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松
【摘 要】目的:本文作者通過建立、健全監控管理服務新模式,為充分激發該模式促進健康的潛力,增強我國人民增強健康,維護健康的意識,以及人們對自我健康的管理積極性,以促進康人群以及亞健康人群建立起健康、科學的生活方式,從而降低疾病發生的可能性,以達到“低投入、高回報”的效果,即以最優化的資源投入方式,獲取最大限度的健康匯報。方法:通過集成信息體檢和管理軟件,以科學、先進的信息處理技術為手段,實現了信息共享,搭建了HIS、LIS、PACS以及客戶排隊體系,健康管理體系,心理管理體系和慢性病的營養、診療體系,手機軟件等綜合性的信息平臺,結合先進的TTM熱斷層掃描技術和基因檢查技術,將體檢、健康評估,健康干預等三個部分綜合起來,進行應用。結果:經過對健康管理技術的不斷發展和運用,進而提升了我國人民個體生活的質量,也從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客戶的滿意度。結論:通過對綜合性健康管理技術的應用,建立起了一套適合我國國情的、滿足客戶要求的健康管理服務新模式,并經過不斷的開拓與探索,將健康教育以及健康意識落實到了惠及民生的落腳點,從而在根本上提升了健康管理的服務質量,這一點受到了社會人士的普遍關注,也得到了廣大用戶的一致好評。
【關鍵詞】整合實用技術;建立;健康管理;新模式;研究
【中圖分類號】R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9)01-0212-01
根據我國已有法律、法規可知,我國已將健康管理條例列入《國務院關于促進健康服務發展的若干意見》這一法案。目前,我國已將健康管理條例提高到與醫療服務事業的等同地位。健康管理服務的開端是健康檢驗,并以檢查結果為基礎,將慢病早期篩查以及綜合干預、減小慢病風險等作為其落腳點。通過學習、借鑒國內外的先進的健康管理經驗和成功經驗,不斷開拓、發展了健康管理服務模式的新技術、新業務,優化管理服務質量,提高管理服務質量,進而提升了健康管理服務的市場競爭力。
1 資料和方法
1.1臨床資料
調取我院128918名用戶的健康管理記錄為本次研究的對象,其中同意進行專業健康管理的用占全部人數的12.2%,其年齡在18至94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9.91歲。
1.2方法
第一,應用先進的健康管理軟件系統。成立專門的健康管理小組,啟用專業的健康管理軟件展開健康管理。首先,在用戶等待檢驗的時候,護士應詳細采集用戶們的信息,包括用戶的年齡、性別、婚姻狀態等。并對可能影響健康的因素進行分析,對未來5至10年內的慢性病發生幾率進行預測,為用戶指定詳細的管理方案,科學、合理地對用戶的生活方式等進行干預,幫助用戶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升用戶們的健康管理意識。
第二,研發與應用基于移動互聯技術的健康管理系統。用戶們可通過手機客戶端,實現體檢預約,報告查看,注意事項查看等功能,并可根據自身情況,選擇線上瀏覽或者是下載瀏覽。并且可根據字舍需求,將自己的賬號和多個親友的體檢信息進行綁定,從而方便對家庭或者團隊的健康信息進行管理。
第三,建立醫學營養示范基地。建立醫學營養示范基地,可為不同的人群提供適宜的營養方案及治療方案,并通過醫學營養膳食量化管理餐具,對每餐的實物量進行科學示范,合理對營養進行配比,使食物交換份以及營養配比等科學的營養方式變得簡單易懂。
第四,啟用先進的功能醫學TTM體檢設備。為了進一步落實我國醫學上“重心前移,預防為主”的政策理念,本文作者與工作地區開展了相應的TTM檢查技術,并通過對人體全身細胞代謝熱的采集以及分析,對人們的亞健康狀況進行了科學的評估。
2 結果
