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彬 譚湘
摘要:水污染主要是指水中有害化學物質超標,水質受到嚴重影響。水污染會導致很多問題,比如水生生物的減少,飲用水的有害物質超標,環境的不美觀,惡臭氣味濃重等。據調查,我國正處于工業污染狀態,在污水排放處理方面一直在努力但成果甚微。水污染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是巨大的,即生態平衡被破壞,又影響了人們的正常生活水平。本文對環境水污染控制的有效技術措施以及政策制度措施進行了研究和分析,為解決水污染提供參考。
關鍵詞:水污染;治理;有效措施
1前言
中國水資源短缺,尤其是在中國北方。隨著社會經濟建設的不斷發展和進步,工農業的用水量急劇上升,給生態環境帶來壓力,使我國水資源更加稀缺。再加上隨著工業的發展,水污染越來越嚴重,使本來就稀缺的水資源更加珍貴。如果不能有效治理水污染,將影響我國的國民經濟發展,威脅生態平衡,降低居民的正常的生活水平。因此,水污染治理必須引起我們的注意。
2水污染防治中存在的問題
2.1水資源重復利用率低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水污染控制過程中最重要的問題是資源的低效利用。資金水平低導致投資大,但產量低。這樣,犧牲資源量來贏取利潤的價值,在短期內可能給公司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但從很久以前的角度來看,這是一種自我犧牲的發展形式,資源的稀缺性決定了這一結果。
2.2企業對水污染的不重視
目前,企業水污染管理過程中缺乏應有的重視。大多數公職人員只關注他們的直接利益,注意短期效應,并將經濟指標放在短期內高于一切。企業沒有自己的長期發展計劃,從不關注水污染管理。只有我們高度重視企業持續發展帶來的水污染嚴重性和其他危害,才能真正從源頭上解決水污染問題。而許多企業都將環保要求視為官方,隱藏海洋,隨意排放,任意污染。
2.3管理體系和技術不完善
水污染控制受到管理體系和技術因素的制約。如今,企業中有很多人不符合污水排放標準。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近年來經過改革的管理體制中存在的問題。但它仍然無法完全解決。作為一個漸進的過程,制度改革的影響主要受技術和配套設施等因素的影響。最后,執法不力,使一些企業的廢水排放達不到標準[1]。
3水污染治理的意義
3.1水污染的治理有利于解決我國水資源配比不足的情況
由于中國北方經常發生干旱,水資源十分稀缺,水資源短缺的情況不容樂觀。要解決這個問題,就要以水污染防治為核心,采取科學有效的方法控制水污染,減少水污染,提高水資源利用率。為減少水污染對環境的影響,水污染管理重視城市建設污水高排放工業區的治理,積極規范工業企業污水排放和城市排水管網。施工。然而,在水資源相對豐富的南部地區,水污染治理方法要求南方地區利用自身優勢從南向北轉移水,科學合理地規劃路線,使水資源可以有效利用等。水污染治理可以有效解決我國水資源短缺問題,使水資源發揮最重要的作用[2]。
3.2水污染的治理有利于城市建設的發展
對水污染的防治,不僅是環境保護部的責任,是需要全體人民的共同參與,企業和單位之間的密切合作及明確的責任分工。只有這樣,治理效果才能成倍增加。由于工業污染在城市建設中是不可避免的,工業排放的污染物通常會因工業產品的不同而產生不同的成分,盡管國家規定“誰污染誰治理”。但是,在實踐中很難實施。只有在使用科學的方法處理和處置有害物質后才能進行排放。然而,對于農業污染,其中大部分來自化肥和農藥殘留,水污染的處理要求人們積極配合控制要求。有機肥用于替代污染水源的化肥和農藥,通過公眾的合作,可以實現水污染的有效治理。因此,治理水污染有利于城市建設的發展,使人民能夠共同克服困難。
4水污染治理的措施
4.1技術措施
4.1.1物理治理措施
物理處理措施主要是通過分析水源污染源的大小,質量和密度,并采用物理方法將污染源與水體分離。如果水中的污染源是較大的,肉眼可見的,可以通過物理手段攔截等污染源,以達到治理目的。同時,物理處理方法通常有打撈法,重力分離法,氣浮法,重力分離法等,這些方法對于水污染治理是有一定效果的。
