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學斌 李寶龍 李公浩 王正方
摘要:環境問題是指全球環境或區域環境中出現的不利于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各種現象。當代大學生在環保問題上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提高大學生環保意識,培養大學生環保習慣是政府和學校刻不容緩的責任,大學生自身也應該加強學習意識。
關鍵詞:環保問題;大學生;環保意識;社會發展
在當代社會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的條件下,環境問題大量產生并且日趨嚴重,資源有限性又約束了人們無止境的對其欲望和需要的滿足,因而產生許多不友善的環境破壞行為。因此,普遍提高人們的環境保護意識是必要的基礎。環保意識是人們通過一系列心理活動過程而形成的對環境保護的認識和行為傾向,它由環保認知、環保行為傾向二種成份構成,其中,環保認知是環保意識產生的基礎,只有在對有關人與環境之間關系以及對環境保護的重要性、緊迫性有所理解的基礎上才有可能形成。但環保意識并不止于環保認知,這一過程通過對環境的危機感、責任感與道德感等使個體產生一定的行為傾向,這一行為傾向還不是行為本身,而只是作出行動之前的思想傾向、意向等,如愿意為保護環境而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生產方式或參與保護環境的活動等。環保意識將使人的行為具有自覺性和目的性,使個體主動地去認識、評價與保護環境,自覺地調整、控制自己的行為,使之更符合環境規范與環境道德。因此,環保意識是環保行為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前提,而對于環保行為的直接參與也會反過來加深人們對于保護環境的認識。環保行為是指行為主體在環保意識支配下的一切有利于環境保護和環境改善的積極做法。如隨時關上水龍頭,別讓水空流;盡量用肥皂而不用洗潔劑,減少水污染...........環保行為是以環保意識為基礎的,環保意識較強的人將具有較多的環保行為,反之,環保意識較弱的人環保行為較少。因此,我們可以通過強化環保意識來增進環保行為。
一.大學生與環境保護的關系
大學生在校環保意識,大學生從我做起,從點滴做起的環保理念,對大學生進行環保教育的重要性要求大學教育應當增加對非環境業學生進行環境教育。環境保護應當和各個學科充分聯系起來。環境保護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也是全世界的一個共同的主題。而大學生是社會的未來,是充滿活力和希望的一群青年,大學生對環境保護的認識,將很大程度上影響未來的環境狀況。大學生接受良好教育,可以說是社會各階層中最有思想,最懂道理的人。如果這部分人懂得環境保護,那么環境保護就擁有一一個強大的力量。大學生將來可能從商從政,成為社會精英,成為決策者。
大學生在大學主要學習專業相關知識,因此要求大學生將環保與自己的專業結合起來進行思考,這樣,環境保護就能滲透到社會的各個領域。最后一堂課上同學們踴躍發言,結合自己的專業談感想。讓我十分受益。各個學科研究方向不同,但是由于環境對社會各個方面都有很深刻的影響,環境學科和其他學科相互交叉之處有很多。對大學生進行環境保護的通識教育,要求大學生結合本身專業,這是十分有益的。
二.大學生環保意識現狀分析
1.大學生環保知識較為欠缺
目前,高校教育主要集中在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教育方面,涉及環境保護相關的課程開設的較為局限,根據上海師范大學教師陳源所做的調查現實,很多同學對廢棄物資源化知識、廢棄物無害化知識了解極少,既說不清其中化學機理的原委,也不明了掌握環保知識的重要意義。
2.大學生主動性不強
由于環境保護問題提出時間不長,很多學生對環保知識以及環境問題的危害后果知之甚少,加之學校教育方面的欠缺,致使部分大學生的環境保護主動參與意識不強。具體表現在:對廢棄物減量化的意識、對廢棄物分類的意識、節能減排意識、環?;顒訁⑴c意識等方面。
3.大學生環?;顒虞d體不多
目前,高校進行環境保護教育及環境知識普及的主要渠道是授課、講座、社團活動以及媒體宣傳等,從實際狀況來看,高校的環?;顒虞d體不夠豐富,除缺乏必要的環境相關課程缺乏設置之外,環保類學生社團的建設也沒有得到充分的支持,致使學生環保活動多以宣傳知識為主,很難深入到實踐動手環節,致使大學生對環境保護缺乏興趣,進而影響環保意識地培養。
三.提高大學生環保意識的方法
作為學校,舉辦講座,活動的都可以增加學生接觸環保的機會,而學生社團更應當發揮作用。今年環境保護協會的活動是“高校綠色賀卡行動”。他們提議不用紙質賀卡而用送水果的方式在大學之間表達新年圣誕的問候。在我看來,這種活動絲毫沒有效果。完全與環保脫離關系。而且在宣傳中看不到絲毫環保的意思,說是不要紙質賀卡,他們卻發給每個宿舍-一張紙質的宣傳單。對這樣的環保社團,我也無可奈何。現在的社團大多是一群官僚主義者,染盡了社會風氣,沒有思想,完全淪為拉關系,交朋結友的平臺。假借環保的名義,做一些反而損害環境的事情讓人不能接受。比如學校的植樹活動,是把樹從一個地方挖出來,然后再另一個地方種下去,如此簡單。有些活動,真的只是為了拍一張照片,寫一篇新聞稿而做的。這些沒有任何意義的活動,浪費了資源時間,又沒有收到任何效果。實在應當減少類似的活動。
每一點小事積聚起來對環保來說是一件大事,例如少打手機,減少輻射;帶水杯,不喝瓶裝水;用環保袋,不用塑料袋;節約用電,待機狀態下拔掉電源;節約用水;使用自然的清潔劑,減少合成化學清潔劑的使用;垃圾分類處理,對于可回收與不可回收的分類處理,能夠節省能源減少污染;參加環保志愿者社團,定期進行環保義務勞動;減少手機等電器的過度消費等等。同時,對于那些環境學科的大學生來說,親身參加實地污染調查這樣的環保活動,不僅能夠讓他們更加全面的了解調查地區的環境污染現狀,而且可以更加堅定專業學習的熱情和信心,感受學好環境專業知識的迫切意義和重要性,增強對環境問題的憂患意識和危機感。
綜合起來,先提高環保意識,提升環保行為傾向,然后正確的實行環保行為。大眾應該有珍惜資源、合理利用資源的意識,而環境保護者不但身體力行,還應做好環境保護宣傳工作。大學生在環境保護中應當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而不是一一個看客。這要求社會各個方面共同努力。大學生自己加強自身素質,多學習環境保護知識,與自身實際相結合。將來在生活工作中,把環保當作一種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