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寶華
【摘 要】目的:了解全椒縣居民現階段健康素養現狀。方法:采用多階段分層隨機抽樣方法,抽取全椒縣3個鎮15—69歲常駐人口共435人。結果:全椒縣居民健康素養水平為16.09%,基本知識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與行為、基本技能3方面素養水平分別為32.64%、11.03%和27.59%。居民六類健康問題素養水平由高到低依次為:安全與急救素養53.56%、科學健康觀51.26%、健康信息素養34.48%、基本醫療素養32.87%、傳染病防治素養17.70%和慢性病防治素養9.89%。結論:受性別、年齡、文化程度等因素的影響,全椒縣居民健康素養水平有待提高。
【關鍵詞】健康素養;知識與技能;現狀調查
【中圖分類號】R19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9)01-0253-02
為及時了解居民健康素養水平及其變化趨勢,分析健康素養的影響因素,制定健康素養促進行動的干預策略,為各級政府和衛生計生行政部門制訂相關政策提供科學依據,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組織開展了全國居民健康素養水平的動態監測。2017年全椒縣作為健康素養監測國家級監測點之一,現將全椒縣2017年監測結果報告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監測范圍 2017年全椒縣作為健康素養監測國家級監測點之一,按照多階段分層隨機抽樣(PPS)方法,抽取襄河鎮、古河鎮、馬廠鎮3個鎮,每個鎮分別隨機抽取2個行政村(居)委會,全縣計抽取6個村(居)委會。
1.2 監測對象 采取簡單隨機抽樣方法,每個村按照戶數構成比各隨機抽取70—100戶家庭,該家庭中所有15~69歲常住人口均作為調查對象。采用KISH表法,每戶家庭隨機抽取調查對象1人,全縣共對435人開展了問卷調查。
1.3 監測指標及評價方法 調查問卷采用國家統一制定的《2017年全國居民健康素養調查問卷》。健康素養內容分為3個方面:基本健康知識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與行為、基本技能。結合主要公共衛生問題,健康素養劃分為六類健康問題素養:科學健康觀、傳染病防治素養、慢性病防治素養、安全與急救素養、基本醫療素養和健康信息素養。
某方面或某類健康問題素養水平,指具備某方面或某類健康問題素養的人在總人群中所占的比例。判定具備某方面或某類健康問題素養的標準:以考察某方面或某類健康問題素養所有題目的分值之和為總分,實際得分達到該總分80%及以上者,被判定具備該方面或該類健康問題素養。
1.4 統計分析 調查數據進行雙錄入核對后,采用SAS9.4軟件進行統計分析。
2 結果
2.1 基本情況 本次調查的435人中,男性240人,女性195人,男女性別比為1.23:1。平均年齡43.35±14.65歲,15~24歲、25~34歲、35~44歲、45~54歲、55~64歲、65~69歲調查對象分別占12.41%(54人)、21.38%(93人)、13.79%(60人)、 28.74%(125人)、14.71%(64人)、8.97%(39人)。文化程度方面,不識字/少識字、小學、初中、高中/職高/中專、大專/本科及以上的比例依次為9.66%(42人)、20.00%(87人)、42.07%(183人)、18.62%(81人)、9.66%(42人)。
2.2 居民三個方面健康素養水平
2017年全椒縣居民健康素養水平為16.09%。男性健康素養水平為18.33%,女性為13.33%,男性高于女性。25~34歲組健康素養水平最高,為27.96%,65~69歲組健康素養水平最低,為2.56%。不識字/少識字者健康素養水平最低,為2.38%,大專/本科及以上者最高,為40.48%。居民三個方面健康素養水平:基本知識和理念素養水平最高,為32.64%;基本技能素養水平其次,為27.59%;健康生活方式與行為素養水平最低,為11.03%。居民健康素養水平和三個方面健康素養水平,在性別、年齡組、文化程度3個組內進行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表1)。
2.3 居民六類健康問題素養水平
2017年全椒縣居民六類健康問題素養水平由高到低依次為:安全與急救素養53.56%、科學健康觀51.26%、健康信息素養34.48%、基本醫療素養32.87%、傳染病防治素養17.70%和慢性病防治素養9.89%。六類健康問題素養水平總體呈現以下特點:男性高于女性;除15-24年齡組外,素養水平隨著年齡組增高而降低;素養水平隨著文化程度增高而增高。居民六類健康問題素養水平,在性別、年齡組、文化程度3個組內進行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表2)。
3 結論與分析
3.1 全椒縣居民健康素養水平為16.09%,高于全國水平14.18%。文化程度越高健康素養水平也越高,說明提高全民受教育水平是提高健康素養的前提條件。隨著年齡的增長,居民的健康素養水平呈現下降趨勢,尤其是65~69年齡組人群僅為2.56%。老年人相對年輕人受教育程度低,接受能力差,與社會人群交流機會少,社區健康教育應以老年人為重點人群,持續不斷地開展針對性的健康素養的普及和宣傳。
3.2 全椒縣居民健康生活方式與行為素養水平11.03%,明顯低于基本知識和理念素養水平32.64%、基本技能素養水平27.59%,說明知識和理念的認同并不等于健康行為的養成。不論個體還是群體,行為的養成需要有支持性環境,需要有健康的公共政策和良好的社會氛圍,需要全社會的努力,而且可能出現波動和反復。此次調查提示健康教育不僅要重視健康知識的傳播,更要重視行為干預和技能培訓。
3.3 全椒縣居民慢性病防治素養水平最低,僅為9.89%。近年來,我國慢性病發生呈“井噴”狀態,但城鄉居民對糖尿病、高血壓等常見慢性病的知識知曉率卻普遍偏低,出現慢性病防治中常見的“三高三低”現象,即慢性病發病率高、患病率高、致殘致死率高、知識知曉率低、控制率低、治療率低。慢性病的發生發展與不良的生活方式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慢性病防治應進一步強化居民慢性病防治知識和技能,引導公眾養成健康生活方式,有利于控制慢性病和危險因素。
3.4 健康素養的提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今后,我們要繼續將健康素養的提升作為一個長期的目標來抓,建立系統全面的健康素養評價體系,全面掌握居民健康狀況的變化,探討當前居民普遍存在的健康問題和解決對策。積極提出針對性的調整干預措施,使其適應居民當前的健康狀況,最終促進居民健康素養水平逐漸提高。
參考文獻
[1]佟麗,胡俊峰,侯培森健康素質與健康素養;《中國健康教育》-2010年
[2]肖瓅,陶茂萱健康素養研究進展與展望;《中國健康教育》-2008年
[3]嚴麗萍,魏南方,解瑞謙.城鄉居民健康素養比較研究;《中國健康教育》-2012年
[4]李新華《中國公民健康素養——基本知識與技能》的界定和宣傳推廣簡介;《中國健康教育》-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