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昕翔
摘 要:綠色人力資源管理理念被有關專家提出。據悉,企業可以通過合理的環保人力資源管理,有效降低企業破壞經營環境的程度,提高競爭力。可持續理念和生態環境保護意識的產生,使企業管理問題更加注重其經營活動對環境的影響,如何在保障企業經濟效益的狀態下,不影響環境,從而提高企業競爭力,加快企業不斷發展。隨著社會日益關注可持續發展和企業環境問題,綠色人力資源管理也應運而生。實施綠色人力資源管理,可以降低各種不良影響的發生率,不斷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
關鍵詞:綠色人力資源管理; ?企業發展; ? 重要性;
引言:
企業在經營活動中要重視環保,樹立企業健康形象。企業的戰略和環境管理有著重要的關系。特別是人力資源部門的管理尤為重要。由于能源潛力大,企業在環境保護中發揮著人力資源機構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企業與生態和諧共存,為實現良好的長期發展,推動綠色力量管理機制是最有效的途徑。企業在管理環境污染上承擔著非常重要的責任和義務。在各種各樣的生產經營活動中,企業采取重視環境保護的措施,對于樹立綠色企業形象是很有幫助的。企業管理戰略的轉換與環境管理有著密切的關系。人力資源是比較特殊的能動性資源,因此具有較高的價值創造性。
1略述綠色人力資源管理的定義
綠色人力資源管理來自發展可持續發展的內容。環境管理的概念是在可持續發展概念建立后共同制定的。學者指出,環境管理通過企業活動、企業管理系統和企業結構的改進和規劃來應對環境變化。環境管理系統,在組織中應用,產生一定的優勢,并可以永久地引入企業管理。為了促進環境管理系統的良好應用,協調和協調企業管理的不同職能是特別重要的。可持續人力資源管理的概念隨著環境管理系統的不斷發展而出現,同時促進了生態人力資源管理概念的建立。在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實踐中,應該管理綠色人力資源的“知識促進職員”的積極參與,其實踐活動主要包括:能源節約辦公室、網上教育、電話交流、電話會議;為促進輪班制及電子文件等相關內容的職員的增強是否有利,也是人力資源管理、促進低費用、高效率發展、職員忠誠度和職業度高、最終實現的宏偉戰略目標。
2綠色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性
一是對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強烈要求。經濟管理方式受環境和世界趨勢的影響,最適化的經濟發展方式,在競爭中可以發揮作用。在可持續發展和氣候變化環境中,環境管理成為企業關注的焦點。而且還與綠色的人力資源管理有直接的關系。在企業轉型和創新過程中,政府可以為企業提供便利條件,引導企業實行綠色人力資源管理。其次,促進企業文化的形成。環境管理與組織文化有著密切的關系,企業文化屬于環境類型,可以促進員工的創造力和環境管理的發展。環境保護的未來受到環境文化的影響。只有具備企業內部環境管理體制,才能吸引優秀人才。提供相關建議,有助于提高職工參與環境管理問題的程度,通過廣泛的員工參與,增強環境保護氛圍。
3綠色人力資源管理的具體實施措施
3.1選拔是人力資源管理的關鍵,可以確定空出的候選人的質量和類型,并選拔適合于企業發展的高質量人才。許多企業,特別是跨國企業,有追求綠色的傾向。資源管理實踐是企業品牌的一部分,因此吸引了年輕的環保工作者。部分求職者有考慮到組織價值而選擇的傾向。在采用過程中,公司在股票說明書中提出了綠色主題,可持續發展戰略和公司環境文化價值觀的整合,為新員工提出可持續發展政策的共識。與企業的綠色成長相關的面試中,可以挖掘有潛力的應聘者。采用職位體現了明確的可持續性意識,員工樂于從事環境管理工作,積極地擴張環境管理知識,對環境保護知識背景下的人們特別是直接影響環境保護業績的職場。容易吸引環保意識的雇主喜歡綠色的是企業的勞動者的業務,加強員工的動機,在不斷變化的市場競爭優勢,給職員、吸引顧客和企業的環境意識等流動性減少人力(大部分)這樣的組織的工作,非常和諧的工作環境。
