,而這些特點能激發幼兒的探索精神和行為,教師應鼓勵他們去探索。孩子的探索精神和行為是創新行為的萌芽,孩子可以在探索活動中求得知識,滿足愿望,從而產生一種愉悅的情感體驗,打開他們的創新之門。例如:我班設有一個“修理鋪”,里面都是一些機械玩具和廢舊的鐘表等物品,活動時鼓勵孩子們拆卸、裝修,孩子們很喜歡這種富有探索精神的游戲,每位修理員都有模有樣地工作,并將探索中的一些想法反映到他們的畫面中。有一位幼兒畫了一只透明的鐘,在鐘的輪廓內畫上了許多齒輪,、零件。他認為透明的鐘不用打開,就知道什么地方壞了;另一位幼兒則畫了一個長有三頭六臂的玩具,原來他將鏟車、挖土、吊車、貨車集于一身,能同時工作,一人駕駛就行。孩子們的探索精神換來了他們創新智慧。
三、豐富的想象力是打開幼兒美術創造力的源泉
沒有想象也就沒有創新,豐富的想象力是創新活動的必備心理素質,是提高創造力前提。想象的畫并不以“像”為標準,而是把他們引進想象的世界里,畫出真幻結合,虛實相生的動人畫面。教師不要求幼兒表達事物的真實,而是關注幼兒個性的自由發揮,能自由大膽地表達自己的設想,并不斷地推陳出新.標新立異,有獨到的創意。例如,在美術活動《長錯地方的眼睛》中,筆者請小朋友來一次“胡思亂想”,給眼睛挪挪地方,對于先前幾位幼兒編出的離奇故事,筆者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鼓勵,其余的小朋友馬上調動起來,插上了自由想象的翅膀。有的將眼睛放在蘋果、水中;有的做了一套“眼睛套餐”,面包、薯條、飲料、水果、刀、叉盤子、桌布到處都有眼睛;還有的幼兒讓小草、大樹、房子、汽車、鞋子、帽子等都長出了眼睛。他們把不可能的事情畫得和真的一樣,并互相闡述自己的想法。當筆者看到孩子們的創造時,真覺得不可思議。我們沒有理由阻止孩子表達自己的各種奇特的構想。幼兒的繪畫作品,越是標新大立異,越是與眾不同,便越有個性,越有生命力。
四、創造力是促進幼兒美術能力發展的動力
為了吸引幼兒參與活動,教師應將繪畫內容安排得更豐富些、活潑些,同時注重用多種材料來改變繪畫活動的形式吸引幼兒,以保持活動的新鮮感,增添創造力。除了常用的油畫棒繪畫以外,幼兒還會水粉畫線描畫、吹畫、拓印畫、砂紙畫和吹塑紙版畫等多種繪畫形式。多種繪畫的穿插教學,不時地激起孩子創造興趣和激情。如線描畫《一條大怪魚》,孩子們除了運用自己的創造力畫出了怪魚的輪廓外,還用鋼筆非常細致地運用各種線條對魚身進行了裝飾,多種線條、圖形的組合匯集了孩子的創造力,而這種單色畫也使他們在作畫時體現了極濃厚的興趣。當孩子將水粉、油畫棒兩色交融時,意想不到的效果更使他們歡呼雀躍,隨之也出現了更多的創新畫法。有的孩子拿起水粉筆嘗試在不同材料的紙上畫,還有的孩子拿出金銀筆在色紙上作出了精心的描繪。有些畫面看起來粗糙些,但每一幅都表現出孩子們的創新意識。
今天我們所推行的素質教育就是以培養人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核心的教育,是以注重開發學習者的潛能,促進其德智體美各方面全面發展為基本特征的教育。教師在美術教學過程中貫穿創新精神,全方位地實施創新教育,使幼兒的創新素質培養落到實處,充分發揮繪畫活動的多種教育功能,保護幼兒創造力思維的種子。
參考文獻:
[1]孔起英.學前兒童美術教育[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