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輝
摘要:在眾多的公路建設過程中,較為常見的一種地質情況是軟土地基。公路工程軟土地基的處理水平不僅關系著工程的建設周期、工程造價等,同時也會影響到工程的施工質量以及質量管理水平。鑒于此,對公路工程施工中軟土地基的處理技術進行分析,有著十分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關鍵詞:公路工程;軟土地基;處理技術
1軟土地基概述
1.1軟土地基的特性
軟土作為一種土質,其本身具有很大的空隙、強度較低、凝聚力不大、滲透系數(shù)小而且蘊含豐富的水分。在公路施工中,軟土的特性會導致地基建設中出現(xiàn)幾種典型性問題。首先,由于它的變形性很大,抗剪強度很弱,當外界振動時很容易受到影響而發(fā)生變形,使地基下滑,導致地基下部土體被擠出。其次,由于軟土沉降不均勻,在沉積過程中會受到外界環(huán)境的感染發(fā)生路基沉降不均勻的現(xiàn)象。再次,軟土還有透水性低的特點,這就導致了地基每級載荷的穩(wěn)定性降低。最后,由于軟土壓縮性較高,所以在公路建設負載中,會由于建筑物自身重量的不均勻而產生大幅度沉降。
1.2處理軟土地基的必要性
軟土地基是公路工程建設中不可避免的問題,若不能妥善處理,則會導致路基沉降的不均勻甚至發(fā)生塌陷,進而造成嚴重的交通事故,不僅會為施工企業(yè)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同時也會危害人們的生命安全。因此在公路工程的施工過程中,必須嚴格按照標準進行軟土地基的處理,借助科學的處理技術,不斷提升軟土地基的處理水平,進而提高工程質量管理控制水平,全面增強公路工程建設質量,在保證施工企業(yè)經濟收益最大化的同時,減小交通安全事故的發(fā)生幾率,保證人們的生命安全。
2公路工程施工中軟土地基處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2.1沒有做到因地制宜選擇合理的軟土地基處理技術
目前,我國公路工程施工過程中,在進行對軟土地基處理技術的選擇時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忽視了對實際土質情況的分析,沒有做到因地制宜、科學選用。其中主要的現(xiàn)象是僅僅進行單一技術的方案設計,而沒有對不同軟土地基處理技術方案進行比較,從而使得方案不夠完美,結果不是技術方法選用錯誤,就是盡管方法合理,但工程成本較高,施工時間較長。
2.2施工設備落后
雖然我國公路工程建設發(fā)展迅猛,但是工程施工機械的發(fā)展滯后現(xiàn)象卻一直以來長期存在。即使一系列機械產品層出不窮,但還是不能很好地滿足地基處理技術的需要。施工機械相對落后的情況致使地基處理的質量不高,安全性較差。
2.3工程質量監(jiān)督管理不到位
目前,我國對于公路工程軟土地基的施工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和監(jiān)督,監(jiān)管部門對于公路工程軟土地基處理監(jiān)管工作缺乏責任心,往往對于施工企業(yè)和施工過程只是走過場,并且缺乏科學有效的質量檢測手段,對于一些地基處理質量和安全問題不能及時發(fā)現(xiàn),從而不能有效地保證施工軟土的地基處理質量。
2.4人員素質不高
在公路地基處理施工過程中,許多施工人員文化程度不夠高,而又缺乏熟練操作的工人,甚至施工之前不進行相關的技術培訓。事實情況證明不同的軟土地基處理措施都具有各自的特點,有自己的使用范圍,適用于不同的情況。對于文化程度不高的施工人員,他們在遇到具體情況時缺乏正確選擇出適合處理措施的能力,有些施工人員為了省時省力,偷工減料,得過且過,忽視了工程中的各項要求,達不到相關規(guī)定的標準,最終導致地基處理質量降低,增加了安全隱患。
3公路工程施工中軟土地基處理技術分析
3.1強夯法
在各類公路工程中,能用強夯法的工程比較少,一般情況下,強夯法只適用于黏性土、碎石土或者濕陷性黃土這類砂性土質的軟土地基。強夯法即借助重錘從高出快速落下所產生的沖擊力下砸,使得原本比較松軟的軟土地基在強力的擊打下,密度越來越高,最終達到堅硬、緊實的目的,以此來提升地基的承重能力。強夯法的操作相對來說比較簡單,所用時間也相對較少,效果卻很明顯,同時其操作成本也比較低,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使公路工程的經濟收益最大化。因此在砂性土質的軟土地基中,強夯法比較常用。
3.2換填法