4.1.2化學治理措施
在水污染治理中,污水處理劑的應用非常有效。它不僅能有效溶解和中和水中的有毒化學物質,還能解決湖泊酸化,改善水質。污水處理劑是一種污水添加劑,分為無機廢水處理劑和有機廢水處理劑,其中無機廢水處理劑由硫酸亞鐵,聚合氯化鋁和聚合氯化鋁等組成;有機廢水處理劑由陽離子,陰離子和兩性聚丙烯酰胺。根據水污染的原因,可以使用不同的污水處理劑,如酸化湖水或河水,與氧化鈣化學試劑一起使用;為了治療各種藻類造成的水污染,可以用殺藻劑從根本上切斷藻類生物的繁殖,如果水污染是由水中過量的磷引起的,可以用鐵鹽溶解[3]。
4.1.3生物治理措施
許多微生物能夠將有機物分解成無機物,因此可以通過使用這些微生物來實現水污染的處理。人為地創造一個適合污水中微生物的生存和繁殖的環境,需要進行處理,以培養更潔凈的微生物,并使污染的水體恢復其凈化自身的能力。由于微生物最初生活在水中,可能不會留下像化學處理措施這樣的化學物質,因此使用微生物控制水污染沒有副作用,是控制水污染的最佳方法。隨著生物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完善,除了微生物的人工繁殖技術之外,生物膜技術,曝氣技術等也對水污染的治理發揮著出色的作用。
4.2政策制度措施
4.2.1強化污染源污水處理
所有污染源必須經過污水處理,經過合格處理后,才能在廠區排放口或工廠排放口排放;化工原料及化工產品,醫藥生產,造紙及紙制品,制革,紡織等企業采取合理管理措施處理部分高濃度有機廢水,確保廢水中化學耗氧量達到當地廢水排放標準或職業標準;應適當放寬食品加工和飲料企業排放的廢水中的生化好氧量,應獨立處理高濃度有機廢水,盡量采用綜合利用,電力,資源循環利用的方法,讓城市污水處理廠主要采集處理。
4.2.2加大財政投入
政府部門要明確部門和單位在城市污水處理中的責任,促進政府部門加強污水處理投資,使污水處理投資不存在資金短缺的限制。此外,污水處理也可以與一些金融機構合并,污水處理的成本可以提供貸款,這可以減少污水處理單位資金短缺的問題,使污水處理單位可以正常進行。也可以大力倡導節約用水,可以通過節約家用電器取代家庭用水,從而減少水資源的浪費。另外,我們還需要增加污水處理任務,使每個單位做好自己的工作,只要這樣就可以使污水處理情況有所改善或達到要求。
4.2.3環評制度的應用
對環境評估體系的不斷完善,加強了區域規劃環境評估體系。環境影響評估不應僅限于企業建設項目,而應由項目本身進行評估,并逐步擴展到該地區。根據該地區的總量,應進行生態環境和規劃的環境影響評估,以確定其是否符合相關的規章制度。其次,應根據國家指定的環境政策采用和評估戰略政策環境影響評估。
5結語
工業廢水的污染已經為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敲響了環境保護的警報,并為社會的未來發展和人民的生活質量起到了警醒作用。在進行了若干年污水治理之后的成效并不明顯,這就需要我們對污水的防治措施進行思考與反思。只有找出水污染的根本原因才能找到真正的解決方案,才能解決水污染治理問題。只有在技術和制度政策都完善成熟時,污水治理才會取得很大的進步。同時,污水的治理不僅是國家的責任,也是我們每個人、每個企業的責任,只有共同努力,才會使污水治理措施得到長足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李慶梅,黃海島.談環境保護中水污染治理的措施[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5(4):256-256.
[2]郭春,郭建萍.淺談環境保護中水污染治理的措施[J].河南科技, 2013(9):196-196.
[3]周新智.環境保護中水污染治理的措施分析[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5(4):142-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