自開展了專門的健康管理以及建立了專門的慢性病醫學營養干預示范餐廳后,一共對一萬五千余名客戶提供了相關服務,并對其發放了調查問卷,對他們的體檢指標進行了系統的分析,對這一萬五千余名用戶未來五至十年內的慢性病風險進行了預測。到目前為止,已完成了4994名客戶的回訪任務,其中電話回訪占97.3%,短信回訪占2.07%。并針對性的選擇了一萬七千名用戶進行了人體成分分析。其中,參與了膳食教育的人數占全部人數的14.1%,參與減重干預的人數占總人數的2.3%。在這一過程中,對照組有127名顧客組成,這127人處于自然生活狀態,而對膳食干預組的127人進行膳食教育,并對他們的日常飲食進行跟蹤、指導,每90人組成一組教育小組,同時進行教育活動,每56人組成一個物聯小組,并對膳食小組以及物聯體重秤進行監督和指導。經過對體驗客戶的教育、干預以及物聯監督知道,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客戶們的自由約束能力,提高了客戶對健康管理的意識,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人們對慢性病的重視程度,體驗結束,60%的用戶開始對健康情況進行了關注,50%的用戶能夠做到自覺、科學地改善不良生活方式。脂肪肝、血壓、血脂等指標達標率也明顯提升,在本次實驗結果中,膳食干預組P<0.05差異,表明這一結果具有統計學意義,物聯網組P<0.01差異,有顯著的統計學意義。
在使用健管理服務系統以來,已有超過900名用戶通過手機客戶端進行了體檢預約、體檢套餐查詢、體檢流程查詢、體檢注意事項以及體檢報告查看等。健康管理服務系統的應用,在最大限度上滿足了客戶的需求,提升了客戶的滿意度。系統投入試驗6個月以來,以達到客戶滿意度99.81%。而開始TTM兩個月來,在1200余例中,公法線陽性指標360例,癌癥8例。
3 討論:
3.1建立、健全健康管理新模式是健康產業的發展產物
經醫學研究表明,很多慢性疾病都是由不良的生活習慣、心里因素以及惡劣的環境因素所引發的,這種新的醫學觀念被稱作是“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眾所周知,健康是人們生活的一項基本需求,也是人的一項基本權利,更是人生一項最寶貴的財富,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人們對健康的重視程度也越來越高,健康的價值正隨著社會的進步而不斷的提升。所以,要想從根本上提升人們的健康管理意識,不能僅關注醫學本身,而應從社會的角度出發,即對社會做出的貢獻,對人類文明做出的貢獻等角度綜合衡量其涵義。健康不但可以為人們帶來幸福、歡樂,與此同時還能在一定程度上達到節約社會公共衛生資源,增加社會財富的作用。就其本質而言,“防患于未然”的檢后全程健康管理模式的建立以及健康觀念的不斷更新就是與時俱進,就是要讓健康事業趕上社會發展的步伐,讓體檢事業隨著科學的發展而不斷發展。
3.2建立、健全健康管理新模式是提升自我健康管理的有效手段
健康管理服務體系的目的是充分調動個體,群體以及整個社會的積極性,盡最大可能實現健康效應。健康管理的實現是以健康為主,預防為中心,其出發點及落腳點是提升公眾的健康素養以及自身管理能力。
檢后的全程健康管理模式是通過信息網絡、條碼以及HIS、LIS、PACS接口等,快速、高效地完成了全部的體檢工作,并根據相關的調查問卷和體檢結果,實現了對慢性病的評估和分析。并通過互聯網、電話、手機等新興技術,對用戶的飲食等進行了科學的干預,為用戶提供了科學、健康的飲食指導和運動指導,從而提升用戶對健康管理的認識,提升用戶的自我管理能力。
3.3建立、健全健康管理新模式是提升我國國民身體素質的有效方法
自黨的十七大以來,我國已明確提出了健康發展的要求。這一觀點明確指出了健康在人的全面發展中的重要性,闡明了健康發展是建設我國全面小康社會的重要條件。通過實踐,證明只有建立“防范于未然”的心態,建立、健全檢后全程的健康管理服務體系,及時推廣科學、合理的生活方式,提升人們的的健康管理意識,對體檢后的健康人們以及亞健康人群進行有效的干預,如此一來才能實現“預防為本”的健康管理,將我人們推向健康管理的新時代。
參考文獻
[1]葉衛波.框架剪力墻結構建筑施工技術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探析[J].江西建材,2018,02:99+102.
[2]王稚中,徐正晗.群體住宅框架剪力墻結構建筑施工技術[J].建筑技術開發,2018,4503:19-20.
[3]王輝.框架剪力墻結構建筑施工技術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8,08:15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