換填法是將地基鋪設路線以下較淺范圍內的軟土取出去,填充一些高強度、抗腐蝕、硬材質、性能穩(wěn)定的材料,例如,素土、砂、卵石、碎石、煤渣、灰土、礦渣等(注意填充時要分層分類填充),然后通過手工或者施工設備,進行打壓、夯實,使其達到一定的密實度,形成標準的人工地基。當軟土層薄,上部荷載小,可以直接手工或機械方法壓實,同樣可以實現(xiàn)對地基加固效果。換填法的適用范圍是雜填土、淤泥、松散素填土、已經完成自重固結的回填土等地基處理。
3.3加載法
加載法憑借的關鍵是加載技術,而這技術關鍵是“使用認為壓制的方法來完善軟土的土質情況,運用重型壓路機實施反復壓實軟土,以把軟土中的空隙與水分排除,把軟土壓制成跟道路路基施工要求相符的土壤”。在應用這種技術進行軟土地基加載壓實時,要時刻對土質實施檢驗,切實保障壓實的實際效果,確保項目施工質量。
3.4深層水泥攪拌樁法
深層水泥攪拌樁的施工工藝主要需控制四個方面:首先是懸掛吊錘,將吊錘懸掛在主機上,調整水泥攪拌樁的垂直度,目的是使水泥攪拌樁的垂直度在標準范圍之內;其次要進行質量檢查,尤其是對水泥用量的檢查;第三是水泥攪拌的配合比,水泥攪拌時應該嚴格按有關標準要求進行;最后,運用灰漿攪拌機,按照事先定好的配比攪拌制備水泥漿,啟動攪拌機進行調整,使其一邊噴射一邊旋轉,然后將攪拌機下沉到預定高度后重復上下攪拌。需要注意的是,當攪拌機上升到預先設定的頂面標高時集料斗里的水泥漿應該剛好排空,使攪拌機的邊緣壓入地基中到達固定深度后再將其回升到路面上達到將泥漿和軟土攪拌均勻的目的。在攪拌時應該邊攪拌邊噴漿再進行下一根樁的重復操作。這種方法在軟土路基中被普遍使用。
3.5高壓噴射注漿法
在多種公路工程軟土地基處理技術中,高壓噴射注漿法也是操作方法比較簡單的一種,主要適用于砂類土與黏性土。該種處理技術是在鉆機的鉆孔當中,借助高壓設備形成高壓的漿液射流,在需要加固的軟土地層中插入注漿管,進而切割破壞土體。與此同時,必須要對漿液和土體進行攪拌,保證其均勻性,進而確保水泥土體有較高的強度以及截水帷幕的功用。需要注意的是,直徑比較小的土體顆粒會在水面上浮出,其他顆粒則會在向心力、重力等各種力的作用之下,和漿液混合,按照相應的比例進行重新排列。
3.6表層處理法
所謂表層處理法,顧名思義,就是處理軟土地基的表層,通常是通過添加一些合適的材料,然后再輔以合理化、科學化的排水技術,排除軟土地基中的大量水分,減少表層含水量,從而實現(xiàn)提高軟土地基強度的目的。此種方法的優(yōu)點是對軟土地基進行了有效處理的同時,所采用的技術對軟土地基較深范圍內土質結構的影響很小,能夠防范軟土地基剪切變形現(xiàn)象的發(fā)生。在使用此方法時應注意的問題是:不僅要排除軟土地基表層的水分,還要做沙土處理。其中排水處理可以依據(jù)施工現(xiàn)場的實際情況,挖一個排水槽溝進行排水;而沙土處理主要是針對水分較多但土層卻較薄的軟土地基,具體是鋪墊適當厚度的砂墊層,一方面起到輔助降低水分含量的作用,另一方面達到加固軟土地基的效果。
3.7排水固結法
不管是建設哪種項目工程都離不開對排水技術的運用。在建設公路中,通過對排水固結技術的運用,地基的強度獲得了有效的提升。除此以外,公路路基的沙井垂直方向與沙井還能夠獲得排水處理。在建設公路之前,能夠對結構自重漸漸加載與加載預壓的方法加以運用,讓路基空隙獲得有效的排水處理。在實施排水的時候,含有相對大水量的軟土地基要首先處理,為了把表層的水排除,還要挖一個溝槽,在布置溝槽的過程中,要加以應用當?shù)氐牡匦危€需要避免沉降情況的發(fā)生。在建設公路路基中通過對排水固結技術的運用,能夠使空隙的體積縮減,進而保證不會輕易的改變路基地形。
3.8機械碾壓法
在公路工程的軟土地基中,比較常見的土質即為黏性土,黏性土的壓實情況直接關系著地基的處理質量,甚至會影響到整個公路工程的建設質量。由于軟土地基一般情況下比較分散,故為了確保公路路面的平整性,應該對軟土地基進行合理的碾壓。而對負荷比較小且較薄的軟土層。
4結語
軟土地基處理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公路的基礎承載能力,是確保公路工程高效、安全運行的關鍵。相關工作人員要結合實際地質情況,正確選擇和靈活運用各種軟土地基處理技術,進行軟土地基加固處理,消除施工的安全隱患,保證公路工程施工的整體質量。
參考文獻:
[1]關于高噴灌漿技術在公路地基施工中的應用[J].陳德剛.黑龍江交通科技.2014(01).
[2]強夯法施工技術在道路軟土路基處理中的應用探討[J].梁鴻甲.黑龍江科技信息.2015(35).
(作者單位:河北省平泉市交通運輸局地方道路管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