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文
摘 要:中國具有五千年多年的歷史,而且還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所以在很早的時候就已經擁有了自己的美術史,就比如中國繪畫和書法,都是非常胡煌的存在。到了上世紀,經濟的發展,思想的開放,西方藝術的進入,對中國美術史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其中西方的額美術思想和方法以及特點都影響了中國美術史,向著現代化的方向發展,不斷地趨于國際化。本文就探索西方藝術史觀對中國美術史的影響。
關鍵詞:西方藝術史觀;中國美術史;影響;分析
引言:中國對于美術的研究在很早的時候就已經開始,至今已經有了很久遠的發展史,在中國的美術發展中更加重視傳統,就比如在明朝的畫作中可以看見唐朝時的影響,清朝的畫作可能會與宋朝的畫作具有相似性,是在原有的美術作品上進行臨摹創新。因此會發現,中國的美術大多都是在宮廷、學院以及田園山水中的創作。一直發展到上世紀,西方的藝術被傳入到中國,隨著思想上的開放,人們開始學習西方的藝術,也改變了中國美術的發展新方向。
1. 中國美術史與西方藝術
1.1 中國美術史
中國可以說是最早擁有美術史的國家之一,在古代,中國的畫作更多的是描繪的古代宮廷,學院以及山水田園,比如北宋畫家范寬的《溪山行旅圖》,描繪的北方山水,畫出了北方山川的險峻和氣勢磅礴,畫面上表現出了全景式的構圖。此外還有唐代的仕女圖,比如《簪花仕女圖》,還有比較著名的《授經圖》《備騎出行圖》《步輦圖》等等,都是我國美術史的代表作品,同時也展現了我國美術的繪畫特點。其中《清明上河圖》更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是北宋張澤瑞作的,生動的記錄了當時中國北宋都城的城市面貌以及當時各階級人民的生活狀況,此畫內容豐富,描繪繁多,結構嚴謹、繁而不亂、段落分明。課件中國具有豐富的美術底蘊,其藝術的展現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和醇厚的藝術內涵,而且具有生動的歷史痕跡,他更多的是當前時代的描述,比如《授經圖》《備騎出行圖》《步輦圖》都是當時唐代的真實描繪,以及《清明上河圖》更是現實的寫照。另外中國美術作品也體現出了中國時代下的思想意識,就比如中國古建筑繪畫,其布局都是有著一個組織規律,其體現了封建社會長幼有序、內外有別的思想,從畫中就可以看出家中的主要人物等。
1.2 西方藝術
相比較中國美術,西方藝術更具有想象力,擋在鑒賞一篇西方美術作品的時候,往往讓人不知所措,只有對西方的藝術發展進行一個解讀,才能體驗到西方藝術真正內涵和藝術中的人文情懷。西方藝術史的發展可以總結三個時期,分別是古希臘羅馬時期,其美術崇尚的是理想主義和寫實主義相結合的一個原則,具有莊重、和諧的氣息,其代表作就有《刺殺者群像》《阿波羅像》等;文藝復興時期,是歐洲思想文化運動,其藝術思想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完成了中世界至資本主義時代過度,資本主義革命開始,其中有比較著名的就是達芬奇的《最后的晚餐》、《蒙娜麗莎》。第三次是十九世紀,技術和經濟上得到了進步,其中藝術的古典藝術被浪漫主義替代,開始向著寫實主義發展,其中比較著名的任務就是梵高,代表作有《星月夜》、自畫像系列、向日葵系列等。
在上世紀,西方藝術引入了中國,中國的畫家也開始研究學習西方藝術的手法特點,也讓我國的美術史發生了改變,在今天,美術也開始了專業性的研究,就包括了對西方藝術的研究和對中國美術史的研究,在小學高中都設立么術課程。就像高中,美術課程的內容就是對中西的美術進行鑒賞。
2 ?西方藝術史觀對中國美術史研究
從上世紀開始,西方藝術流入中國,中國的美術史也開始發生變化,逐漸向著現代化的方向發展。
