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浩
摘 要:基于我國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的產業背景,筆者對新能源汽車行業的人才需求進行調查,提出中職學校應增設新能源汽修專業的構想,并對開設新能源汽修專業的實施方案給出相關建議。
關鍵詞:新能源汽車 ;人才需求 ;教學模式
一.新能源汽修專業設立背景
近年來,人們越來越意識到環境保護和節約能源的重要性,傳統燃油汽車對于環境的污染和能源的消耗,使得我國開始探索發展新能源汽車行業,對新能源汽車推出了一系列財政補貼政策,包括減免車輛購置稅、政府補貼購車款、補貼電價、大舉建設充電設施等,對新能源汽車行業全方位扶植。各地方政府也對燃油汽車出臺搖號和限號政策,鼓勵市民購買新能源汽車,保護大氣環境。
在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近幾年來,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實現了飛躍式的發展。2011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僅為0.82萬輛,而到了 2017年,全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增加到77.7萬輛。據專家預測,到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將達到年產銷200萬輛以上,發展速度令人震驚。新能源汽車行業的飛速發展,將會加劇與新能源汽車相關的技能人才需求。而中職院校作為培養國家汽車維修工的搖籃,為滿足行業人才需求,保證學生充分就業,增設新能源汽修專業勢在必行!
二.新能源汽車行業對人才的技能需求
通過筆者對幾家新能源汽車生產廠家及4S店的走訪得知,該行業對于初級從業人員的需求主要體現在銷售服務人才和生產維修人才兩方面,具體需求見下表:
根據新能源汽車行業對于兩種不同類型人才的需求,我們可以對中職新能源汽修專業進行分方向定向培養,一年級時統一學習汽車基礎知識,二年級時根據學生選擇的不同就業方向學習相應的專業課程,這樣既可以降低學生學習難度,讓學生學習以后就業會用到的知識,也可以節約學校教學資源,縮短人才培養周期。
三.中職學校增設新能源汽車專業的實施方案探究
(1)建設校內實訓基地
職業教育不能“紙上談兵”,要想開設新能源汽修專業,必須建立相應的校內實訓基地。目前,純電動力汽車、油電混合汽車基本占據了大部分新能源汽車市場,學校應根據這兩種車型和不同的課程設置整車實訓室、電池實訓室、電動機實訓室、新能源底盤實訓室等,并購買相應的教學設備。學生學習專業課程時,教師應把課堂設在實訓室,實行“理實一體化”教學,使學生通過親身實踐來掌握該專業的動力原理、操作方法等。
(2)實行校企合作教學模式
新能源汽修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為培養具備汽修專業理論知識,并具備較強專業實踐能力和良好職業精神的人才。要想實現這一目標,學校須跟企業簽訂協議,實行“校企合作、產教融合”教學模式。學校可采取聘用企業資深技術人員為校內兼職教師、成為專業建設專家委員會等方式,讓有經驗的企業技術人員來到課堂給學生講課,讓學生能真正掌握企業需求的專業技能。另外,學校可與企業合作,建立校外企業實訓基地,讓學生到企業里實習,了解將來的就業環境,樹立職業意識。
(3)提升師資力量
“要想學生吸收一滴水,教師須有一個海洋”。要想培養新能源汽修高技能人才,必須有一個理論扎實、技術精湛又精通教學的高素質教師隊伍。新能源汽車技術本身比較前沿,學校應要求教師定期到企業實習,掌握核心科技技術。另外,學校應致力于打造“雙師型”教師隊伍,實行學歷證書和職業資格等級證書結合的雙證書制度,讓教師不僅懂理論,也能強實踐。
(4)打造新能源汽修課程體系
對于新能源汽修課程體系的建設,學校可參考傳統汽修專業的建設,并在此基礎上加以創新。另外,學校應積極參加新能源汽車企業技術研討會,邀請企業專家共同制定專業課程體系方案,共同編寫專業課程教材,保證學生所學內容“不落后,不超綱”。
參考文獻:
[1]王雪萍:中職學校新能源汽車技能人才培養研究
[2]莫軍:中職學校新能源汽車(純電動)核心課程的開發研究
[3]曹曉娟:新能源汽車運用技術專業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