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宇 李詩武 陳楨干
摘 要:本文運用文獻法、觀察法、調查訪談等方法,對籃球防守的攻擊性問題進行了分析研究,本研究從籃球攻擊性防守的概念、籃球攻擊性防守的指導思想、籃球攻擊性防守重要性的認識、籃球攻擊性防守在技術和戰術方面的表現形式、加強防守技,戰術訓練,提高防守的攻擊性、提高搶斷球能力、防守對手等方面進行分析研究,提出了籃球攻擊性防守訓練建議。
關鍵詞:籃球;攻擊性;防守
根據《籃球大詞典》中將攻擊性防守界定為:“攻擊性防守是在防守的基礎上主動出擊給進攻者以強大的壓力,控制進攻者的一種防守配合方式”;劉斌《淺談籃球運動中的攻擊性防守》中指出:現代籃球運動要求運動員必須攻守兼備,對傳統防守觀念的改變構筑了攻擊性防守的思想基礎【1】,只靠自然球權和對方自我失誤來進攻已成為歷史,攻擊性防守以積極的逼搶迫使對方犯錯誤,力爭在對方投籃前就奪得控制球權的新理念引導了防守水平向前邁進,一場球如能因防守而不斷取得對方投籃前的球權,減少對方有效進攻次數,降低對方控制球得分率,已成為取得比賽勝利的重要因素。
1.攻擊性防守的概念
攻擊性防守一詞最早出現于20世紀60年代的美國籃球理論界。但是,攻擊性防守概念的界定,至今沒有一個公認的、權威的定義。《籃球大詞典》將攻擊性防守界定為:“攻擊性防守是在防守的基礎上主動出擊,給進攻者一強大的壓力,控制進攻者的一種防守配合方式。”我國的《體育大詞典》對攻擊性防守的主導思想和主要表現進行了相關述論,但沒有提出攻擊性防守的準確概念。雖然攻擊性防守還沒有明確的定義,但人們對攻擊性防守的認識,已經約定俗成:一是個人防守的攻擊性,二是全隊防守的攻擊性。
2.攻擊性防守的指導思想及重要性
防守應是積極的行動,積極破壞對方的習慣進攻,限制對方的技術發揮,要明確防守是進攻的開始,防守是要兇猛地攻擊這一理念。只有堅強的防守,才能鞏固勝利擴大戰果,才能為進攻創造條件,使我們要做到“攻守兼備、能攻善守、攻守平衡”。
在比賽中,攻與守在制約和反制約的過程中相互促進,使其技戰術不斷發展和提高,一個球隊只注意進攻,不重視防守不是一個高水平的隊伍。任何“重攻輕守”、“以攻代守”、“練防守得不償失”等各種錯誤思想是不可取的,應轉變以防守為主的訓練指導思想,重視防守、研究防守、加強防守訓練,通過防守中一系列積極行動來爭得主動權【2】。
3.攻擊性防守在技術和戰術方面的表現形式
3.1個人的攻擊性防守
個人的攻擊性防守具有鮮明的破壞性和攻擊性。就防守姿勢而言,隨進攻隊員的動作及時地有針對性地進行改變。良好的姿勢為隊員突然改變身體重心進行搶、打、斷球等攻擊性動作提供了時間上和空間上的保證。就防守站位而言,防外線采用近身,搶前防守站位;防內線采用貼身,搶步卡位。就防守位置而言,近球區以多防少,運球區以少防多。就防守動作而言,以準確判斷,快速起動,不失時機地搶球、打球、斷球、蓋帽、緊逼封堵、夾擊,迫使對方失去有利位置或時機,以致失誤、失球。就防守能力而言,打破了以往大個防大個,小個防小個的常規。可見,扎實過硬的個人防守技術是實施攻擊性防守的前提和基礎。
3.2全隊的攻擊性防守
全隊的攻擊性防守主要表現為防守戰術上的綜合多變。具體表現為防區擴大,形式增多,有全場、三分之二場、半場的緊逼盯人和區域聯防有對位聯防,混合防守和多邊盯人,混合盯人等,運用是綜合多變,造成對方總是處在不適應或來不及適應狀態。
4. 攻擊性防守的培養