2.1 具體的實例分析
在上世紀,西方藝術史觀念和方法被大量的引入到中國,其中比較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就有騰固、柯律格等,其中騰固是在上世紀三十年代出現的,也是現代形態的中國美術史學奠基人,其具有在日本和德國的留學經驗,他的中國藝術史寫作中就體現了西方藝術的特點,另外是采用西方藝術史觀來研究中國藝術史,他就是李樸園在研究中國藝術的時候受到了唯物主義史的影響。此外還有就是在上世紀中后期的英國學者柯律格等一系列西方藝術人員開始了中國美術史的研究,也就讓中國美術史在國外得到了發展。
2.2 西方藝術史觀對中國美術史具體影響
2.2.1 藝術風格
藝術風格學是西方美術史研究的一種新的方法,在研究的重視作品的藝術的風格分析,管理藝術風格學的研究,最早是在德國留學的騰固將這一史學方法引入了中國美術史研究中,其中著作了《唐宋繪畫史》,就朱咋混個根據風格劃分歷史時期,將風格作為一個新的劃分依據,完全打破朝代的限制,提出可以將唐宋繪畫根據其風格分為五個時期,分別是前史至唐初,盛唐,盛唐之后,五代及宋代前期,宋代中期和后期,雖然他這一觀點海村子啊很多的問題,并沒有得到廣泛的認可,不符合實際發展,但是其藝術風格學是真正的引入到了中國美術史的研究中,在今天的教學中,把藝術風格也作為其中的一項,不論是對古代美術還是現代美術的鑒賞,都會涉及到對其風格的鑒賞,進一步的了解其內涵。
2.2.2 視覺結構方面
在上世紀,海外華人更是加強對中國美術史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也就提出了視覺結構分析,其主要是在中國某一作品斷代的時候,就可以從形式結構上來進行分析,根據中國傳統畫史的特點,從形式結構上來進行分析,鑒定斷代作品的相關信息。其中代表人物方聞就從視覺結構方面分析了中國山水畫的發展,對藝術風格學進行了新的探討,對每一時期的畫作都進行了一個研究,提出了相關的觀點。同時也反對了藝術風格學,提出了其存在的弊端和問題,這一方法在中國美術史的研究,得到了修正和補充,也為傳統的只憑借經驗堅定中國美術作品進行了一個拓展。
2.2.3 圖像藝術
中國的圖像藝術具有很久遠的歷史,早在漢代就已經出現了圖像藝術,比如在東漢的墓室和祠堂,首次將繪畫藝術與禮器藝術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東漢時期的繪畫藝術也引起了學者的關注其中比較著名的就是巫鴻,對東漢美術進行了研究,并且發表了《武梁祠:中國古代畫像藝術的思想性》,起終點就是對圖像的一個研究,根據圖像來分析其流行和解讀人類歷史,采用圖像的方法分析東漢時期作品的相關裝飾的意義。他發現了圖像子啊研究中的中啊喲性,并闡述了圖像法在沒啥事中研究的意義。之后,中國美術史的研究也就更加重視圖像的研究與判斷。
3.結束語
文章主要是探索西方藝術史觀對中國美術史的研究,第一部分對西方藝術史和中國美術史進行一個詳細的闡述,并且列舉了相應的代表作和其特點。第二部分就分析了西方藝術史觀對中國美術史的影響,通過實際的案例提出了藝術風格學、視覺結構方法以及圖像研究法。
參考文獻:
[1]何文婷.西方藝術史觀對中國美術史研究的影響[J].美與時代(中),2017(11):6-7.
[2]楊蘭亭.中國美術史研究受西方藝術史觀的影響及其對策[J].美術教育研究,2016(03):61.
[3]常寧生.建構與整合——中國藝術史研究與西方藝術史理論[J].藝術學界,2015(02):21-36.
[4]陳池瑜.中國美術史研究受西方藝術史觀的影響及其對策——以滕固、李樸園、柯律格、方聞為例[J].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05):133-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