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定英


【摘 要】 目的:將茵梔黃口服液與藍光照射聯合用于新生兒黃疸治療中,對其應用效果進行研究。方法:對本院收治的60例新生兒黃疸分組研究,B組給予藍光照射治療,A組在此基礎上給予茵梔黃口服液治療,對兩組治療結果進行研究。結果:兩組治療前,血清膽紅素水平相比,差異不明顯(P>0.05),A組治療后血清膽紅素水平與B組相比,相對更低,膽紅素恢復時間、住院時間與B組相比,也明顯更短(P<0.05);A組臨床總有效率為96.67%,B組為76.67%,兩組臨床總有效率相比,A組相對更高(P<0.05)。結論:茵梔黃口服液與藍光照射聯合用于新生兒黃疸治療中效果理想,可改善臨床癥狀,降低膽紅素水平,縮短患兒住院時間,促進快速康復。
【關鍵詞】
茵梔黃口服液;藍光照射;新生兒黃疸
新生兒黃疸為兒科常見疾病,發病病因與膽紅素代謝異常相關,主要病理特征為皮膚、黏膜、鞏膜黃染[1]。新生兒黃疸主要分為病理性、黃疸和生理性黃疸,病理性黃疸患兒可能會中樞神經系統受損,導致膽紅素病,具有較高病死率,存活下的患兒會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遺癥。因此對新生兒黃疸盡早采取相關手段治療意義重大。本研究將茵梔黃口服液與藍光照射聯合用于新生兒黃疸治療中,旨在研究其應用效果。報道見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資料收集時間在2015年12月至2017年11月,對象為本院收治的新生兒黃疸患兒,共60例,根據治療方法將其分為A組(n=30)與B組(n=30)。A組男17例,女13例,日齡1~27d,平均(15.27±0.46)d,體質量2.4~4.3kg,平均(3.24±0.63)kg。B組男16例,女14例,日齡1~26d,平均(15.28±0.45)d,體質量2.3~4.4kg,平均(3.25±0.65)kg。兩組新生兒資料進行比較后,差異不明顯(P>0.05),有比較的意義。
1.2 納入、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符合《實用新生兒學》中黃疸診斷標準;家屬對本研究知情,且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合并嚴重并發癥者;APgar評分≤8分者;臨床資料丟失者;藥物過敏者。
1.3 方法
兩組患兒均給予常規治療,給予糾正水電解質紊亂、保溫、營養支持等基礎治療,對感染者給予抗生素抗感染治療。B組給予藍光照射治療,采用冷光源黃疸治療儀對患兒進行治療。采用眼罩將患兒雙眼遮住,采用尿不濕將其生殖器遮蓋,使患兒與燈頭距離保持在40~50cm左右,每照射2~3h更換1次體位,盡可能使皮膚得到充足光照。12h/次,1d治療1次。
A組在B組患兒基礎上給予茵梔黃口服液(北京華潤高科天然藥物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11020607),劑量3.3mL/次,口服用藥,3次/d。兩組均持續治療1周。
1.4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治療前后膽紅素水平、恢復時間、住院時間,比較兩組臨床療效,療效標準:顯效:治療后臨床癥狀徹底消失,黃疸徹底消退;有效:治療后黃染顯著消退,膽紅素水平在137~170μmol/L之間;無效:治療后均未達到上述標準。
1.5 統計學方法
研究分析軟件為SPSS 17.0,以(±s)表示計量資料,行t檢驗;以%表示計數資料,行χ2檢驗。若P<0.05,則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臨床指標觀察通過表1可知,兩組治療前,血清膽紅素水平相比,差異不明顯(P>0.05),A組治療后血清膽紅素水平與B組相比,相對更低,膽紅素恢復時間、住院時間與B組相比,也明顯更短(P<0.05)。
2.2 兩組臨床療效通過表2可知,A組臨床總有效率為96.67%,B組為76.67%,兩組臨床總有效率相比,A組相對更高(P<0.05)。
3 討論
黃疸為新生兒常見疾病,多見于出生后2~3天,有相關資料顯示,若圍生期受不良因素影響,會增加黃疸的發病率。新生兒由于器官、系統等尚未發育完全,血-腦脊液屏障功能未完善,膽紅素通過閾值降低,極易通過血腦屏障,對新生兒神經元有一定毒性[2]。因此控制血清膽紅素水平對防治黃疸、降低病死率有重要意義。
目前臨床對新生兒黃疸主要選擇藍光照射治療,可將機體血液內未結合的膽紅素分解為水溶性產物,并隨膽汁、尿液排出體外,進而降低血液內膽紅素濃度及含量[3]。在對患兒使用藍光治療前應將其雙眼、生殖器進行遮蓋保護,避免造成皮膚損傷。將保溫箱溫度調節在30℃~32℃左右,防止感冒。雖然藍光照射對黃疸有一定治療作用,但其容易引發腹瀉、皮疹等不良反應,恢復較慢,延長住院時間,容易增加家庭經濟負擔。中醫理論認為,黃疸屬“胎黃”范疇,發病機制主要為母體受濕熱侵襲累及胎兒所致[4]。茵梔黃口服液是一種中藥制劑,主要成分包括梔子、黃岑、茵陳、金銀花。梔子有清熱利濕、涼血解毒、促進膽汁分泌之效,黃岑清熱燥濕、解毒、涼血之效,茵陳退黃、利膽護肝、清熱利濕之效,金銀花有疏散風熱、清熱解毒之效,還有抗過敏、改善毛細血管通透性之效[5]。諸藥合用可共奏清熱解毒、退黃利膽之效。本次研究中,在藍光照射基礎上給予患兒茵梔黃口服液治療后,其膽紅素水平明顯下降,膽紅素恢復時間、住院時間明顯縮短,臨床療效上升。提示茵梔黃口服液與藍光照射用于新生兒黃疸治療中效果顯著。
綜上所述,茵梔黃口服液與藍光照射用于新生兒黃疸治療中效果理想,可改善臨床癥狀,快速退黃。
參考文獻
[1] 沈彩燕,王堅英.茵梔黃口服液聯合藍光照射治療新生兒黃疸臨床觀察[J].中國中醫急癥,2013,22(06):995-996.
[2] 劉靜,張鸞,王二艷.茵梔黃聯合藍光照射治療新生兒黃疸的療效及對患兒生長發育的影響[J].醫學綜述,2016,22(20):4114-4116.
[3] 吳永.茵梔黃聯合藍光照射治療38例新生兒黃疸療效觀察[J].牡丹江醫學院學報,2014,35(2):63-64.
[4] 何瑞.益生菌及茵梔黃口服液聯合藍光療法治療新生兒黃疸60例[J].西部中醫藥,2013,26(03):95-96.
[5] 陳廣明,楊冰巖,呂峻峰,等.茵梔黃口服液聯合藍光照射治療新生兒黃疸39例臨床觀察[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6,25(05):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