世界高水平的籃球隊員變被動型防守為主動型防守,積極地去攻擊進攻隊員,防守戰術中出現了半場帶夾擊式的盯人,各種區域緊逼,帶夾擊式的半場擴大聯防、綜合防守等等。代表現代女子籃球最高水平的美國女籃,她們在整個比賽中,就一直用各種攻擊型的防守,不停地追擊、夾擊圍攻對方的持球隊員,在球場上拼命地奔跑,大范圍地移動,補位、迫使對手傳球失誤或不到位,進行搶斷,使自己獲得進攻的機會。
攻守是相互轉化的,攻中有守,守中有攻,要使防守達到最佳效果,就要時刻準備破壞對方進攻,伺機搶斷,轉守為攻。只有這樣才能擴大戰果取得勝利。防守戰術多種多樣,無論采用哪一種戰術,都要力求體現出防守的主動性,加強防守戰術,才能增強防守的攻擊性。
4.1搶斷球能力的培養
4.1.1搶斷球時機
積極的搶斷是防守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合理地運用搶斷球技術,會加強防守中的攻擊力,迫使對方傳球失誤。首先斷球時機的選擇,陣地戰中的斷球時機,要在做好防守的原則上去選擇。對于籃下的防守更應該積極堵截,外圍隊員搶斷球主要是針對對方外圍之間的傳遞和對方外圍傳給內線的球,內線防守隊員則主要是搶斷由外圍傳到內線的球。
4.1.2協同補位時的搶斷球
可以根據場上的具體情況利用真假動作的結合誘騙對手,使其上當而突然出擊進行搶斷。利用假動作來搶斷球,是防守中不可缺少的。防守隊員不僅在盯人、聯防等防守中能搶斷球,而且在全場緊逼,半場區域緊逼中同樣也能搶斷球。后衛隊員更要是具備在堵截快攻時伺機搶球的能力。在對方一傳時,堵截對方的接應。
4.1.3搶斷球時要果斷出擊
搶斷球時要果斷出擊才能造成搶斷的突然性,才會造成對方的措手不及,達到破壞對方相互聯系的目的。搶斷球的成功多是在對方意想不到的情況下,或者在對方配合時大意所致。要想使對方意想不到就要突然,同時還要有勇敢精神,勇敢在搶斷球中起重要的作用。搶斷球成功有些是在高難動作的情況下完成的,如魚躍斷球后身體很可能要倒地,這樣的斷球除了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外,還要具有堅強的意志品質。因為勇敢精神會增強斷球的效果。綜上所述,這樣去積極搶斷球,才能加強防守的攻擊性。
4.2防守無球隊員
4.2.1防守不持球隊員的目的
首先是防接球,其次是阻截其空切路線和破壞掩護配合,在三秒區內不能輕易地讓進攻隊員來回穿插。外線防守則要積極地移動迫使進攻隊員退出習慣的攻擊點,要積極搶占進攻隊員想要搶占的點或面,使其改變原來的移動路線。
4.2.2防守位置的選擇
根據“球—我—他”的原則,使球、我、對手三者要形成三角形,破壞對手的傳、接球路線,不讓對手輕易接球并伺機斷球,在有球側45°地面區防無球隊員時要大膽靠近對手,不讓對手輕易接球,并應注意進攻隊員的掩護意圖,及時破壞其掩護配合。
4.2.3球在異側時
球在異側防無球隊員時,防其空切,在遠離球的弱側防守時,可大膽遠離對手,向籃下、向有球側靠攏,保護籃下加強協防。底線防無球隊員時,應堵住其移動路線,不讓對手在底線隨便來回穿插。
4.2.4在限制區一帶
在限制區一帶防守無球隊員時,應爭取側前防守,合理運用身體搶占空間、堵截對手的橫向縱向切入,始終保持“球—我—他”的合理位置,阻止對手在限制區內接球,加強對球的爭奪,特別注意加強擋搶籃板球的意識,積極搶位防守【4】。
4.3防守持球隊員
4.3.1目的
防持球隊員的目的是阻攔和干擾對手的投、傳、運、突,防守位置的選擇一般應處于球和籃之間的有利位置。對于持球隊員必須逼近防守,在精神上給對方以壓力【5】。
4.3.2投籃時防守
