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框架剪力墻結構建筑施工技術的有效落實,一方面能夠為高層建筑工程體系的構建提供更穩定的功能使用空間,使建筑結構荷載力環境持續處于穩定;另一方面,憑借施工技術的深入鉆研,更便于統籌整體施工質量,并基于技術水準的不斷提升,增強施工效率并降低施工成本。本文基于框架剪力墻結構形式及特性展開分析,在明確技術應用同時,期望為后續建筑工程體系的構建提供良好參照。
關鍵詞:框架結構;剪力墻;建筑施工;應用分析
框架剪力墻結構主要應用于高層建筑施工中,憑借此種結構形式不但能夠有效縮減框架構建的尺寸,使建筑功能空間得到極大的拓展,降低整體結構的荷載,同時憑借兩種結構體系的特點,更有助于提升建筑物的穩定性與承載能力。因此,框架剪力墻結構建筑施工技術對于應用需要得到著重關注,以便高層建筑體系構建質量得以保障。
1 框架剪力墻結構形式及特性
1.1 框架剪力墻結構形式分析
框架剪力墻結構主要是由框架結構與剪力墻結構兩種形式組成的結構體系,兩種結構在結合施工期間,可采用剛接與鉸接的方式增強建筑結構體系的整體性,使荷載力傳導環境更加穩定。期間,結構設計者必須根據地區巖土質量與抗震烈度數據設置適當的剪力墻體系,而后在此基礎上提供框架設計方案,才能使建筑工程側向剛度得以提升,避免建筑功能空間的使用質量受到影響。
1.2 框架剪力墻結構特性分析
在分析框架剪力墻結構特點過程中,需要分別從受力特性、抗震特性、剛度特性以及形變量特性角度深入分析,以便更深刻的了解框架剪力墻結構體系應用范疇。
首先,框架剪力墻的受力特性主要是借助框架整體性與剪力墻剛性相結合的形式,使框架在經受不同程度荷載力的環境中,能夠持續保持穩定性與形變量系數的結構體系。在高層建筑施工期間,憑借剪力墻結構的整體性,更便于承擔水平荷載的影響。
其次,框架剪力墻結構體系的應用,能夠借助框架的荷載傳導性能縮減地震環境對建筑功能空間的影響。期間,憑借形變量與抗震烈度等數據的管理,更便于合理配置框架與剪力墻的剛度關系,避免烈度范圍內地震對結構質量造成影響。
再次,框架剪力墻基于荷載力傳導特性的不同,在剛性選擇方面更應該根據結構承載力需求進行設計。而當結構體系基底彎矩低于總彎矩的1/5時,框架的剛度要求較高,以便滿足荷載傳導與地震質量的要求,而結構體系基底彎矩高于總彎矩的4/5時,框架剛度可適當降低,出于結構在地震環境中的適應性考慮,設計者應加強結構的抗震與減震性能。
最后,形變量是基于不同荷載環境對材料影響而不斷變化的數據。框架剪力墻結構承受外界荷載過程中,為避免框架結構側向形變量對結構材料與穩定性造成損害,通常需要剛度較高的剪力墻結構限制形變量數據,由此降低框架結構體系的相對位移。
2 框架剪力墻施工技術應用分析
2.1 放線測量的技術應用
放線測量技術的目標是根據工程圖紙與巖土質量環境,為建筑結構體系施工提供詳細的數據參照,以此保障建筑工程結構體系穩定性的優勢。在此期間,放線測量人員需借助全站儀與水準儀測定工程基土數據,判斷基土環境與抗震烈度等數據可能對建筑工程造成的影響,再將數據傳遞至設計單位,以便為設計單位提供圖紙設計基礎。而后,在工程施工期間,測量人員需要根據圖紙內容對建筑結構定位、標高與基礎埋深等數據進行監測,以確保工程施工能夠順利開展,同時避免對工程結構體系的構建質量造成損害。最后,在工程審核過程中,測量人員可根據圖紙對已經竣工的建筑進行全方位檢測,以便為審核人員提供詳細的數據參照資料,判斷建筑工程是否存在使用隱患,以便為建設單位的經濟權益提供保障。
