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月 徐勝玲
【摘 要】 目的:觀察并探討中醫特色護理對老年高血壓病人的干預作用。方法:選取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門診及住院的109例老年高血壓病人,按照完全隨機原則把109例老年高血壓病人隨機作為研究組(54人)與空白對照組(55人)。空白對照組施予高血壓病人護理常規,研究組病人施予中醫特色護理,觀察1個療程,對研究組及空白對照組病人干預前后的心臟觀察指標及相關治療效果指標進行對比。結果:空白對照組病人的護理總有效率為78.18%,顯著低于研究組病人(研究組總有效率為96.30%),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及空白對照組病人干預前心臟觀察指標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空白對照組病人干預前后心臟觀察指標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研究組病人干預后心臟觀察指標顯著較空白對照組病人低并存在顯著差異(P<0.05)。研究組及空白對照組治療后的癥候積分存在明顯提高,而研究組病人經治療后護理證候積分較空白對照組病人低并存在顯著差異(P<0.05)。結論:中醫特色護理對老年高血壓病人存在顯著的干預效果,其可顯著地改善老年高血壓病人的具體臨床表現。
【關鍵詞】 老年高血壓;中醫特色護理;健康宣教
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各式各樣的心臟危害因子越來越多,加之人口老齡化愈發嚴重,高血壓病人,尤其是老年高血壓病人數量呈爆發式增長[1]。尋找治療老年高血壓患者的有效途徑成為全世界醫學界的難題,更是世界心血管學界的最重要的研究熱點之一[2]。既往的研究文獻提示,中醫藥與現代醫學理念結合的中醫特色護理在臨床上取得較好的治療效果,它已經具備了獨特的工作理念、工作模式以及護理規范,可達到顯著改善高血壓患者臨床癥狀及高血壓病相關臨床指標[3-4]。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綜合運用中醫特色護理,對入住本院的老年高血壓患者進行中醫特色護理,得到了患者的廣泛認同及較好的臨床效果,具體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采用回顧性分析的方法,選取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門診及住院的109例老年高血壓病人,按照完全隨機原則把109例老年高血壓病人隨機作為研究組(54人)與空白對照組(55人)。研究組患者男女比例為23∶31;年齡平均為(66.63±10.24)歲;病程平均為(14.25±9.07)年;體質量平均為(56.78±9.88)kg。空白對照組患者男女比例為5∶6;年齡平均為(67.01±10.25)歲;病程平均為(13.96±8.74)年;體質量平均為(55.96±10.05)kg。研究組與空白對照組病人的心率、血壓等一般資料對比未見顯著差異(P>0.05),可進行對比。
1.2 納入/排除標準
本臨床觀察研究獲得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倫理委員會通過。
納入標準:1)納入患者必須經明確診斷為原發性高血壓;2)老年評判標準為60~85歲;3)自愿參加本臨床觀察,簽署臨床觀察同意書。
排除標準:1)繼發性高血壓患者;2)其他器官嚴重疾病者;3)精神疾病患者。
1.3 方法
空白對照組患者使用老年高血壓患者常規護理,護士對老年高血壓病人進行高血壓病相關宣教,并定期測量血壓,觀察其臨床觀察期間內的飲食情況,準時服用降壓藥物,并行相關的機體鍛煉。
研究組患者在上述老年高血壓患者常規護理外,進行中醫特色護理,其主要包括個性化定制護理方案,具體為:醫護人員根據患者病情制訂護理方案,落實中醫個體化健康指導;進行西醫的心理治療;為患者發放高血壓自我管理手冊,讓患者了解高血壓病情、癥狀、危險因素、食療、中醫護理技巧、并發癥、危險性及發病機制。同時,聘請具有豐富教學經驗及臨床經驗的研究院對醫護人員進行中醫護理技術指導,并且對其進行培訓,醫護人員合格通過后對患者進行太極扇、太極拳、足療、耳穴按壓等中醫護理技術指導,主要包括中藥泡足、耳穴貼壓、穴位貼敷療法、穴位按摩等,并根據患者病情狀況選擇患者耳穴門神、腎、脾、交感、降壓溝等穴位,對其耳部皮膚給予磁珠貼壓。根據癥狀施藥,每晚睡前讓患者用中藥泡腳,每次泡洗25~35min,以3周為1個療程,一共6周2個療程。
1.4 觀察指標
對比空白對照組與研究組患者的實際治療效果、心臟功能與中醫證候積分。實際治療效果涵蓋顯著、有效和無效[5],顯著的治療效果為老年高血壓病人的頭痛、心悸相關癥狀基本消失,血壓以及心臟功能基本正常;有效的治療效果為老年高血壓病人的血壓、心臟功能顯著降低,但仍在病變范圍;無效為老年高血壓病人的實際臨床癥狀與治療前無改變或輕微改變。中醫癥候診斷標準按照《中藥新藥臨床療效評價標準》執行,具體為:1)主癥:眩暈、眼花;2)次癥:頭痛、耳鳴、惡心、嘔吐、冷汗;3)兼證為:腰膝酸軟、失眠多夢、心煩健忘、胸悶嘔吐、兩目干澀、食欲不振等。
1.5 統計學處理
本研究采用SPSS 22.0數據統計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空白對照組與研究組患者護理效果比較空白對照組老年高血壓患者的治療效果總有效率為78.18%,要顯著低于研究組患者(96.30%,χ2=3.875,P<0.05)。具體見表1。
2.2 空白對照組與研究組患者治療前后心率情況比較空白對照組與研究組患者老年高血壓患者在治療前心率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空白對照組老年高血壓患者在治療前后心率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研究組老年高血壓患者經治療后心率要顯著低于空白對照組患者(t=3.1218,P<0.05)。見表2。
