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偉
摘 要:船舶改裝的類型和技術要點應根據(jù)船東的具體要求進行研究。市場的變化對船舶質量提出了新的要求。船舶改裝是造船工業(yè)的一個重要分支,對保證船舶安全航行,發(fā)揮更大的經(jīng)濟價值具有重要作用。船體改裝過程中的變形往往對船體產(chǎn)生不利影響,甚至造成潛在的安全隱患。本文主要論述了船舶修理過程中出現(xiàn)的一些常見的問題,并針對性地提出了一些優(yōu)化方案,希望對我國船舶的改造與設計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船舶;修理;改裝設計;問題;方法
1導言
舵系是影響船舶運行性能和正常航行的重要設備之一。如果操縱船舶的舵系出現(xiàn)各種問題,后果將是災難性的。實施船舶改裝工程,提高船體設備的整體維修效果和更新頻率。這可以滿足運輸?shù)囊蟆D軌蛟诓煌瑮l件下進行船舶改裝類型和技術分析。繼續(xù)推進航運業(yè)整體質量和經(jīng)濟增長。
2船舶修理改裝設計的具體內涵
為了適應社會發(fā)展的相關需求,船舶必須提升自己的相關性能,以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tài),為社會做出更多的貢獻。因此,就相應的對船舶修理以及改裝設計提出了新的要求,利用現(xiàn)今的高科技技術,對傳統(tǒng)模式下的船舶、船體進行一定程度的修整改良。需要進行改良的船舶種類主要有使用時間比較長久的運貨船以及全回轉拖船等。以往的船舶進行修整的時候比較注重的是船舶整體的功能,而當下人們正致力于對船舶的綜合性改造,使其不僅具備必要的功能,還要適宜人們居住,具備高能的舒適性。
3船舶修理改裝具體內容
3.1船體涂裝工程
包括有船殼干舷、水線下、艙室甲板打砂油漆工程,涉及到油艙的清油,鋼板測厚以后,會有一些超標的鋼板需要換新或一些焊縫的修補。部分船舶涉及到船體結構改裝換新以及一些曬裝件的換新。鋼板或曬裝件焊接完畢后,需要油漆作業(yè)。
3.2輪機工程
主要包括主輔機修理工程、機艙泵浦、閥門、空壓機、造水機、鍋爐、甲板錨纜機、舷梯、救生艇架修理,以及電機馬達自動化系統(tǒng)的修理改裝。
3.3電氣工程
電氣工程一般分為兩項:常規(guī)工程如電機保養(yǎng)、照明燈等更換,以及自動化工程。自動化系統(tǒng)隨著船舶技術升級改造越來越先進,自動化程度也越來越高,船廠自動化故障檢修技術通常代表著船廠的實力。
3.4塢修工程
主要包括船舶進出塢,船舶拖帶移泊、船舶尾軸下沉量或間隙測量、尾軸封換新、螺旋槳修補和拋光探傷、舵銷間隙舵承修理等工程。
3.5服務工程
有船舶進出廠的解纜系纜以及移泊,壓載水飲用水的供應,消防、垃圾清理,岸電供應。
4船舶形成結構缺陷的原因
4.1結構蝕耗
船體結構缺陷中,結構腐蝕是一種常見的腐蝕現(xiàn)象,其危害性相對較大。結構腐蝕是由兩個因素引起的,一般是環(huán)境條件,一些涂層接觸面,當它接觸酸性物品或海水時,這是一個外部因素。環(huán)境因素,包括濕度和溫度,也是外部因素,而內部因素與鋼的性能和船體的內應力有關。腐蝕行為主要有電化學腐蝕、應力腐蝕、氣蝕腐蝕、海洋生物腐蝕和疲勞腐蝕。
4.2船體與電纜交叉
出現(xiàn)船體與電纜交叉的問題,是因為這個船舶并不具備良好的性能,功能也并不完善,不具備舒適的居住條件。船身狹小,船梁又相對不高,就會使得在進行有關設備布置時,出現(xiàn)該構件與電纜相互交叉局面。這是舊船體的不完善,有必要對它進行相應的修理改良工作。
4.3連續(xù)工藝孔而引起的變形
連續(xù)開孔是船體改裝和維修中常用的技術,尤其適用于雙層底、雙層板和甲板的位置。這種系列化的開孔方法會引起船體的連續(xù)變化,容易對船體應力結構造成大面積損傷,造成大面積變形。這種變形控制在實際維修和改裝中很難控制和避免,如變形過大。但是,它可能會引起船體結構尺寸和安全問題,給船體的質量和以后的檢驗和驗收帶來巨大的隱患。
