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潤財
摘要:房屋建筑結構設計工作對于房屋建筑的整個建設過程十分重要,直接決定著建筑物的質量與安全。房屋建筑工程作為建筑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其他的商業建筑及公共建筑不同,房屋建筑直接關系著人民群眾的切實利益.因此對其進行結構設計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房屋建筑結構設計;常見問題;影響因素;注意事項
經濟的高速增長以及城市化建設進程的加快,促進了建筑業的發展,房屋建筑工程作為人民生活的場所,對其結構設計進行研究分析非常有必要。因此建筑結構設計人員要不斷提高專業技能,認真思考,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以確保設計的建筑物結構滿足使用要求。以下就房屋建筑結構設計常見問題進行分析。
一、房屋建筑結構設計中的常見問題
當前房屋建筑結構設計中的常見問題主要有:樁間距過小,樁身鋼筋籠長度不足,承重磚基礎采用多孔磚砌筑,房屋高度、高寬比超過現行規范、規程的限值,建筑結構設計的規則,板的要求等。(1)樁間距過小,不滿足規范對樁的最小中心距的規定,特別是試樁、錨樁之間的間距,往往被設計人員忽視,這直接影響了試樁結果的正確性。(2)樁身鋼筋籠長度不足,對擠土灌注樁,樁身鋼筋籠長度沒有穿越軟弱土層的層底深度,不能滿足樁基規范。(3)承重磚基礎采用多孔磚砌筑,是根據多孔磚墻體結構構造,地面以下或室內防潮層以下的基礎不得采用多孔磚砌筑。(4)房屋高度、高寬比超過現行規范、規程的限值,就現行的規范、規程給出了房屋的最大適用高度和高寬比限值。(5)房屋建筑結構設計盡可能規則,結構的布置才能更趨于合理,這是結構設計中十分重要的環節,這里的“規則”包含了對建筑的平立面外形尺寸,抗側力構件布置、質量分布,直至承載力分布等諸多因素的綜合要求。(6)板是建筑工程中的主要承重構件,是它將樓面,屋面的荷載傳給其周圍的墻或梁上,有些工程師在設計中為計算方便或因對板的受力狀態認識不足,簡單地將雙向板假定為單向板進行初步計算,使計算假定與實際受力狀態不符,導致一個方向配筋過大,而另一方向僅按構造配筋,造成配筋嚴重不足,致使板出現裂縫。
二、房屋建筑結構設計的影響因素
1、環境因素。工程結構設計在考慮結構穩定性和安全性基礎上,還需要全面考慮外部環境因素,包括空氣濕度、溫度和土質結構等,但就現狀來講,環境因素往往會被忽略,而這些因素對結構構件會產生重大的負面影響。不僅無法強化工程結構的穩定性和安全性,而且也會對工程結構帶來巨大隱患。
2、抗震設計不符合標準的因素。近年來我國在房屋建筑領域頒布了很多政策,對我國房屋建筑抗震度進行了明確的規定,即在小型地震中房屋建筑物不損壞、中型地震中可以對房屋建筑物進行修復,大型地震中保證房屋建筑物不會倒坍。但是一些房屋建筑工程項目中的結構設計人員,在設計過程中沒有重視房屋建筑物的抗震性,導致房屋建筑工程項目建設的抗震度不符合相關規定中的標準,對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構成嚴重的威脅。
3、房屋建筑結構設計中偷工減料的因素。主要體現以下兩個方面:(1)房屋建筑企業為了獲取高額的利潤,節約房屋建筑成本,在房屋建筑結構設計中偷工減料、過度節約,忽略了房屋建筑工程的整體質量與安全性能;房屋建筑企業選擇一些廉價、質量不合格的房屋建筑材料,增加了房屋建筑工程建設中的安全風險,尤其是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所需要使用到的鋼材;我國房屋建筑工程建設相關規定中明確對鋼筋的配筋率進行了確定,在房屋建筑工程不同施工環節中,要選擇相應的鋼筋配筋率。(2)一些規模較小的房屋建筑企業,為了節約房屋建筑工程項目建設中的資金成本,在房屋建筑結構設計中選擇冷軋變形鋼筋,這種鋼筋的韌性小、強度高、脆性大,不適合在現代房屋建筑結構中使用,而且對于房屋建筑物的抗震性有著嚴重的影響,使房屋建筑物無法達到抗震標準,增加了房屋建筑結構設計中的安全風險,不利于房屋建筑工程整體質量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房屋建筑物的安全性。
三、房屋建筑結構設計中的注意事項
1、地基結構設計中應注意的事項。地基是房屋建筑的最根本的環節,也是結構設計的基礎部分。地質因素是地基結構設計首先要考慮的條件。水文條件、房屋建筑的承載力情況以及地區抗震烈度等因素都要被結構設計綜合考量。在認真比對的基礎上,設計出合理經濟的基礎形式。基礎寬度小于2.5m時,要最先考慮諸如灰土條形基礎、四合土條形基礎等剛性條形基礎。在基礎寬度大于2.5m時,要采用比較柔性的基礎。對于沒有地下室、承載多的多層內框架結構,設計十字交叉梁條形基礎可以有效的減少地基的不均勻沉降。
2、地梁設計應注意的事項。在框架結構中,地梁的設計是結構工程師經常遇到的。它的作用是使地梁與基礎連接,地梁對基礎起拉接作用,一定程度的調整基礎不均勻沉降;當基礎埋置較深時,地梁與框架柱連接,降底了框架柱計算高度,地梁對框架柱內力分析有一定的影響;地梁是支撐底層墻體的受力構件。地梁的受力狀態與普通的框架梁的受力狀態不同,普通的框架梁在荷載作用下,梁產生變形不受其他介質約束,梁上荷載傳遞給框架柱;而地梁在荷載作用下,梁變形受到土的約束,一部分荷載通過梁底土的反力和梁側土摩擦阻力傳遞給地基;另一部分荷載傳遞給框架柱。由于土反力的復雜性,目前定量確定土反力和梁側土摩擦阻力還有困難。在工程設計中,有兩種處理方法,第一種是把地梁按一層框架梁計算,不計地基土的影響,把荷載全部傳框架柱。這種處理方法使計算模型與實際情況不符。地梁與框架梁不同,地梁處沒有風力、地震作用,也沒有水平變形,按嵌固考慮。
3、承重墻結構設計中應注意的事項。在理論上,承重強越是多的房屋建筑,該建筑的安全質量就越好。但是,過多的承重墻應用不符合結構設計中美觀大方的原則。結構設計者要在保證房屋建筑質量的安全性的基礎上,盡可能的減少承重墻的設計,對于不可取代的承重墻,要提高其抗剪的強度,選用強度等級高的承重墻建筑材料,提升承重墻抗壓、抗震能力。
四、結束語
房屋建筑結構設計不僅關系著房屋建筑的工程質量,還關系著業主今后的日常生活。因此需要設計人員能夠從實際出發,對房屋建筑進行科學、合理的設計,在確保施工質量的同時,還能為人們今后的生活提供方便。
參考文獻:
[1]戴國瑩,李德虎.建筑結構抗震鑒定及加固的若干[J].建筑結構,2009(4).
[2]王艷霞,建筑結構設計中的結構概念應用[J].中華民居,2010(10).
(作者單位:廊坊市奧瑞特建筑裝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