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20kV變電站繼電保護裝置是保證變電站穩定運行關鍵所在,文章主要以此為基礎對220kV變電站繼電保護改造問題及解決措施進行分析與探討,希望能夠為相關人員提供一些幫助。
關鍵詞:變電站;繼電保護;變電站改造;改造問題
引言
國家的現代化建設正在不斷的發展和進步,并對現有的基礎設施進行了優化和完善。實際上,人們的生活和電網建設之間的關系非常緊密,而且電網建設也會對國家的經濟發展產生影響。近些年來,我國不斷加強電網建設工作,并對現有的電網體系進行完善,尤其是220kV變電站繼電保護改造工作的開展。
1智能變電站相關概述
通過構建信息處理管控系統到智能變電站當中,能使變電站的信息收集與傳輸能力得以增強。在智能變電站當中涵蓋了數字化技術與網絡技術,不但凸顯出相關設施的智能性,而且便于統一管控變電系統內的相關配電設備。對于智能變電站而言,其中以一次智能化和二次網絡化為主要的特點,借助此種經營模式,讓變電站的經營成本進一步下降,使變電站相應的送電效率獲得提高。顯然,智能變電站運用智能管控模式,對從前變電站運行中的互感器飽和的問題進行了徹底解決,并使光纜運用形式也發生了變化,攻克了交直流串擾的難題。通過利用科學的繼電保護裝置,使從前不佳的變電環境獲得有效改進,確保了電力系統的穩定可靠性。實際上,針對智能變電站來說,主要涵蓋了變電的過程層、控層以及間隔層等部分,當變電間隔層與控層實施相關數據信息的管控時候,能實現數據的共享,讓變電站數據信息的處理水平得以提升,而過程層則凸顯出過渡的功效,以便確保變電站運行的穩定和安全性。
2220kV變電站繼電保護改造中存在的問題
2.1接地故障對變電站產生干擾
在變電站的內部設備運行的過程中,會產生比較大的電流量,在設備運行的過程中,外界的很多因素都會對其產生一定的干擾,所以一般會將變電站中的設備進行接地,這樣會對設備的運行安全提供一定的保障。但是變電站內設備的接地故障問題還是會經常發生,存在很多設備在接地的過程中會出現一系列的問題,那么就會導致電流從變壓器的中性點經過,之后接地網絡會對其進行傳輸,之后就會回流到故障點,導致電網中又有比較高的電勢差發生,會影響設備的正常運行,影響設備整體的工作效率。
2.2保護設備有待完善
繼電保護在智能電網運行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繼電保護設備也是智能電網繼電保護的基礎。這里智能電網對繼電保護設備提出了更為嚴格和細致的要求。電力企業需要結合繼電保護技術以及智能電網發展的基本現狀,購進符合技術要求的繼電保護技術。與此同時還要高度重視保護設備的性能,進而保證繼電保護的效果。若繼電保護設備出現明顯的運行故障,需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處理。充分、全面地了解智能電網的環境和繼電保護技術的基本情況,對于繼電保護設備的保護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2.3設備的接口連接線缺少規范性
與傳統的變電站相比智能變電站在其建設以及運營過程中都相對復雜的多,需要大量的設備配合運用,并且各種各樣的設備之間還需要通過合適的線路進行接口連接,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的確保智能變電站當中各設備的正常運行。不過在實際的運行過程中,為了實現各設備之間的相互連接需求,就必須使用大量的線路,同時還要求各設備必須預留足夠數量的接口,并且各種設備上的接口還存在著不同,這給智能變電站相關單位工作人員的工作帶來了一定的困難。
3220kV變電站繼電保護改造問題的解決措施
3.1主變壓器繼電保護改造
作為變電所繼電保護改造的關鍵內容,主變壓器繼電保護裝置的改造對于整體應用質量提升具有重大影響。實踐過程中,ISA-387G裝置是其常用的主變壓器保護裝置;在該系統中,變壓器兩側的斷路器調試是繼電保護的重要內容,長期以來,斷路器操作過程較為復雜,且危險性較高。因此在繼電保護改造過程中,電力工程人員就應注重智能化改造技術的具體應用,具體而言,其應通過遙控、遙信、遙測等改造技術的應用,在確保過流、重瓦斯以及差動保證技術應用合理的基礎上,實現主變壓器改造的規范化、科學化。