2.2 鋼筋工程的技術應用
在開始鋼筋工程以前,施工單位要仔細核對與檢查選購的鋼筋材料,確保材料的材質達到施工標準。而在具體的鋼筋施工技術應用中,要加強施工的細節處理。首先要確保鋼筋箍筋的固定工作符合工程要求,在施工中可以借助定型模具來輔助箍筋的固定,從而防止在固定過程中鋼筋出現滑落現象。在箍筋固定全部完成以后,施工人員還要嚴格按照施工標準進行檢查和審核,保證鋼筋的固定位置和箍筋位置符合實際的施工要求。其次,在鋼筋焊接過程中,要利用電渣壓力焊焊接直徑較大的鋼筋,而用綁扎搭接接頭來連接直徑較小的鋼筋,對不同型號的鋼筋材料進行有效區分,并把鋼筋材料進行分組,以便于鋼筋焊接工作高效有序地完成。在焊接鋼筋時,要保證鋼筋之間有一定的距離,避免進入箍筋加密區,不能混淆工程施工中的梁柱節點,并特別注意梁柱節點的施工位置,以符合施工標準和程序的鋼筋施工來提高剪力墻結構的質量。
2.3 模板工程的技術應用
框架剪力墻的模板工程包括混凝土模板施工和支撐模板施工。混凝土模板施工的重點和難點就在于梁柱的節點處,墻體模板材料的選擇也會對混凝土木板的施工質量起到直接影響。施工人員需要更具建筑層高和建筑環境選擇合適的材料,并嚴格控制混凝土強度等級,確保建筑外觀墻體的整體施工效果和內部結構的總體施工質量。為避免墻體出現嚴重裂縫,施工人員通常會選擇多種混凝土完成施工。在進行支撐模板施工時,要進行反復的模擬實驗,確保在模擬實驗結果符合考核要求以后,再進行正式施工。
2.4 混凝土工程的技術應用
混凝土施工技術的應用要點包括:首先,采用優質混凝土材料,并檢測材料的合格率。混凝土的施工工程會影響建筑物框架剪力墻的抗震性和剛度,是保證建筑施工質量的重要工作,而混凝土的施工效果與混凝土自身的材料質量密切相關,混凝土材料質量出現問題將會導致混凝土的施工技術水平大大降低。其次,要嚴格按照工程的施工設計配置合適的混凝土,保證混凝土的配比符合建筑施工標準,保證能為建筑工程施工提供最優質、最合適的材料。最后,要始終保持施工環境的衛生和建筑物的整潔,及時清理各種建筑垃圾,并在澆筑混凝土以前仔細清理墻面、模板等部位的油漬和雜物,確保施工效率及質量。
3 結束語
框架剪力墻施工技術的有效落實,不但能夠為高層建筑工程體系的構建提供更詳細的施工技術引導平臺,使工程管理水準與效率得到顯著提升,以此維護建筑結構體系的施工質量,同時憑借框架剪力墻管理制度的不斷優化,更便于從傳統技術中衍生出新型施工技術,以便為后續建筑工程體系的構建奠定扎實基礎。故而,在論述框架剪力墻結構建筑施工技術應用期間,必須明確框架剪力墻施工技術的特性與難點,并提供完善的技術補償方案,增強工程施工的可控性,才能使后續高層建筑工程體系的構建得以更全面的技術保障。
參考文獻
[1]洪毅.框架剪力墻結構建筑施工技術應用[J].冶金叢刊,2017(6):51-52.
[2]陳育仁.淺析框架剪力墻結構建筑施工技術的應用[J].建材與裝飾,2016(13).
[3]趙紅兵.框架剪力墻結構建筑施工技術的應用爭議[J].建筑安全,2016,31(2):47-49.
[4]陳秋百,張偉.研究框架剪力墻結構建筑施工技術及應用[J].建材與裝飾,2017(38).
作者簡介:鄭麗剛,身份證號:230103198311162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