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迎春 周曉靜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不斷發展,當今城市建設也進入到快速發展階段,這也對國土空間規劃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國土空間規劃對測量精度要求非常高,這就要充分利用先進技術保證國土空間規劃精度。GPS作為國土空間規劃中的核心技術之一,可以有效提升國土空間規劃效率和精度?;诖耍疚氖紫忍岢鰢量臻g規劃含義,分析國土規劃任務,最后探究GPS在國土空間規劃中的應用。
關鍵詞:GPS技術;國土空間規劃;應用;含義
引言
土地作為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礎資源,土地資源利用率、覆蓋率不僅會影響社會經濟發展進程,還會影響國內環境變化。土地利用每年都在變化,這樣才能夠滿足人類經濟發展需求,在土地資源調配當中,可以間接反映人類生產、生活的發展趨勢,這也突出了國土空間規劃的重要性。測量作為國土空間規劃的重要工作之一,測量結果是否精準會直接影響國土空間規劃水平,甚至是國家經濟發展。因此,我們必須要全面確保國土空間規劃質量,積極應用先進技術,如GPS、RS等,保證國土空間規劃精度和質量。
1.相關概念闡述
1.1國土空間規劃
國土空間規劃是指合理保護、有效利用空間資源,加強土地、海洋、生態等空間資源以及空間要素的統籌、優化,實現提升空間利用率、空間權利平衡的目標。在此基礎上積極探索“多規融合”模式下規劃編制、實施、管理、監督等機制。我國的國家空間規劃體系主要包括國、省、市縣三個層面。
國土空間規劃是完善市場經濟體系、強化宏觀調控的重要手段,國家各個部門之間、國家與地方之間利益要統一協調。以推動經濟發展戰略為目標,各部門結合自然、學科等條件,從而實現國家經濟、國土的利用開發,展開全方位規劃,這對國家基礎建設總體布局、資源利用開發、環境綜合整治工作開展有著重要意義,也是未來空間規劃中的重要依據。
1.2GPS技術
GPS技術也就是全球定位系統,可以為海陸空三大領域提供實時的信息,具有全天候、全球性、實時性等特點,可以搜集、檢測地面信息。GPS技術的應用前景十分廣泛,除了可以提供導航定位服務外,還可以用于地形測繪、國界測定、山體測高、板塊測量、地殼運動等等。在GPS技術基礎之上,還衍生出了GPS-RTK技術,是一種基于載波相位觀測值實時動態定位技術。該項技術可以實現實時定位、cm級別定位精度、使用效率高、作業時間短等優勢,已經在資源調查、空間規劃等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
2.國土空間規劃的任務分析
加強國土空間統籌規劃,全面推動農用地整治效率和發展進程,以改善農村生產條件為前提,強化農村建設用地整治,提高土地利用率,以集約、節約土地為重點發展方向。全面推動城鎮工礦建設用地整治工作,調節、優化生產群落,以合理利用土地、改善生態環境為核心,加快土地復墾工作。再者,建立健全相關制度體系,確保土地規劃標準得以實施。
3.GPS技術在國土空間規劃中的應用
3.1運行原理
GPS技術在國土空間規劃中應用十分廣泛,可以實現國土資源的實時監控、全天候監控。GPS測量系統中含有一個基準站、多個流動站、數據處理三個系統模塊構成。流動站、基準站通過無線技術連接,同時獲取一個時段衛星發出的信號。在施工GPS進行國土空間規劃時,基準站會接受衛星信號,并校正基準站信息,將校正之后信息傳輸給流動站。流動站在獲取衛星信號之后立即反饋信息,接收到信息流動站初始化工作后,控制器根據所反饋的信號信息計算流動站坐標,并構成三維坐標體系實現國土空間規劃與測量。
3.2 GPS在國土空間規劃中的應用流程
