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娥紅 王周清 毛貴兵 支蓉 朱家宏 安樂
【摘 要】 目的:研究比較經乳暈切口與常規放射狀切口治療乳腺良性腫瘤的臨床療效。方法:入選本次研究的38例乳腺良性腫瘤患者均為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根據隨機分組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各19例,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放射切口進行治療,研究組患者實施經乳暈切口進行治療,對其治療效果進行分析。結果:1)兩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對比并無顯著性差異(P>0.05);研究組患者切口愈合時間少于對照組患者,數據差異顯著(P<0.05)。2)研究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15.8%)比對照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47.3%)低,數據差異顯著(P<0.05)。結論:經乳暈切口治療乳腺良性腫瘤縮短切口愈合時間且降低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促進術后的康復,得到患者的認可。
【關鍵詞】
經乳暈切口;常規放射狀切口;乳腺良性腫瘤;臨床療效
乳腺良性腫瘤多發于青年婦女人群,在發病初期時腫瘤的體積比較小,通常情況下是卵圓形或圓形,邊界較為清楚,增長的速度比較快[1]。因屬于良性腫瘤的范圍,因此通過積極有效的治療可被治愈,若錯過最佳的治療時機,隨著疾病的加重會惡化,威脅著患者的身體健康[2-3]。在此次研究中對乳腺良性腫瘤患者實施經乳暈切口與常規放射切口進行治療,對其治療效果進行分析,數據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研究資料
入選本次研究的38例乳腺良性腫瘤患者均為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根據隨機分組法將其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對照組患者19例,患者年齡為36~47歲,平均(41.5±5.4)歲,疾病類型有乳腺增生癥、乳腺囊腫、乳腺纖維腺瘤;研究組患者19例,患者年齡為36~46歲,平均(41.0±5.2)歲,疾病類型有乳腺增生癥、乳腺囊腫、乳腺纖維腺瘤。將兩組患者數據資料采用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分析,數據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兩組患者在進行治療前均利用超聲對其進行檢查,確定腫瘤的位置、大小等情況,同時做好標記,采用利多卡因對其進行局部浸潤麻醉。
1.2.1 對照組 本組患者采取常規放射切口進行治療:在腫瘤表面做放射狀切口,切口的長度以充分暴露腫瘤為主,將乳腺良性腫瘤與腺體組織進行徹底的分離,然后將其完整地切除下來,對手術切口進行徹底止血,利用可吸收線進行縫合。
1.2.2 研究組 本組患者采取經乳暈切口進行治療:根據腫瘤的位置對乳暈弧形切口及其長度進行設計,然后將皮膚與皮下組織逐層剖開,游離腫瘤與脂肪層,將腫瘤物徹底暴露出來,然后把腫瘤推送到弧形切口部位,在切口部位將腫瘤物暴露出來,對腺體組織及腫瘤進行游離,將腫瘤徹底切除,利用小拉鉤將切口適當地拉長,然后取出腫瘤,采用電凝止血措施,常規放置引流條,然后縫合殘端腺體與皮下組織,利用可吸收線進行縫合,對切口進行包扎時采用彈力繃帶。
1.3 觀察指標
1)對比兩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及切口愈合時間。2)對比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
1.4 統計學分析
本次研究數據經過SPSS 19.0軟件進行處理,用率來代表計數資料,(±s)來代表計量資料,分別進行χ2和t檢驗,當檢驗結果為P<0.05,則代表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及切口愈合時間的比較兩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對比并無顯著性差異(P>0.05);研究組患者切口愈合時間少于對照組患者,數據差異顯著(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的比較研究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15.8%)比對照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47.3%)低,數據差異顯著(P<0.05)。見表2。
3 討論
在婦科中乳腺良性腫瘤是常見且多發的一種疾病,在乳腺疾病中發病率約33.3%,在腫瘤總發生率中約占25.0%[4]。因受到流產、哺乳不當等因素導致乳腺良性腫瘤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5]。
在本次研究中,對乳腺良性腫瘤患者分別采取經乳暈切口與常規放射切口進行治療,治療后發現雖然兩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沒有差異,但是經乳暈切口治療后患者切口愈合時間比較短且術后并發癥的發生較少。常規放射狀切口治療乳腺良性腫瘤具有操作簡單、術中止血方便等優勢,適用于有哺乳需求或未婚的女性,然而在術后極易發生乳腺組織內陷與部分象限切口張力增大的癥狀,瘢痕顯著,以至于兩側乳房不對稱,影響美感。乳暈的血供來源以胸廓內動脈第3~7肋間的后動脈、胸肩峰動脈乳腺支等[6],在乳暈及乳頭下形成血管網,供給血液充足,縮短乳暈緣切口愈合所需時間,更降低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經乳暈切口可集中對多個或單個象限中的病灶進行切除,從而降低切口的數量,降低因手術操作對乳房形態造成的損害,更不會影響乳房的美觀。再加上乳暈的皮膚比較薄,同時其韌性較為理想,皮膚色素沉著、結節狀皮脂腺均可遮蓋住手術切口,因此術后輕易不會留下瘢痕,滿足女性對美的追求。
總而言之,經乳暈切口治療乳腺良性腫瘤縮短切口愈合時間且降低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促進術后的康復,得到患者的認可。
參考文獻
[1] 黃曉平,黃洪彬,陳凱佳,等.乳暈旁小切口與常規放射狀切口治療乳腺良性腫瘤的療效對比[J].中國基層醫藥,2017,24(22):3490-3493.
[2] 尚忠明,張波,蒲艷,等.乳暈緣切口治療乳腺良性腫瘤的近期臨床療效及對乳房美觀的影響[J].四川醫學,2015,36(05):653-655.
[3] 王春雷,辛亞男.沿乳暈切口皮瓣法分離治療乳腺良性腫瘤臨床意義探究[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23(29):82-83.
[4] 江均良,廖雪琴.乳暈外緣弧形切口治療乳腺良性腫瘤40例臨床觀察[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5,15(20):4683-4684.
[5] 康玉明,張志強,韓冰,等.經乳暈切口行乳腺良性腫瘤切除手術觀察[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15,11(17):134-135.
[6] 張英輝.環乳暈切口和傳統放射狀切口治療乳腺纖維瘤的臨床對比[J].山西醫藥雜志,2016,45(06):678-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