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鵬
摘 要:混凝土作為現代化建設中的重要材料,被廣泛應用于各個行業和領域當中。混凝土外加劑是現代混凝土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其進行質量檢測就顯得尤為重要[1]。本文闡述了混凝土外加劑質量檢測的必要性,分析了混凝土外加劑質量檢測中的問題,提出了試驗水泥的問題,望對以后有關方面的研究提供參考。
關鍵詞:混凝土外加劑;質量檢測;問題;分析
1 前言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建筑行業實現了突飛猛進的的發展,混凝土生產廠家的數量和規模也呈現逐漸上升的趨勢。在此過程中,混凝土技術得到了不斷的提升,混凝土通過摻和外加劑可以達到優化性能的效果,對現代工程建設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為提高混凝土的穩定性和耐久性,各檢測機構和各大院校紛紛開展了對混凝土外加劑質量檢測的研究,但因各種因素導致監測質量出現了較大差異,對此,如何提高混凝土外加劑檢測就成了當下的重要任務。
2 混凝土外加劑質量檢測的必要性
在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的大背景下,工程項目建設的數量越來越多,規模也越來越大。而對于混凝土的應用,一直是一個敏感問題,尤其是混凝土外加劑質量的檢測問題,更是應該加以重視。通過進行混凝土外加劑質量的檢測,有利于提升混凝土的施工質量,進而能有效排除以往工作中存在的許多問題,避免出現惡性循環。通過開展混凝土外加劑質量的檢測工作,可以根據外加劑的不同類型、使用效果和用量等內容展開分析,并且觀察其在投入應用后是否能達到理想的應用效果,進而最大程度的提升混凝土外加劑的檢測質量[2]。同時,利用相應的檢測手段,還能達到優化外加劑應用模式的作用,有時可以進行兩種外加劑的聯用,但對于數量要做好合理把控。
另外,混凝土外加劑質量的檢測作為一種必要性內容,在工程建設中得到了高度的重視,因此可以加強對混凝土各項指標、參數的把控。如今,在許多區域中開展混凝土施工時,不再采用一種建設指標來完成,而需要綜合性建設進行鞏固,這樣既提高了施工效率,又對建筑工程起到了保護作用。此外,在落實檢測工作的過程中,還能對混凝土指標、參數的差異性進行調整。混凝土即使具有相對突出的性能,但在操作過程中不能按照合理的原則來實施,也會形成惡性循環,可能威脅到工程的整體建設。因此在日后的檢測工作中,可以采取邊檢測邊調節的方式,為以后的各項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
3 混凝土外加劑質量檢測中的問題
3.1 檢測項目的差異性
在科學技術的不斷革新下,混凝土外加劑質量的檢測也隨之不斷完善,并向更加先進的方向努力,這樣才能在創造工作價值的同時,獲得更高的肯定。對于檢測項目的差異性,源于主要問題的組成部分。一旦檢測項目出現了較大的差異,就會對不同區域的檢測和施工造成影響,同時和相關部門的協調工作也會發生矛盾和沖突。例如在《混凝土外加劑應用技術規范》(GB50119-2013)中對多個項目進行了禁止,而在《混凝土外加劑》(GB8076-2008)中對這些項目卻沒有禁止。還有在《聚竣酸系高性能減水劑》(JG/T223-2007)中的“對鋼筋銹蝕作用”項目,明確指出按照《混凝土外加劑》(GB8076-2008)來檢測,但在《混凝土外加劑》(GB8076-2008)中卻沒有對于該項目的規定。由此可以看出,在日后混凝土外加劑質量的檢測的開展過程中,要制定統一的標準,并在規定范圍內進行不斷的整改,合理把控各項技術,對之前檢測項目相對分散的狀況進行改善,減少檢測工作的偏差。
3.2 檢測者缺乏重視