2.3 空白對照組與研究組患者治療前后的中醫證候積分比較空白對照組與研究組患者經治療后其中醫癥候積分均顯著改善(P<0.05)。經護理干預后研究組老年高血壓患者積分為(7.09±3.24)分,顯著低于空白對照組的(12.12±4.14)分(P<0.05)。
3 討論
在中醫基礎理論中,老年性高血壓的發病機理多為機體臟腑的氣血陰陽失于平衡,在中醫里多歸于“頭痛”、“眩暈”范疇,多屬于本虛標實之證[6]。現代醫學研究表明,高血壓的發病機理多由神經-體液綜合調控系統,并受到外界影響,如神志刺激、焦慮、緊張的變化,均會使老年性高血壓患者產生血壓數值提高、交感及副交感神經興奮,產生諸如眼花、頭暈、頭痛等臨床癥狀[7-8]。有文獻資料表明,中醫特色護理可從機體臟腑整體上對氣血進行調整,活絡氣血,理順經絡運行,最終達到陰平陽秘的效果[9]。
老年性高血壓患者綜合采用中醫特色護理,對其采取進行太極拳、耳穴按摩、足療等中醫護理技術指導,同時及時對病人的自我管理狀況進行測評[10-11]。中醫特色護理方案的重要步驟是臨床癥狀護理,護士對老年性高血壓患者制定個性化的中醫健康教育及特色治療指導,同時給其相關的飲食護理、藥物控制護理、生活指導、情緒指導等行之有效的實施措施,并行之綜合護理培訓,最終達到提高護士對老年性高血壓患者的中醫護理能力[12-13]。與此同時,中醫特色護理方案需重點突出中醫特色,體現中醫藥簡、便、廉的特點[14]。有相關文獻的研究結果提示,綜合采用中醫特色護理方案干預可顯著改善老年性高血壓病人的臨床癥狀,使其血壓和心率明顯下降,最終達到正常人的健康水平,并且有效地提高生活質量[15-16]。在本臨床觀察,空白對照組病人的總有效率為78.18%,顯著低于研究組病人(研究組總有效率為96.30%),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中醫特色護理存在較為顯著的臨床效果。
在本臨床觀察中,空白對照組病人的總有效率為78.18%,顯著較研究組病人低(研究組總有效率為96.30%),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及空白對照組病人干預前心臟觀察指標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空白對照組病人干預前后心臟觀察指標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研究組病人干預后心臟觀察指標顯著較空白對照組病人低并存在顯著差異(P<0.05)。研究組及空白對照組治療后的癥候積分存在明顯提高,而研究組病人經治療后護理證候積分較空白對照組病人低并存在顯著差異(P<0.05),具體為治療后研究組患者中醫護理證候積分為(7.09±3.24)分,要顯著低于空白對照組患者的(12.12±4.14)分。其結果表明中醫養生健康護理能夠有效促進患者整體康復,能更好地改善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的臨床癥狀,提高患者的生命質量。綜上所述,中醫特色護理對老年高血壓病人臨床干預取得了明顯護理效果,能夠有效地改善患者臨床癥狀。
參考文獻
[1] 王惠.舒適護理措施在高血壓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5,02(18):3722-3723.
[2] 周燕.高血壓護理中舒適護理方法的應用[J].中國社區醫師,2015,31(13):120-121.
[3] 尤東敏.健康教育在高血壓護理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識(學術版),2015,(03):125-126.
[4] 毛惠瓊,楊億平,胡來.臨床護理路徑在老年高血壓護理中的臨床效果分析[J].現代醫藥衛生,2015,31(03):443-445.
[5] 李梅.循癥護理在腦梗死伴發高血壓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指南,2015,13(03):227-228.
[6] 顧麗.循證護理在腦梗死伴發高血壓護理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醫藥指南,2015,13(03):234-235.
[7] 段玉,劉曉婷.高血壓護理中健康教育的應用體會[J].中國醫藥指南,2014,12(32):19-20.
[8] 李霞.健康教育在高血壓護理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4,14(11):1603-1604.
[9] 高亞華.舒適護理方法在高血壓護理中的應用[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4,08(19):92-93.
[10]李燕.淺談臨床護理路徑在老年高血壓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4,08(02):159-160.
[11]文桂芳.護患溝通在高血壓護理過程中的作用[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32):275-276.
[12]陶曉葆.循癥護理在腦梗死伴發高血壓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26):552-553.
[13]單鑫.延續性護理對高血壓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34):319-320.
[14]吉云蘭,崔秋霞,單君,等.個體化延續護理對改善高血壓患者生存質量的效果[J].護士進修雜志,2012,27(15):1401-1403.
[15]張亞,王惠珍,高鈺琳,等.高血壓社區護理實用規范的構建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12,27(08):728-730.
[16]李冬琳,李倩.老年高血壓護理進展[J].齊魯護理雜志,2011,17(22):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