當對手處于投籃的距離和位置時,應靠近防守并積極干擾,阻止其起跳投籃,如對方起跳也應隨之跳起干擾封蓋,以影響其命中率,進攻隊員一旦在內線獲球,則應進行圍搶和夾擊破壞其投籃迫使外傳或違例。
4.3.3外圍防守
在外圍要偏于一側地防守持球隊員,根據對手的特點,只準對方向既定的方向移動,既可迫使其向內側移動,利用同伴的防守或迫使起向外側移動,阻攔其突破路線和造成停球夾擊。
4.3.4搶先防守
在防運球防突破路線時,應該快速搶先移動腳步,不斷調整防守位置及時在對手移動的路線上搶占合法的有利位置,用身體堵住對手的突破路線,借以造成對方撞人犯規,當對手運球后停球,要快速靠近防守,揮臂干擾迫使其傳反彈球或高吊球,在底線要堅決堵死持球者從底線突破。
4.4兩人夾擊
4.4.1原則
在現代籃球比賽中,任何形式的防守,都要體現出兩人夾擊的原則。在一區域內以多防少,其他隊員立即錯位搶斷或進行補防,才能使防守達到最佳效果。也就是說兩名防守隊員在預定的區域里同時上去襲擊一名持球隊員,其他隊員輪轉補位,隨時準備搶斷或保護同伴,經過全隊共同的努力,才能達到最好效果的保證。
4.4.2前后線配合
如果用夾擊防守,就要求防守的前后線之間要有緊密的配合,后線運動員必須準備迅速向前移動。同時,在必要時也要防守身后的區域,以防止對方輕易得分。如果防守隊能夠在進攻隊員剛要越過中線之后,運用有效的夾擊,那么防守最有效的。如果將進攻隊員逼至端線的一個死角并進行夾擊,都會形成防守所希望出現的局面。
4.5.綜合防守
在對抗性日趨激烈的現代籃球比賽中,人們又大膽地將多種防守形式和不同防守區域進行了合理的組合,并頻繁地加以變換運用,形成了獨特的防守戰術體系——綜合防守。綜合防守是在一個防守回合中,合理地組織和運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不同防守,并及時進行變化性應用的防守戰術。運用綜合防守戰術要體現出其主動性,針對性,隱蔽性,攻擊性和統一性【3】。
作為一個防守隊員不論在對方持球或無球時,都必須通過不停的敏銳判斷、迅速的分析,以爭取主動,采取對策與具體的防守方法去破壞對方的進攻,只有這樣才能增強防守的攻擊性。防守戰術多種多樣,無論采用哪一種戰術,都要力求體現出防守的主動性,加強防守戰術,才能增強防守的攻擊性。
在籃球運動中,只靠自然球權和對方自我失誤來進攻已成為歷史,現代籃球運動要求運動員必須攻守兼備、能攻善守、攻守平衡。在進攻和防守這兩大技術類別當中,防守往往是比賽取得勝利的重要因素,因此防守技術倍受球員的重視,攻擊性防守便是其中一種形式。
攻擊性防守是籃球運動發展中的一種防守趨勢,也是一場比賽能因其有效運用而取得勝利的重要因素,因此攻擊性防守成為一種在現代籃球進攻戰術不斷發展過程中越來越受重視的防守形式和策略。
參考文獻:
[1]劉斌.淺談籃球運動中的攻擊性防守[C].山東體育學院五專部球類教研室,淮北煤炭師范學院學報,2007年12月第28卷第4期.
[2]姚衛宇,劉連科.論籃球的攻擊性防守[C].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2002年2月、第17卷第1期.
[3] 盧亮球,黃春萍,成惜今.現代籃球運動攻防技、戰術及訓練發展新特點的研究[J].體育科技,2001年第22卷第4期.
[4] 周紹忠.略論“以球為主、球、人、區兼顧”搶位防守的原則及其運用[C].華中師院體系,2001年7月第21卷第4期.
[5] 宋麗萍.綜合防守的概念及其特點[J].籃球,1986年6月212-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