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敏
【摘 要】 目的:探討高危妊娠孕婦產前護理需求和護理效果。方法:選取本院收治的600例認為妊娠孕婦進行研究,以調查問卷方式對孕婦的護理需求進行相關調查統計,并按照隨機數字表法進行分組,對照組300例,以常規護理方式進行干預,觀察組300例,根據調查所得孕婦的護理需求為依據進行產前干預,對比兩組孕婦的干預效果。結果:胎兒狀況為孕婦最關心的護理需求,其次為自身狀況,對社會支持系統的護理需求最低;干預前,兩組狀態型焦慮(S-AI)及特制性焦慮(T-AI)評分對比均無較大差異性(P>0.05);干預后觀察組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且觀察組患者對護理服務的總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胎兒狀況及自身狀況是高危妊娠產婦產前護理需求的集中體現,以孕婦護理需求為依據進行針對性護理干預可顯著改善孕婦情緒,改善護理質量。
【關鍵詞】
高危妊娠孕婦;產前護理需求;護理效果;焦慮情緒
高危妊娠為產科常見病,其多以產婦自身伴有各種急、慢性疾病、妊娠并發癥所致,使得孕婦在妊娠期間存在較高的危險,甚至可能引發難產,對產婦及胎兒健康的威脅極大[1]。因此,做好對高危妊娠產婦產前護理干預的重視尤為重要。本研究中對高危妊娠產婦的產前護理需求進行了分析,并為患者提供有效的護理干預,詳細分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本院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600例高危妊娠孕婦進行研究,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組,對照組300例,年齡26~38歲,平均(31.5±3.5)歲;觀察組300例,年齡25~37歲,平均(32.6±3.9)歲。比較兩組基本資料無明顯差異性(P>0.05),可比較。
1.2 方法
所有孕婦入院后均為其方法問卷調查表,對其產前護理需求進行調查統計。對照組同時行常規護理干預,即嚴密監測孕婦生命體征、做好產前檢查、指導產婦保證充足營養等。觀察組則在此基礎上根據產前護理需求開展護理干預,具體措施如下。
1)做好產前體檢。對于高危妊娠孕婦,需系統、全面的對其進行產前檢查,并建立專門的檔案,認真記錄體檢情況,并客觀、準確的評估產婦及胎兒情況,同時需以簡單、易懂的語言向孕婦介紹胎兒情況,包括胎兒生長發育情況、胎兒方位等;另外,還需向孕婦介紹其自身的身體狀況,盡可能的滿足孕婦對胎兒狀況及自身狀況的護理需求。
2)做好心理護理。在確定高危妊娠后,孕婦極易產生緊張、焦慮情緒,護理人員需按時對產婦心理狀態進行評估,且需耐心傾聽患者傾訴,指導、安慰患者,讓孕婦明白通過有效的干預、預防通常能夠有效的避免不良妊娠結局發生,以穩定孕婦情緒,促使其更好的配合各項干預與治療。同時可通過健康宣教等方式來增加孕婦對高危妊娠知識的了解及掌握,并可通過鼓勵家屬陪伴、關愛等方式來緩解孕婦的情緒。
3)生活指導。首先,需做好產婦的身體護理,叮囑產婦每天清潔身體,做好外陰清潔及護理;同時需確保病房干凈、舒適、衛生。其次,需叮囑產婦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適當進行鍛煉、確保營養均衡。最后,還需做好與孕婦家屬的溝通,促使家屬正確了解孕婦狀況,觀察孕婦健康狀況,并多鼓勵安慰孕婦,通過親情疏解孕婦情緒,并可協助醫護人員做好護理工作,以提高護理工作效果。
1.3 觀察指標
1) 以問卷調查表方式對高危妊娠孕婦的產前護理需求進行調查統計,問卷表主要包含胎兒狀況、高危妊娠嘗試、孕婦自身狀況、家庭責任、經濟條件、社會支持系統等幾項;共發放600分問卷表,均有效回收,有效回收率為100%。
2) 在干預前后分別對兩組孕婦的焦慮狀況進行評估、比較,評估方式采用形態-特質焦慮問卷進行,問卷共包含狀態型焦慮(S-AI)及特制性焦慮(T-AI)兩個分量表,各包含20個項目,各項評分均為1~4分,總分越低表示患者情緒越好[2]。
3) 比較兩組孕婦的護理滿意度,以自制護理滿意度問卷調查表進行評估,共包含非常滿意、滿意及不滿意三項。
1.4 統計學分析本研究所得數據資料均以SPSS 20.0統計學軟件處理,計量資料以(±s),行t檢驗;計數資料以%表示,行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孕婦產前護理需求分析胎兒狀況為孕婦最關心的護理需求,其次為自身狀況,對社會支持系統的護理需求最低。具體見表1。
2.2 兩組孕婦情緒狀況比較
干預前,兩組S-AI及T-AI評分對比均無較大差異性(P>0.05),干預后觀察組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 兩組孕婦護理滿意度比較觀察組孕婦護理總滿意度為95.3%,其中非常滿意198例,滿意88例,不滿意14例;對照組總滿意度為82.7%,其中非常滿意152例,滿意96例,不滿意52例;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χ2=24.58,P=0.000)。
3 討論
高危妊娠對孕婦、胎兒及新生兒健康均可能會造成一定影響,有研究顯示[3],高危妊娠圍生兒及新生兒的死亡率均明顯高于正常妊娠者,臨床上必須予以充分重視。
本研究中通過對高危妊娠孕婦產前護理需求的分析可知胎兒狀況為孕婦最關心的護理需求,其次為自身狀況,對社會支持系統的護理需求最低。這就要求在給予高危妊娠孕婦護理干預時需盡可能的滿足孕婦對胎兒狀況、自身狀況及高危妊娠知識的需求。本研究中根據孕婦護理需求為患者提供護理干預,重視對產婦情況進行綜合評估,并詳細觀察記錄產婦情況及胎兒情況,同時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向孕婦講解,對滿足孕婦的產前護理需求有重要幫助;同時通過心理護理、生活指導等干預還可有效的滿足產婦對妊娠知識的需求,改善孕婦的不良情緒,改善護患關系有重要價值。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兩組S-AI及T-AI評分對比均存在明顯差異性(P<0.05);且觀察組患者對護理服務的總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以孕婦護理需求為依據進行針對性護理干預可顯著改善孕婦情緒,改善護理質量。
參考文獻
[1] 宋亞琴,徐惠英,馮桂蘭.產前護理干預對于高危妊娠初產婦分娩結局的影響[J].護士進修雜志,2017,32(03):248-251.
[2] 孫雪嬌,任麗萍.高危妊娠孕婦產前護理需求與護理干預效果觀察[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6(03):258-258.
[3] 李文紅,郭皓.人性化護理在高危妊娠孕婦產前護理中的效果分析[J].中國療養醫學,2015,24(08):880-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