3.2培訓開發
培訓是為了有計劃地幫助企業員工獲取相關業務知識、技能、能力等。企業發展主要靠人來推動,而職工培訓可以增強推進力,促進企業發展。教育不僅是介入和加強綠色人力資源管理相關的教育,而且是員工的環境意識,以及企業的核心技能,生態環境知識水平。另外,還可以促進職員對環境政策的服從,提高對環境的責任感,樹立肯定性形象,促進職員的自我開發,參與環境管理實踐等,帶來多樣的利益。教育要面向所有職工,涉及所有部門和領域,而不是有關部門和領域。一般來說,職工培訓內容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二是環境管理職能方面。訓練過程中,職員們的環境保護意識、功能和專業知識,并提高,而且企業的環境保護方針和環境保護的業績等環境管理相關的職員隱藏的知識,為了管理者或者州市專業訓練,應舉行研討會。為了成功地進行訓練,環境管理訓練的7個要素,即環境信息,既簡單又相關。培訓會議是短的,非正式的,小的,集體的。職員們應該參加開放的主題會議。職工會議要注意誰是環境管理方面的領導。要把生態角度作為組織文化的新價值層次。評價教育對員工日常工作的影響。在環保教育中,企業要把已經獲得的環保成績作為支撐,保持創新主動性,運用靈活的培訓手段。
3.3績效管理與評價
一般通過設立來評價職員對企業業績管理系統的態度、行為和誘發等業績。績效管理的成功關鍵是績效評價的有效性。但是獎金管理納入親環境管理業績將面臨諸多挑戰優先如何衡量綠色業績最多,達到原委的職員的有效的環保業績資料。“親環境”評價和理解必須與為了達到特定目標的工作環境描寫相聯系,像環境事件一樣,“環境”、“責任”、“碳排放量”和“環保政策”等。這是通過部分企業,得到應用企業層面的環保業績標準和綠色信息系統或綠色監察的親環境相關成果級的有用數據。為了保證不進行環保業務評價,必須要有親環境業務評價計劃、方法、標準和指標等因素。“環保業務評價計劃”是指,取得領導人的企業所希望的“環保業績”和保證企業環境管理的有效計劃中的綠色指標編入成果級管理系統。企業可以通過業績管理系統與各階層的員工溝通綠色方案,建立企業范圍內的對話。管理人員和職員都是綠色目標和責任應該明確、保護環境,并在測量業績的企業雇用指標級獲得資源的浪費,使用,可以進行評價。企業信息系統,可以利用追蹤資源的潮流,現場檢查,并幫助勞動者問題,對職員的企業環境業績信息。
3.4工資福利
維修制度是支持環境管理活動的有力手段。目的是為了吸引,維持,鼓勵員工,提高員工的知識,態度和技能,促進企業目標的實現。工資制度用于環境管理,可以說是環境報酬。其中還包括“企業環境管理基本工資結構”的“環保獎勵”。有的企業的獎勵機制是對環境管理專項建立浮動報酬。該職員們的努力和改變或減少企業向職員們廢棄物的實用的親環境為例,企業減少時,企業因成本節省下來的一部分,原價為鼓勵員工。此前,據環境相關報酬和高層管理者的研究結果顯示,環保企業向CEO提供更多的報酬,而管理人員支付高工資,并鼓勵偶爾的環保行動。
結束語:
自然資源基礎設計是綠色人力資源管理的理論基礎。綠色的人力資源管理是很重要的因素微觀與微觀。與此同時,在發展綠色人力資源管理的過程中,對企業資產和員工的影響更為明顯。
參考文獻:
[1]李雋, 李新建, 王玉姣. 人力資源管理角色研究述評[J]. 外國經濟與管理, 2011, 30(4):43-50.
[2]杜雷, 蔣平洋, 陳翠. 可持續性人力資源管理研究述評與展望[J]. 人力資源管理, 2018, No.140(05):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