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立紅
【摘 要】 目的:探討腦出血患者術后早期吞咽障礙的臨床康復護理措施及其效果。方法:取本院收治的22例腦出血術后早期吞咽障礙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病例選取時間為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按照不同護理干預方法分為觀察組(11例,應用康復護理聯合針對性綜合護理干預方法)和對照組(11例,應用常規護理干預方法)。采用統計學分析兩組腦出血術后吞咽障礙患者的護理總滿意度評分、吞咽功能改變情況。結果:觀察組腦出血術后吞咽障礙患者的護理總滿意度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腦出血術后吞咽障礙患者的吞咽能力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腦出血術后吞咽障礙患者的綜合護理干預效果顯著。
【關鍵詞】
腦出血;吞咽障礙;康復護理;干預效果
吞咽障礙是中老年人群中較為常見的神經系統疾病。而腦出血最為常見的并發癥即為吞咽障礙,吞咽障礙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呈現逐年上升發展趨勢,其中男性人群發病率顯著高于女性人群[1]。本研究將通過選取本院22例腦出血術后吞咽障礙病人作為研究主體,分析腦出血患者術后早期吞咽障礙的臨床康復護理措施及其效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取本院收治的22例腦出血術后早期吞咽障礙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病例選取時間為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按照不同護理干預方法分為觀察組(11例,應用康復護理聯合針對性綜合護理干預方法)和對照組(11例,應用常規護理干預方法)。觀察組中有9例男性患者、2例女性患者;平均年齡為(78.89±5.65)歲,平均體質量為(63.66±12.22)kg,平均病程時間為(10.25±2.65)年。對照組中有10例男性患者、1例女性患者;平均年齡為(79.05±5.61)歲,平均體質量為(63.70±12.17)kg,平均病程時間為(10.30±2.62)年。兩組一般資料無統計學差異(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應用常規護理干預方法。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應用康復護理方法。首先,進行心理護理。護理工作人員應該給患者給予充分的尊重和理解,對不善言辭患者需言行并行,保持親和的語氣;對于性格固執患者,切忌橫加指責。積極指導腦出血術后吞咽障礙患者張開雙手,耐心解釋,選擇患者心情平和時加以健康宣講;詳細告知腦出血術后吞咽障礙患者家屬有關疾病知識,使用恰當的語言和表情與患者建立良好的關系,便于提高積極性。為了避免患者發生排斥情緒,必須引導患者自行慢慢進行吞咽活動,必要時加以護理干預處理。由于腦出血術后吞咽障礙患者多伴有入睡困難障礙,因此可以為睡眠障礙患者提供安眠藥。為患者創造一個溫和的環境,在床邊設置護欄,加強安全護理,預防意外事故的發生。另外,按時對患者的身體各項指標加以檢查,獲得患者家屬的支持,積極和患者家屬溝通。進行心理健康教育,針對不同患者的不同心理狀態,護理工作人員要提供針對性地心理疏導,再緩解患者的負性心理情緒,使得患者能夠正確面對疾病的發生和發展過程;其次,飲食護理。由于患者手術后處于高代謝狀況,所以必須保持充足的營養。護理人員叮囑患者多食用高蛋白質和高維生素的食物,多吃新鮮水果,不斷加強營養,提高患者的抵抗力和免疫力;除此之外,還需要多喝水,預防便秘的情況出現;戒煙戒酒,禁止攝入辛辣和刺激等食物;另外,并發癥指導。叮囑患者保持呼吸道通暢,若有痰液,需要及時向護理人員反映,預防肺部感染問題出現;定期翻身,預防褥瘡的發生。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腦出血術后吞咽障礙患者的護理總滿意度評分(采取本院特制問卷調查表,總分為100分,其中不滿意為60分以下、滿意為61~80分、非常滿意為80分以上)、吞咽功能評分(評分越高表示吞咽功能越好)[2]。
1.4 統計學方法使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用(±s)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進行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腦出血術后吞咽障礙患者的護理總滿意度評分比較詳見表1。
2.2 兩組患者吞咽功能評分比較見表2。
3 討論
根據國內研究資料顯示,46%以上的腦出血患者會出現吞咽障礙。護理干預方法能夠積極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繼而提高遠期功能的改善效率。吞咽障礙的康復治療為認知期開始至食物進入到病人食道位置的過程。其治療的主要目的是通過借助不同性質的食物,讓病人能夠做到最佳的吞咽方式,最大限度地提升病人的吞咽能力;而間接治療方法目的在于改善病人吞咽過程中需要進行的肌肉和神經運動,并非要求病人能夠真正吞咽食物,另外間接的治療能夠借助神經可塑性方法進行作用。需要特別指出的是,腦瘁中病人的中醫辨證穴位按摩實際上就是一種中醫療法,通過對病人相關穴位的刺激,達到改變血液循環以及刺激神經等目的[3]。
腦出血術后吞咽障礙患者在臨床中更難以治愈,老年人群由于皮膚彈性逐漸衰退,水分逐漸流失,繼而易出現皮膚破損癥狀,易并發感染。腦出血患者一旦出現吞咽問題,不僅僅會提高護理難度,而且會給患者帶來極大痛苦[4]。腦出血術后吞咽障礙患者一方面受疾病本身因素的影響,另外一方面由于機體衰退而引起器官受損,部分腦出血術后吞咽障礙患者甚至出現其他器官組織感染狀況[5]。在明確相關危險因素之后,可采取預防性護理干預措施,降低皮膚損傷發生率,提高腦出血術后吞咽障礙患者對護理工作人員的總滿意度評分。本文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腦出血術后吞咽障礙患者的護理總滿意度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腦出血術后吞咽障礙患者的吞咽功能評分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
參考文獻
[1] 張苗.腦出血術后護理中臨床護理路徑的效果評價.中國保健營養,2016,26(03):76.
[2] 顧愛紅.臨床護理路徑在高血壓腦出血微創手術患者中的應用.齊魯護理雜志,2013,19(20):21-23.
[3] 鄧優群.臨床護理路徑在高血壓腦出血微創手術患者中的應用.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5,25(15):166-168.
[4]? 何海燕.臨床護理路徑用于腦出血患者圍手術期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評價.吉林醫學,2015(11):2411.
[5] 王艷芳,祝秀玲.臨床護理路徑在腦出血患者護理中的應用.中國醫學創新,2014,33(16):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