4.4船舶缺陷造成的損害
一旦發(fā)生電化學腐蝕問題,會造成船舶結構的大量嚴重腐蝕,也會影響水密性和結構完整性,導致船舶局部結構不符合強度或構件損壞,最終這種破壞力會轉移到船舶的全部力量,這將逐漸導致船舶的毀滅。如果船舶構件因內部材料超載而損壞,許多材料在如此大的應力作用下會產(chǎn)生變形,從而影響船舶的整體承載能力、局部構件的損壞和船舶的結構完整性。最終會導致船舶結構缺陷,最終導致船舶的破壞狀態(tài)。因此,我們應該在日常生活中嚴格修船結。為了避免缺陷引起的有害結構變化,最終對船體造成損傷,應充分重視船舶的結構缺陷。
5船舶修理改裝設計措施
5.1改裝設計之前要制作科學合理的設計圖紙
施工前的準備工作是確保整個修理改裝設計工作順利開展的必要前提。改裝設計人員要結合具體的改良需求,現(xiàn)場考察需要改良設備的實際情況,綜合各種現(xiàn)實因素,制定科學合理,具有可行性的設計方案,設計方案要包括基本的改裝設計流程,以及需要改裝的相關功能。根據(jù)設計方案,規(guī)劃出船舶改造設計的圖紙,為正式開展工作提供理論依據(jù),也方便施工人員在正式工作前明確需要的技術設備,保證工作的有效進行。
5.2整體變形控制方案分析與說明
(一)船舶改裝前,應當做好船體形狀和尺寸的測量工作,為以后船體變形的評估和驗證提供依據(jù)。因此,在測量過程中應設置專用的、高精度的儀器,盡可能使用自動化設備,減少傳統(tǒng)手工工具的測繪。測量位置應高于主甲板,以保證測量精度。在切割船體前,應測量并記錄船體的縱、橫、縱狀態(tài);在施工過程中,應定期用規(guī)定的頻率進行試驗,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處理,避免過多的變形積累,造成大量的重水。RK和危險。
(2)浮態(tài)和對接狀態(tài)下的變形控制;基于船體結構,船舶處于靜水狀態(tài)時,主甲板上有一定的張力,大部分船舶改裝都是在這種情況下進行的,容易引起中拱變形,降低了某些材料的塑性,改變了尺度。如果橫艙壁與內地板之間的連接屬于重裝控制的接合點和力集中分散的樞紐,則可以保證力的有效傳遞。一旦結構失效,必然會導致傳動中斷,造成上部框架倒塌的危險,最終導致艙體尺寸的變化、艙蓋的變形和艙蓋的失配。
5.3漂浮方案的選擇
根據(jù)工廠設備、起重能力、分段生產(chǎn)精度控制、碼頭調度等因素。根據(jù)劃分能力改進新船體預制。先控制船塢,再反向對接船尾,然后開環(huán)切割尾段浮至碼頭,增加分段整體對接,與固定尾段對接,實現(xiàn)浮動定位。二級碼頭的焊接尾段和新段。三是船尾固定段與新段的浮動定位焊接。根據(jù)分割能力改進船體分割。在船塢前面,船尾和它停靠在一起。開環(huán)切割后,船尾部后,船首段浮動延伸位置為0.2-0.5m,碼頭位置降低。旋轉新的小段安裝和焊接位置。碼頭水的浮動、固定船尾、浮動定位和焊接的新時期。船塢內的浮動方案如圖1所示。
5.4甲板結構
甲板結構面積大,結構多。為了防止裂紋、變形和溝槽腐蝕,應注意以下部件。在正常情況下,橫向甲板條、艙口角、艙口蓋和艙口蓋應在本地更新。新構件的鋼板厚度可適當考慮,焊接時鋼筋可適當加強。如果有許多常見的裂紋,必須查明原因,并設法進行徹底的修理,以避免以后多次發(fā)生類似的情況。
結論:船舶修理和改裝設計是一個比較復雜的過程,需要綜合考慮諸多因素。因此,船體修理和改裝行業(yè)發(fā)展迅速,船體改裝過程中的變形控制對保證經(jīng)驗接收和航行安全具有重要意義。實際的改裝過程應該得到很好的控制。
參考文獻:
[1]林華.船舶改裝類型分析及技術要點[J].中國修船,2015(2):15-17.
[2]孫海虹,吳秀恒,楊永謙.船舶結構維護問題的可靠性方法[J].武漢交通科技大學學報,2015,11(03):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