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波
摘要:隨著中國對有色金屬礦產資源需求的增加,勘探技術也在不斷提高。有色金屬礦產資源的開發涉及許多學科和領域。隨著有色金屬礦產資源開發的不斷加強,地表礦山和淺層礦產資源日益枯竭。本文對有色金屬礦產資源的勘查技術進行了研究,探討了我國有色金屬礦產資源的分布情況,闡述了有色金屬勘查技術的種類,并分析了我國勘查技術所存在的問題,以期能為相關工作提供參考。
關鍵詞:有色金屬;礦產資源;勘查方法;分析
1我國有色金屬礦產資源現狀分析
我國地大物博,有色金屬礦產資源的總量是十分豐富的,但我國人口較多,人均礦產資源占有量處于世界見底水平。同時,我國一些用量較少的有色金屬礦產資源較為豐富,但對于一些常用的大宗有色金屬礦產資源的儲量較低,例如銅土礦和鋁土礦的儲量較低。
2有色金屬礦產資源的特點
據權威預測分析,我國有色金屬礦產資源的儲存保有量僅有十幾年的時間,到2020年,只有不足20%的礦山可以繼續維持生產。所以,提升優勢金屬礦產資源的勘查技術非常重要。我國有色金屬礦產資源具有以下幾個特點:有色金屬礦產資源豐富、總量大,但受我國人口基數大的影響,使得人均有色金屬礦產資源占有率很低,位于世界第53位;雖然用量較少的有色金屬礦產資源豐富,但大宗礦產儲量基本不足。如,需求量大的銅礦的保有儲量約占世界總量的4.92%,鋁土礦的保有儲量約占世界總量的1.44%,鉛、鋅、鎳等其他有色金屬礦產資源的人均占有量也低于世界人均占有量;貧礦多、富礦少,開采利用難度大;中小型礦床較多,礦山規模偏小,超大型礦床稀少。目前我國發現銅礦產地約900個,僅小型礦床就占了88.4%,中型礦床占8.9%,大型礦床只占2.7%;因為礦石成分復雜,導致選礦難度增加,而且單礦種礦床少,共生伴生礦多,使得礦山的投資、建設、生產成本隨之加大。
3國內有色金屬礦產資源找礦思路
經過多年的科學研究和實踐積累,我國在有色金屬礦產資源的勘察和探測方面已經找到了適合我國大地構造和礦產資源沉積特性的有效方法。
首先是深部找礦思路,深部找礦的目標鎖定在既有的有色金屬礦區范圍內,通過利用井下巷探、物探、鉆探等手段,結合地面三維地震資料判斷深部是否存在著可開采的有色金屬礦床。
其次是邊緣區域的找礦思路,主要是針對既有的有色金屬礦區范圍進行重新探測,并重點獲取周邊資料,以期從礦區周邊發現新的具有開采價值的有色金屬礦產資源。
4有色金屬礦產資源勘查方法
4.1吸附烴、電吸附、吸附相態汞化探方法
與傳統的化探方法相比,此種化探法具有一定的優勢,能夠捕捉到蓋層厚、礦化信息弱的隱伏礦所致異常,有色金屬礦體中的成礦元素、伴生元素在后生地球化學作用下可部分轉化成可溶性離子,并且這些可溶性離子更易于向上運移富集于巖石土壤中,應用常規方法難以捕捉到這些信息。電吸附是用化學試劑和通電對樣品的特殊處理,就能提取這些與礦體關系密切的化探信息;吸附烴法原理與電吸附法相似,金屬礦及包體中富含有機質、干絡根、瀝青質等,礦體中的硫化物氧化使大量的吸附烴類氣體垂直向上運移,形成空間上與礦體密切相關的烴類異常,吸附烴化探新方法就是運用特殊的熱釋方法和精密的測試技術提取這些信息。
4.2地球物理勘查方法
地球物理勘查就是以物理學研究為原理,用來解決礦產資源勘查問題的方法。它主要是根據不同的礦體有不同的物理性質如磁性、放射性等作為勘查的著眼點,運用不同的器材和勘查方法,來推斷地球物理場的變化情況,通過大量的試驗和數據分析作為參考,從而推斷出我國礦產資源的面積和大概分布。
普查區域與通過航空預測勘探是在有色金屬礦產資源勘查中地質填圖的重要環節,其主要的參考指標是以地球化學與地質理論的實用性研究,如內蒙古的白云鄂博鐵礦和湖南的鉛鋅礦床就是通過此類技術勘查到的。如在探測內蒙古的白云鄂博區域是通過展開1/10萬航磁和放射性的測量來發現的;而湖南的鉛鋅生產基地是通過AM44航磁的異常,同時對該區域的水系沉淀通過放射性探測,并在H-51的異常值內進行1:2萬的土壤地球化學的測量,發現其中B-10和B-11號的化探異常,經勘查后評價可做為湖南鉛鋅的生產基地。
4.3地球化學方法
化學勘查方法是通過對地球巖石圈、氣圈、水圈、生物圈進行系統的研究,從而分析出其中化學元素含量、分布及分配變化,從而尋找礦產資源。此勘查方法具有分析面廣、系統分析元素多等特點。其勘查內容包括:巖石、土壤、水球、氣體、水系沉積物及地表植被。此方法為金屬礦產資源的勘查提供了較高的靈敏度和指示,測量速度和經濟實用性較強。例如,新疆的薩熱闊布——鐵米爾特的金礦、鉛礦、鋅礦、銅礦等礦田的找礦,則是在1/10萬區域分散流測量中發現了異常,然后對其進行了1/2.5萬次的聲暈測量。此化學方法以研究巖石圈、水圈、氣圈、生物圈、土壤圈、技術圈中的元素,分析其地理分布,探討它們在宏觀和微觀兩個層面尺度內的分配與遷移機制。
5有色金屬礦產資源勘查技術的運用要注意
要點礦產勘查技術運用的主要目的是達到以最少投入,最短時間,得到礦山開發所需的地質﹑礦產資源量、礦體分布情況等可用信息,所以為達到該目的,我們應注意以下幾點:第一,由于礦產資源深藏于地下,成礦地質條件和成礦規律復雜,具有較多的未知因素,這給礦產勘查帶來不小的風險。但礦產分布受控于地質條件,具有一定規律性,所以礦產勘查的各項工作都應在掌握礦區地質條件前提下開展,以地質學與礦床學相結合。第二,勘查工作一定要依據基礎地質資料和實地踏勘情況做出相應的勘查方案,尋求合理勘查程序,勘查工作不能一概而就,要分段進行,找到可用信息,從而依次縮小范圍,再篩選有效對象。第三,根據可用材料及地質材料與礦種信息找到各勘查階段最為優選的勘查方法和最佳的資金投入。
6結語
綜上所述,新疆地區具有豐富的有色金屬礦產資源,但是,由于沒有合理開發利用,使得礦產資源開發力度不夠,而且還會造成資源浪費。為了保證礦產資源的開發和有效利用,就要對積極改進礦產資源勘查技術,合理應用各各種類型的金屬資源,由此擴大金屬資源儲備量,改善新疆地區的有色金屬礦產資源的發展狀況。
參考文獻:
[1]雷漢云.礦產資源產業的整合及可持續發展[J].資源與產業,2017,15(03):29—33.
[2]劉思敏有色金屬礦產資源勘查方法探討[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7(03):164—164.
[3]唐敦成,焦建軍,張旭東.有色金屬礦產資源勘查的相關方法探討[J].民意科技,2017(02):15—15.?
(作者單位:河北省地礦局第六地質大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