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夢寧
摘要:對大學生就業難問題的研究顯示,農村家庭出身大學畢業生就業困難問題最為突出,尤其是農村背景的普通本科畢業生就業最為困難的群體,同時,農村家庭出身大學生就業困難導致“讀書無用論”在一些農村地區蔓延,進一步增強城鄉之間的教育不平等,擠壓農村青少年的上升社會流動空間和渠道,使城鄉社會經濟不平等長期延續下去,影響社會和諧穩定發展。對于農村大學生來說,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近年來,出現了越來越多的農村大學生放棄高考,或者畢業后的戶口性質與就業問題,陷入了人生中一次次的尷尬與迷茫中。本文從當今社會現實角度研究對農村大學生的影響。
關鍵詞:農村大學生;就業問題
一、農村籍學子的就業現狀分析
1、農村籍大學生就業壓力相對較大
現在的大學生和以前的大學生完全不一樣,以前的大學生畢業后包分配,即使不分配,找到一份像樣的工作也很容易,現在的大學生含金量和以前完全不一樣,因為現在的大學生人數太多,隨便一抓就是一大把,這也造成了大學生普遍薪資較低,更重要的是現在城市生活的成本太高,作為農村人在城市生活,不僅要承擔高額的房價,還有高額的生活成本,這些都是一筆不小的開支,而大學生本來薪資就不高,所以他們的生活壓力非常大,這就逼迫不少農村大學生回鄉工作。
2、農村籍大學生就業起點相對較低
作為城市大學生來講,家里幾乎都是有房有車,這給他們減輕了不少壓力,因為他們幾乎不需要買房,即使要買房家里也已經給準備好了,而這位農村大學生來講,他們幾乎一無所有,因為家庭條件本來就不好,這就要求房子、車子都必須依靠自己去奮斗,父母把他們送上大學去讀書,在買房買車上,再也不能奢望父母,因為父母把他們送上大學已經不容易,由于他們的起點低,所以在起步時,他們往往比別人落后,這也是農村大學生混的很差得一個原因。
二、學位貶值,競爭優勢減少
現如今大家的教育意識越來越濃厚,我國的大學生越來越多,近些年當代的大學生就業壓力大,已經是眾所周知的事情了。很多人士認為,這是因為大學擴大招生,導致畢業生急劇增加,這種增加的趨勢已經超過了需求量,也導致了本科的畢業證含金量已經大大減少。除了這些外在的因素,其實現在的大學生自身也有很多的問題導致了找不到工作。
現在的大學生在上學期間沒有爭取的價值觀還有強烈的就業觀念,在一開始,大學可以說是教育界的棟梁,每一位大學生都有自己的目標和對求知的信念,現在大學生只是單單的為了上學而上學,這就有了很大的區別。從很多的調查結果顯示,在就業的選擇上,選擇科研機構和中外企業占63%,選擇大中學校的占7%,在地域上,選擇大城市的占20.8%,選擇農村的只有5%。
在“學位貶值”的情況下,大多數大學生就像是被忽悠了四年,他們可能找到比農民工好點的工作,但是這份職業一定比他們以前預想中的差。中國人上大學的成本很高,然而他們收回的遠遠不夠,而且有些窮人家的孩子上大學,如果不是名牌大學,并沒有達到改變命運的地步,他們只不過不是在種地,而是在都市里的生活掙扎,沒有改變什么。農村家庭的孩子因為家境困難,沒有辦法上到好的小學、初中、高中,因此考不上名牌大學,也許有考上的,但是少之又少,所以他們大多數考上大學的就是一些學費昂貴的二流、三流大學,成本極高,畢業之后找不到好工作。
三、農村籍學子可利用資源相對較少
在當今社會似乎是呈現這樣一種形式,你沒有人脈,沒有關系,根本做不成大事。許多有著想法,有著雄心抱負的大學生,在這樣一種形勢下掙扎,四處碰壁,原本有著好機會被有錢人頂了,原本有著好名額被有關系的人給替代了,一次次的磨滅了青年的雄心壯志,最終青年失望了,失敗了。而導致這種失敗的原因,不是因為自己沒有實力、沒有想法,就是因為沒有關系,沒有人脈,沒有錢,這種赤裸裸的現實打敗了無數個有志青年,讓沒有背景、沒有錢的農村大學生何去何從?
四.當代大學生自身能力和態度有待提升
現在的大學生對于剛步入社會的適應能力和學習能力都趕不上,因為在大學期間,大部分人對學習都是不上心的,可以說整天都在虛度光陰,能力也在不斷地下降,而且很懶惰,更是缺乏了很多的公司都需要的經驗。并且對于問題的處理上,沒有自己的見解,沒有團結協作的能力,在工作的時候更不能很好的展示自己的才華和抱負,沒有更多的從業機會,現在的大學生對于自己的未來沒有任何的規劃。甚至很多的大學生有著只拿一個畢業證的思維,為了這些文憑可以幫助自己找到更好的工作,這樣的思想可以說是根深蒂固。
有的大學生會在大學時期刻苦,通過自己的努力考取證書;也有不少的大學生通過自己的手段博取公司的信任,其實事實并不是這個樣子的?,F在大學生的思想都是在自己有學歷,就應該找到一個不辛苦還高薪的工作,這可能嗎?
這已經是現如今大學生的生活常態了,很多的大學生在就業的時候都會選擇北上廣這些大型城市,就業壓力也是可想而知,很多的偏僻地區根本沒人選擇,所以很多的就業難的問題都是很多的大學生自己制造的,加上這樣的心理狀態,更是就業困難。
五、如何提高農村大學生就業質量
就業質量是指整個就業過程中就業狀況的綜合性概念。高質量的就業不僅有益于大學生,更益于整個社會的發展。
1、提升大學生自身能力
緩解這種就業難的問題,首先要做的就是大學生自身的改變,只有提升自己的能力和專業素養,才能更好的找工作。更要抓住自己身邊的一切機會,增加自己的實踐經驗,另外還要有自己的目標和自己的計劃,這樣的話你可以知道自己如何讓努力,一開始也要從基層做起,不可能一下子就成功,很多的成功都是一步一步走出來的,而不是一蹴而就。
2、積極開展就業指導
學校加強就業指導,對學生進行正確的指引,引導學生對自己正確定位,不少大學生缺乏對自己的全面了解,找不到自己的最佳就業方向,盲目求職。幫助同學進行全面分析,讓學生了解自己的特點。
3、完善就業機制
提高就業質量,最大的因素是要完善就業機制。從國家層面來講,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改變不合理的就業觀念,就應該從根本上完善與就業有關的教育體制、勞動力市場機制,競爭機制、戶籍機制,健全勞動規章制度,改善大學生就業的外部環境,為大學生就業、創業提供良好的政策支持。
參考文獻:
[1]、尹剛.學位貶值的原因和對策.[J]現代企業教育,2006,15(1)
[2]、秦建國.大學生就業質量評價體系探析.[J]改革與戰略,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