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目的:探討艾灸減輕胃癌化療所致惡心、嘔吐的臨床效果。方法:對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在本院消化腫瘤內科接受治療,同時留存有完整治療與護理干預信息的160例胃癌化療患者的醫療數據進行整理并作為研究的基礎資料;隨機將患者分為對照組(n=80)與觀察組(n=80);對照組采用常規治療方案,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艾灸足三里穴治療。結果:觀察組惡心治療有效率為88.8%,對照組惡心治療有效率為70.0%(P<0.05);觀察組嘔吐治療有效率為96.3%,對照組嘔吐治療有效率為75.0%(P<0.05)。結論:在胃癌化療所致惡心、嘔吐的治療中引入艾灸干預方案,能夠更好地緩解患者惡心、嘔吐的臨床癥狀。
【關鍵詞】 艾灸;胃癌化療;惡心;嘔吐
胃癌是臨床上較為嚴重的一種惡性腫瘤疾病,目前臨床上對于胃癌的治療以延緩病情與降低患者病痛為主,未提出有效的根治方法。在胃癌的治療中化療是較為常用的方式,但是,化療所帶來的副作用也十分明顯[1]。臨床上,接受化療治療的胃癌患者一般有較為嚴重的惡心與嘔吐現象,從而對患者的生活與心態均產生了嚴重的不良影響。為此,加強對患者惡心、嘔吐的臨床干預就成為各方探討的重點問題之一。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對2017年10月到2018年10月在本院消化腫瘤內科接受治療,同時留存有完整治療與護理干預信息的160例胃癌化療患者的醫療數據進行整理并作為研究的基礎資料;隨機拋擲硬幣將患者分為對照組(n=80)與觀察組(n=80);其中,觀察組:男48例、女32例,年齡40~65歲、平均年齡(57.15±2.20)歲,平均住院時間(10.02±1.22)d,平均化療次數為3次;對照組:男44例、女36例,年齡42~65歲、平均年齡(57.70±2.25)歲,平均住院時間(10.10±1.25)d,平均化療次數為3次;一般資料無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西醫常規治療:含鉑化療方案(FOLFOX4方案,使用藥物:L-OHP、CF、5-FU)+腫瘤專科常規護理+單純止吐治療。化療當日起,靜脈滴注鹽酸托烷司瓊注射液(江蘇恒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20061193,規格:5mL:5mg/支),1次/d,至本次化療結束。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艾灸足三里穴治療:從化療當天開始艾灸治療,每天早上艾灸足三里穴1次,直至本次化療結束。
課題名稱:中醫適宜技術對惡性腫瘤患者生活質量影響的研究。課題編號:GSWSKY2017-80
作者簡介:王雅寧(1979-),女,本科,主管護師。研究方向:腫瘤臨床護理
兩組患者均接受相同的個性化護理,主要包括:護理人員嚴格按照醫生開具的藥物處方來指導患者進行藥物治療,對于患者在用藥上存在的不明確方面進行解答。在患者治療的過程中為幫助其樹立治療的信心,也為緩解患者的焦慮、抑郁等心態,對患者進行必要的情志干預,以幫助胃癌化療患者形成對疾病治療的積極心態與主動配合的意識。此外,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護理人員還應當進一步優化病房環境,從而增加患者的感官舒適度。
1.3 評價指標
根據患者治療后的惡心、嘔吐情況來進行評價。
惡心分度:0級、Ⅰ級、Ⅱ級、Ⅲ級,依次代表無惡心現象、輕微惡心、中度惡心、重度惡心,惡心治療有效率=[(0級+Ⅰ級)/總患者人數]×100%。
嘔吐分度:完全緩解,即無嘔吐現象;部分緩解,即每天嘔吐次數不超過2次;輕度緩解,即每天嘔吐次數大于2次但不超過5次;無效,即每天嘔吐次數大于5次或出現其他與嘔吐相關的嚴重癥狀;惡心治療有效率=[(完全緩解+部分緩解+輕度緩解)/總患者人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利用SPSS 20.0處理數據,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當P<0.05時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惡心治療效果對比
觀察組有71例患者取得了0級、Ⅰ級的治療效果,惡心治療有效率為88.8%;對照組各有24例、32例患者取得了0級、Ⅰ級的治療效果,惡心治療有效率為70.0%(P<0.05)。見表1。
2.2 嘔吐治療效果對比
觀察組嘔吐治療有效率為96.3%,對照組嘔吐治療有效率為75.0%,組間比較差異顯著(P<0.05)。見表2。
3 討論
我國胃癌高發,每年因胃癌而造成的醫療資源耗費與人員死亡數據均較高。在胃癌患者治療的過程中化療是較為常用的方法,但是,化療藥物進入胃部后會造成5-HT3物質(胃腸嗜鉻細胞釋放)含量的增加,進而導致迷走神經出現異常興奮的情況并引發惡心、嘔吐的現象[2]。臨床上惡心、嘔吐現象的發生使得患者較為不適,影響患者堅持治療的信心與情緒。為消除或緩解患者惡心、嘔吐的現象,臨床上提出了多種干預措施,其中,基于中醫理念的艾灸模式近年來得到了越來越多的認可。
艾灸是指以艾絨或者其他藥物為材料, 點燃后放置在體表腧穴部位燒灼、溫熨,通過藥物本身的刺激作用及灸火的溫和熱力作用給機體以溫熱刺激,通過經絡傳導,達到溫通經脈治療疾病的目的。艾灸治療中的溫熱刺激是其療效的主要特性,疏通經絡是其主要的作用機制[3]。此外,臨床上采用艾灸治療也具有低成本、低操作難度以及無不良反應等優勢。本文研究顯示,在臨床上加用艾灸干預能夠提高整體惡心治療有效率與嘔吐治療有效率。張燕華指出艾灸干預的引入對于改善胃癌化療所致惡心嘔吐具有直接促進作用,能夠更好地減輕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的不適感[4]。因此,在胃癌化療所致惡心、嘔吐的治療中引入艾灸干預方案,能夠更好地緩解患者惡心、嘔吐的臨床癥狀。
參考文獻
[1] 孫存桂.穴位按摩配合艾灸緩解惡性腫瘤化療患者惡心嘔吐的效果觀察[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4,18(22):153.
[2] 瞿學琴,李軍梅,劉洋,等.艾灸配合耳豆壓穴法對惡性腫瘤患者化療所致惡心嘔吐的療效觀察[J].甘肅醫藥,2017,36(04):284-285.
[3] 劉艷玲,鄧力.熱敏灸防治惡性腫瘤化療所致虛證惡心嘔吐的臨床療效觀察[J].浙江中醫藥大學學報,2017(03):249-251.
[4] 張燕華.艾灸聯合穴位注射預防胃癌化療所致惡心嘔吐療效觀察[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5,15(4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