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現新
摘 要:建筑工業化是建筑行業的發展趨勢,是構建綠色環保型社會的關鍵。采用預制裝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方式,有利于縮短工期,降低施工材料損耗,使得建筑工程施工能夠形成流水化施工方式。在預制裝配式住宅建筑施工過程中,應該不斷創新施工理念,優化施工工藝,加強施工質量和施工安全控制,使得建筑工程施工能夠朝向標準化、工廠化方向發展,促進建筑行業可持續發展。本文探討了預制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的研究與運用。
關鍵詞:預制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運用
1 前言
隨著綠色、節能以及可持續發展理念的不斷深入,預制裝配式建筑在我們國家將會獲得很好的發展前景。就一位建筑施工工作者而言,必須要緊密關切國家有關建筑上的政策,改變自身理念,不斷的促進新式裝配式結構在建筑行業的發展和使用,從而促進國內建筑產業發展。
2 預制裝配式建筑施工的特征
預制裝配式建筑施工特征主要有:①施工標準化。以標準層每層、每戶為單元,根據結構特征和便于構件制作和安裝的原則將結構拆分成不同種類的構件并繪制結構拆分圖。相同類型的構件盡量將截面尺寸和配筋等統一成一個或少數幾個種類,同時對鋼筋都進行逐根的定位,并繪制構件圖,這樣便于標準化的生產、安裝和質量控制。②現場施工簡便。各預制構件可在工廠內產業化生產,運至施工現場直接安裝施工,方便快捷,有利于節能環保。構件的標準化和統一化注定了現場施工的規范化和程序化,使施工變得更方便操作,使工人能更好更快的理解施工要領和安裝方法。③環保節能。標準化統一化的加工減少了材料的浪費;現場基本取消濕作業,初裝修均采用裝配施工大大減少了建筑垃圾的產生;模板除在梁柱交接的核心區使用外,基本不再使用,大大降低了木材的利用率。
3 預制裝配式建筑的施工技術的研究
3.1 構件的性能目標
裝配式構件建筑建造的方式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同時為了保障建筑的質量安全,在進行相應的生產階段,對于所需要的構件性能同樣也要有著高要求高標準。其中的最為主要的就是以下內容:①對于所使用的構件必須可以在正常情況下始終保持著彈性工作的狀態,其中也包括惡劣的氣候,比如雨雪等狀況;還有構件連接的位置不可以出現較大的裂縫,如果出現了超過規定的寬度,就是不合格的施工;與此同時,構件連接的位置還應該必須有著優秀的抗滲能力,構件在規定使用的年限之內不可以有任何滲漏現象的發生;②對于所使用的構件還應該可以承受地震所造成的影響,除了地震還應該有著可以承受住設防震級的地震影響,在相應的具有抗震要求的構件中,還應該必須可以有著彈性的工作狀態,因此對于構件之間,中間所需要連接的澆筑部位絕對不可以有著嚴重裂縫損傷等問題的產生;③對于一些遭受地震以及一些非人為的抗拒損傷之外,構件應該有著可以有著進行修復的能力,對于那些局部損傷或者在遭受到地震之后的開裂部分都是需要可以進行相應的修復;④對于結構進行連接的一些部分,在遭受到連續性的破壞之后,比如火災或者一些其它自然災害時,還要有著抗連續的破壞倒塌能力。
3.2 構件的混凝土澆筑
在混凝土構件的澆筑工作之前,對于混凝土構件所需要的模具還應該進行相應的質量檢查,以確保所采用的模具有著符合嚴格的設計要求,接下來就是需要對構件內部的一部分鋼筋成品,這些成品需要進行嚴格的檢查,最后才能進行相關的涂刷隔離劑的工作,然后對混凝土進行澆筑作業,在此環節還需要保障混凝土在澆筑的時候必須呈現出均勻性;對于在澆筑環節中,需要對所需要的構件進行詳細的觀測,有任何形變狀況的發生,都需要立即進行相應的補強處理;對于構件完工之后,還需要對構件的表面進行平整工作,在這個環節中可以進行褪毛的工作,接下來就是用蒸汽來養護。
3.3 構件的運輸環節
構件的運輸環節也就是構件經過生產一直到使用,這個環節是非常重要的。在進行相應的運輸時,首先要選擇合理的運輸設備,與此同時,還要對需要進行運輸的構件進行相應的加工固定,其中最為關鍵的就是裝卸過程;在運輸的過程中,需要有著必要的緩沖材料,在運輸中對構件進行相應的保護工作,按照事先計劃的路線進行運輸,在運輸的環節中還需要盡量的避免緊急剎車的情況出現。