混凝土外加劑質量的檢測與檢測者未加以重視也有十分密切的關系。到目前為止,仍有部分檢測者對混凝土外加劑質量的檢測工作的重視不足,只是將其作為一項普通工作來對待。例如,當檢測者發現混凝土外加劑質量的檢測指標不同時,而沒有及時上報,并且也沒有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只是按照原來的工作狀態進行接下來的工作,而這種狀態下得出的檢測結果,必然是不準確且不具有專業性的,進而影響了混凝土施工的順利開展,同時對其他方面也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對此,在日后工作中,建議加強對檢測者的培訓工作,提高其工作意識和專業能力。此外,還應建立相應的管理制度,對其日常表現、工作狀態進行嚴格監管,并予以懲處或激勵。這樣一來,就能很好的避免因人的主觀判斷而影響混凝土外加劑質量的檢測工作的開展。
3.3 檢測材料配比用量的差異性
檢測材料配比用量也與混凝土外加劑質量的檢測有較大的關聯。一般情況下,在檢測工作的執行過程中,都需要借助一些試劑或材料來進行混凝土外加劑反應情況的觀察,進而做出具體判斷。但不同機構對材料或試劑的配比用量有一定的差異性,進而得出的報告也是千差萬別,出現了有的十分專業,而有的卻十分模糊。對此,建議在日后工作中,相關權威部門可頒布統一的標準和規范,同時考慮混凝土外加劑質量的檢測工作的長遠發展,對不同配比用量的產生效果進行觀察,并結合我國區域性的建設情況,更好地掌握檢測材料的配比用量。另外在面對混凝土外加劑類型不斷增加的情況,要做到積極落實新型外加劑質量的檢測,創新材料配比,確保混凝土外加劑質量的檢測的合理性。
4 試驗水泥的問題
4.1 水泥品種問題
對于試驗水泥的品種問題,要求檢測所用的水泥要得到各部門綜合認證后才能進行生產。但對檢測機構來說,外加劑樣品在一般情況下是無法確定其具體的生產時間的,進而也無法確定其運送到檢測機構時是否處于有效期內,這就加大了對基準水泥的檢測難度。此外,檢測所需的硅酸鹽水泥的市場占有量很低,無法滿足大量的市場需求,進而無法避免因基準水泥的不同而產生的檢測結果偏差。
4.2 外加劑與水泥相容性問題
在進行外加劑質量的檢測時,必須將其和水泥混合后才能進行操作,但這一操作會受到相容性差異的影響。具體原因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外加劑成分的原因,有時在進行外加劑與水泥的調和時,因為工程項目的要求,會對外加劑的成分比例進行小幅的調整,但這也會使兩者的相容性受到影響,進而變得更加復雜化,最終影響了檢測結果的精度。另一方面,時水泥的原因,水泥的性質、石膏材料以及含堿量等因素都與對外加劑與水泥的相容性造成一定的影響。并且在進行不同廠家和批次水泥的檢測時,也會出現檢測結果存在明顯的差異。對此,施工方可對現場的水泥展開檢測,這樣就可以保證檢測具有針對性高、成本低的特點,降低相容性問題對檢測質量的影響。
5 外加劑質量檢測內容
國家規定的質量檢測水泥是硅酸鹽基準水泥,安全強度等級是42.5,細度為1.5%,稠度為26.5%,初凝時間為3.42h,終凝時間為4.37h,配合比需根據具體要求進行配制,檢測方法按照國家頒布的文件要求來進行檢測,如《混凝土外加劑勻質性試驗方法》、《混凝土泵送劑》、《混凝土外加劑》等文件。
6 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建筑工程數量和規模都呈現不斷上升的趨勢,混凝土作為建筑工程項目建設中的重要材料,必須保證其具有良好的性能。混凝土外加劑作為現代混凝土的重要組成部分,各檢測機構和各大院校紛紛開展了對混凝土外加劑質量檢測的研究,以求提高混凝土的穩定性和耐久性。而對于檢測中存在的問題,必須做到有效解決。對此,筆者提出了針對性的建議,望對以后相關內容的研究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 江守山.混凝土外加劑質量的檢測問題分析[J].工程建設與設計,2017(4):144~145.
[2] 白媛麗.混凝土外加劑質量的檢測問題研究[J].江西建材,2017(21):284~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