在國土空間規劃整理專項材料是不同比例地形圖、三維坐標。由于數據更新速度較慢,無法很好的反應國土規劃、利用情況,導致國土空間規劃成果難以轉化。在科學技術不斷發展中,完全可以應用GPS、GPS-RTK技術測量,可以實時反映出國土空間的實際狀況。
(1)數據獲取
在國土空間規劃中要應用大量的數據信息,結合GPS技術可以通過三角高程測地形圖、攝影測量、遙感等方法可以收集完整國土數據。特別是在一些特殊區域,GPS技術可以打破時間、空間的現實,獲取相關國土空間信息,有效提升了測量效率、降低了測量成本。
(2)基準點校核
應用GPS技術可以讓國土空間規劃更加靈活,通過調整基準點即可完成一個區域的測量,以某個基準點作為中心店,并在周圍或其他相鄰區域架設天線,通過無線技術或GPS技術連接流動站,4個基準點作為流動站校核點,保證流動站運行精度。在采集數據前需要對三維坐標進行校核和轉換,每個校核點采用三角架固定流動站,之后采集相關數據,包括測量空間的三維坐標、繪制圖形、點位放樣等。
(3)測量與規劃
通過上述工序完成之后,即可通過GPS對目標土地進行測量,流動站向衛星反饋信息,并形成國土空間圖像,圖像內容還會根據國土資源變化而實時調整。通過GPS與數據庫信息結合,即可呈現出國土空間勘測定界測量以及土地征收數據管理,保證外業和內業的一致性,自動化處理內業數據,確保數據統計精準性、查詢便捷性。完成測量后即可根據信息圖像展開規劃工作,結合農業區、工業區以及城市、城中村、農村等分布現狀以及規劃要求,優化規劃每個區域空間的未來規劃與發展任務,從而實現規劃目標。
(4)圖像獲取與增強
GPS結合遙感影像技術(RS)可以呈現出更加清晰的國土空間資源,應用多時相、多平臺、高分辨率的遙感數據。GPS獲取國土空間定位信息,RS技術與空間信息結合可以更好的表達出地物屬性,為后續規劃判斷工作提供參考數據。遙感影像可以分為多光譜遙感影像、衛星遙感影像、多波段衛星遙感影像、高分辨率衛星遙感影像等,可以根據不同需求選擇相應的遙感影像,可以也對一個地區多時段遙感影像融合,這樣即可在地物信息不變情況下獲得更加豐富信息的衛星圖像。
3.3 GPS在國土空間規劃中的應用優勢
(1)相比傳統土地空間規劃方案來說,GPS觀測點不需要通視,可以有效提升測量效率。在可以保證基準站設置精度的基礎上,能夠完成大面積區域測量。
(2)自動化程度高,提升操作便捷性。在控制器初始化后,會對測量空間的坐標進行校核,根據土地空間規劃實際需求自主設置測量點測定時間,通常一個人即可控制一個流動站,在短短幾秒鐘時間獲取三維坐標。將所測量的數據信息通過無線網絡直接傳輸到計算機上,之后對采集、處理后的數據信息處理和存儲。
(3)精度高,累積消除誤差。在國土空間規劃中,考慮到我國地形復雜多樣,并且測量精度要求不同,應用GPS-RTK動態測量方法,可以更好的獲取測量區域土地空間變化。在測量當中無需點對點互相通視,有效降低了累積誤差問題,確保測量精度。
結束語
綜上所述,測量作為國土空間規劃的重要一環,其中GPS發揮了極大的作用,不僅能夠進一步提升測量效率和測量精度,同時還可以降低國土空間測量與規劃的成本,并且應用GPS-RTK技術可以將測量誤差縮小到cm級別,確保采集信息符合國土空間規劃標準,并將測量數據存儲到數據庫當中,為后續國土空間規劃工作提供數據支持。
參考文獻
[1]金莉. 淺析GPS RTK技術在土地開發整理中的應用[J]. 陜西水利, 2015(2):126-127.
[2]唐雷. GPS技術在國土測繪管理中的應用[J].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 2016, 6(8):252-253.
[3]劉祥征, 劉昊. RS、GIS、GPS技術在土地規劃中的應用[J]. 工程技術(全文版),2018:266-267.
[4]鄭明能, 劉春瑾. 分析GPS技術在城鎮規劃中的應用要點[J]. 低碳世界, 2015(4):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