3.4 構件的存放環節
構件的存放一般說來就是根據構件的不同特征,進行相應的豎向或者橫向放置。對于樓板、頂面、墻柱類的構件,通常采取豎向的放置方法;對于一些梁構件來講,在大對數情況下,采用橫向放置的方法進行安放。在放置的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對于地面需要進行相關的壓實工作,避免地面發生洼陷的情況,這樣可以有效的保障構件不受到損傷。
4 預制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的運用
4.1 預制內剪力墻施工技術
對于預制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來說,預制構件之間的連接方式與強度是施工質量的重要保證,也是提升建筑工程抗震性能的關鍵。因此,在預制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應用的過程中,應當利用螺栓連接的形式加強預制構件之間連接的精密度。同時,在預制構件安裝的過程中,下層板預留插筋,伸入到內墻板底預留螺栓孔中。在施工的過程中,應當在螺栓孔中灌入相應的水泥砂漿灌漿料,并且再通過螺栓固定的形式將建筑工程的剪力墻與建筑工程各個結構進行有效的連接,從而形成一個良好的整體。
4.2 預制疊合板安裝施工技術
(1)在預制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應用的過程中,預制疊合板安裝施工技術,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形式。那么在施工的過程中,應當對疊合板安裝工作,給予足夠的重視。在安裝的過程中,其距離作業層應當300mm處,并且應當對的疊合板安裝的方向,進行全面的調整、定位等方面工作,這樣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避免疊合板在安裝中產生一定程度上的誤差。
(2)在預制吊板安裝的過程中,可以利用模塊化吊裝的方式,這樣可以保證吊裝安裝的緊密程度。
(3)在安裝的過程中,在其底部影響設置相應的臨時支架,其每個支架的距離大約為150cm,等到吊裝施工結束以后,將其臨時支架拆除,起到了穩定、固定的作用。
(4)若是進行雙層結構安裝的過程中,那么就需要根據施工的實際情況,設置雙層支架。在上一層疊合樓板結構安裝施工結束以后,進行混凝土澆筑工作,放置一段時間,其時間大約在2~5d左右,并且對其強度進行全面的檢測,只有強度達到70%以上,才能將下一層支架進行全面的拆除工作,以此提升預制裝配式建筑施工的質量。
4.3 預制窗體施工技術
預制窗體是預制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中非常重要的一項施工技術,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義。因此,在預制窗體施工過程中,可以利用螺栓、吊耳的相似對窗體上預留的螺母進行有效的連接。同時,在連接的過程中,應當在窗體距離作業面300mm的位置對其窗體的構件進行全面連接。但是,在連接的過程中,應當對窗體的方向進行全面的調整,使窗體的螺栓很好的插入墻板的連接孔內,這樣不僅有效的提升了預制裝配式建筑施工的質量,也將預制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的優勢得到全面的展現。
總之,裝配式施工技術的應用彌補了傳統建筑施工技術的缺陷,提高了住宅的舒適性、安全性。因此,政府和有關的部門要加強對裝配式施工技術的研究,鼓勵裝配式住宅的建設。
參考文獻:
[1] 孫俊.預制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的應用研究[J].建材與裝飾,2018(22).
[2] 康順年.關于預制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的研究與應用分析[J].門窗,2016(8).
[3] 潘志達.模塊化設計和預制裝配式技術的應用研究[J].建筑技術開發,2017(20).
[4] 車紅銳.預制裝配式建筑施工關鍵技術研究[J].建材與裝飾,2016(40).