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國家法治建設的進程中,探討高職學生法律意識培養的途徑和規律備受關注,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論述了我國高職學生法律意識的內涵以及加強學生法律意識培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對我國高職學生目前法律意識的現狀進行分析,提出了法律意識培養的途徑和方法,以期達到提高高職學生法律素質,培養高素質復合型人才的目的。
關鍵詞:高職;學生;法律意識;培養
法律意識主要涉及人們對法之存在、本性、運用及其功效所持的態度,以及按照這種態度對法律進行的總體理解和評價,只有建立起了一定的法律意識,才具有識別和判斷某一社會現象、某一具體行為是否合法和應該如何去做的法制觀念。在構建社會主義法治社會和和諧社會的今天,如何關注高職學生的法律素養及其法律意識,如何正確、客觀分析當前高職學生法律意識的狀況,如何采取切實可行的應對措施培養和提高大學生的法律意識,顯得尤為重要。
一、高職學生法律意識培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加強高職學生法律意識的培養,有利于推進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有利于和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和諧校園的建設,有利于學生自身的健康成長、成才。
1.加強高職學生法律意識的培養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要求
“依法治國”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建設法治國家是一個艱巨的任務,需要社會各界的參與和支持,只有全社會的積極關注和踐行,法治國家建設的水平才能更快的提高,在這之中尤其法律意識的水平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高職學生法律意識的現狀關系到我國法律意識的現狀,關系到法治國家創建的進程。因此,高職學生法律意識的提高是法制建設的重要和必不可少的環節,關注高職學生的法律意識現狀和提高他們的法律意識水平對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有著重大意義。
2.加強高職學生法律意識的培養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
我國正處于社會體制轉換、結構調整和社會變革的時期,經濟快速發展,各種內部矛盾呈現多發的態勢,就業問題、社會治安等問題是當前人民群眾關注的熱點問題。因此,我們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總要求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高職學生是黨和國家非常重視的群體,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現代建設十分寶貴的人才資源。提高高職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尤其法律意識,對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戰略意義。
3.加強高職學生法律意識的培養是大學生健康成才的要求
高職學生的健康成長需要科學文化知識,需要良好的健康素質,需要較高的思想政治素質等等,而在較高的思想政治素質中的法律素質和法律意識十分重要。在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深入人心的今天,在安定、和諧的今天,法律意識的高低直接關系到高職學生能否適應這個社會,能否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在走向社會后,更需要守法意識、維權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誠信意識、合同契約意識等等。
二、加強高職學生法律意識培養的途徑
培養高職學生健全的法律意識,是一項復雜的社會系統工程,需要國家、社會、學校和家庭以及大學生自己的共同努力。
1.努力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1)增強家長的綜合素質,完善家庭教育。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是孩子接觸社會的最早的接觸點,是人生旅程的起點,也是孩子在社會進程中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的言行以及家庭為孩子成長所提供的環境都會對孩子產生深刻的影響。
(2)加強社會主義法制建設。法制是依法治國的前提和基礎。要推進依法治國進程,增強大學生法律意識,必須大力加強社會主義法制建設,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對于大學生而言,他們更容易通過公正司法獲得對司法公正性的確認,形成對法律的信任感。
(3)引導和重視社會輿論宣傳。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進步,社會傳媒的載體和手段也呈現日新月異的狀況。報紙、電視、書籍以及最快捷、最方便的傳播手段——互聯網,時時刻刻影響著大學生的思想。利用大眾傳媒進行法制宣傳教育,能產生迅速而廣泛的影響,同時較容易在社會上形成一種強大的輿論氛圍,使社會主義法律意識潛移默化、深入人心。作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宣傳武器,大眾傳媒應擔負起社會責任,起到傳播法律知識、樹立良好社會氛圍的作用。
2.加強和改進學校法制教育
高職院校是對大學生進行法律意識教育的主陣地,是大學生接受法律意識教育的主要場所。
(1) 加強大學生法律意識培養的師資隊伍建設。大學要培養大學生法律意識,終究要通過高校教師落實。在高校對受教育者產生教育影響的各種因素中,最為關鍵的是高校教師,在學生的教育問題上,學生是主體,教師是主導。由于法制教育是政治性、思想性、理論性和實踐性都很強的綜合性教育,因此,更需要建設一支政治過硬、業務優良、品德高尚、素質全面的高素質的教師隊伍,這是提高教育效果的重要保證。
(2) 改進《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教學。長期以來,高校受現行教育體制的影響和制約,對《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普遍不夠重視。教師授課積極性不高,學生上課也是敷衍了事,只是為了通過學校的考試。在講授法律知識的同時,必須準確地講清馬克思主義法學的基本原理,使學生不僅知道是什么,而且知道為什么,從而為守法用法提供理論依據。其次,革新教學觀念,通過多種學習形式達到教學目的。堅持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原則。
3.增強高職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要培養大學生的法律意識,除了形成良好的社會環境、加強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外,還要發揮內因作用。作為高職學生,要積極發揮學習法律的主觀能動性。
首先,高職學生要有憂患意識,正確認識法律素養培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只有正確和合理的認識,態度才會擺正,自己的地位以及覺悟就會相應的得到提高,對法律素養和法律意識的培養就會提高重視,就會對法律素養和法律意識有了質的提局。
其次,認真學習各種法律法規,為培養法律意識打下基礎。高職學生要認真學習各種法律法規,增強自學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用法律知識來武裝自己的頭腦,形成學法的熱情。高職學生尤其要高度重視與自身相關的各種法律法規的學習,更好的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通過互聯網、報刊雜志以及電視等等各種途徑,提高自己學法的自覺性。
最后,高職學生要在學法的基礎上,達到學以致用。法律是和現實生活是密切聯系的。因此,在學習法律的基礎上,正確運用法律,達到法律的理論性和現實程序操作性的和諧統一,達到學以致用,使法律給自己的行為指定方向的同時也使自己的合法權益免受不法侵害。
參考文獻
[1]賈應生.論法律意識[J].北京:人大研究,1997(9).
[2]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偉大綱領[Z].北京:人民日版出版社,2006.
作者簡介:潘永斌(1983-)男,漢族 ,甘肅武威人 ,講師,主要從事法律方面的教學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