3.2電壓采樣回路改造
對變電站的SCDW文件重新進行配置和調試,在配置的過程中要注意,部分新增單位是不需要進行配置的:如新增間隔的保護裝置的通信參數或者是與新增間隔相關的虛端子連接的配置,總之與新增間隔的相關的信息和設備都不進行改動,主要是針對以下兩種已經參與到運行中的設備進行改造。第一種就是電壓采樣回路改造。該項改造主要是針對新增的母線接入到PT之后電壓的合并以及在新增母線合并到單元之后對新增間隔的融入,使新增母線和間隔能夠保持單元電壓的穩定,避免出現電壓問題,影響智能變電站的應用,從而對該地區的電網產生不良的影響。第二種,則是擴建間隔接入母線保護。但是擴建完成之后的配置都需要通過對SCD文件進行修改才能夠起到有效的實施,否則只能夠紙上談兵,根本無法應用。而修改SCD文件最為主要的作用就是重新下載和安裝保護母線文件CID,使其能夠對母線起到一個良好的保護作用。
3.3主變壓器間隔智能化改造
主變停電進行一次、二次、中性點電流互感器至合并單元接線,主變一次二次開關、隔離開關,中性點隔離開關至智能終端接線,主變本體(瓦斯繼電器、壓力釋放、溫度表等)至主變非電量保護智能終端箱接線,有載分接開關接線,光纜敷設,智能化設備組網并調試。新改造主變間隔投運前應停用220kV東母線,用母聯串接主變間隔方式進行充電,測試差動相位正確后,投入主變差動保護。具體測試方案在停電前報調度控制中心審批備案。
3.4饋線保護系統改造
確保饋線保護裝置的運行效率能夠有效的提升變電所電氣設備運行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實踐過程中,饋線的電壓等級不同,其相應的繼電保護裝置也會存在差異。因此在具體改造過程中,電力工程人員應注重饋線繼電保護系統與其應用的匹配性,確保整體繼電保護的有效發揮。就66KV饋線應用而言,南瑞ISA-351G裝置是其繼電保護的主要設備,其在接地系統和小電阻的應用下,實現了饋線系統的高效保護。與其它保護類型相比,ISA-351G裝置具有以下應用優勢:其一,ISA-351G裝置保護動力明顯較低,且具有一定的非直接性。其二,其改造過程的應用較為方便、快捷,且保護效果突出。故而在實際工程應用中,ISA-351G裝置在10kV饋線系統的得以深入應用。
3.5智能設備和新型電子傳感器的應用
智能電網的平穩發展需要高質量智能化設備的支持,利用智能化電子設備能夠更加準確地判斷電網設備運行的基本情況。也就是說在智能電網發展中需要一個穩定且功能齊全的控制中心設備,應覆蓋所有的環節,如電力能源的使用和轉換等。再者,控制中心設備也可幫助人們及時了解智能電網設備的運行狀況,第一時間發現問題,從而提高管理效率。電壓傳感器是應用最為廣泛的智能感應技術。人們可利用電壓傳感器來收集需要的數據,這樣也可為日后的設備故障維修提供準確可靠的數據支持,促進繼電保護系統的優化和完善。
結語
智能變電站作為電力行業高新科技發展的代表,隨著社會和時代的發展必將迎來更為快速的發展和擴建,解決在變電站擴建中所有可能遇到的問題,使變電站的擴建工程順利開展,是當前工作人員所需要研究的課題。要不斷的改進技術中所存在的缺陷,提升改造技術,減少擴建工作所帶來的停電影響,避免對地區供電產生不良的破壞。
參考文獻
[1]成景屏.智能電網框架下的繼電保護技術分析與研究[J].江西建材,2017(14):199.
[2]王震,李魯燕,李潔.對智能電網環境下繼電保護技術的分析[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中旬刊),2017(1):165-166.
[3]李融,郭凡.智能電網背景下繼電保護新技術的研究[J].工程技術研究,2017(3):34,38.
個人簡介:趙偉剛(1988—),男,漢族,大學本科,助理工程師,現從事電力系統繼電保護檢修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